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隆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种群
  • 3篇生活史特征
  • 3篇体温
  • 3篇种群密度
  • 3篇种群遗传
  • 3篇种群遗传结构
  • 3篇蜡皮蜥
  • 3篇孵化
  • 2篇代谢率
  • 2篇选择体温
  • 2篇游蛇
  • 2篇游蛇科
  • 2篇幼体
  • 2篇石龙子
  • 2篇爬行动物
  • 2篇鬣蜥科
  • 2篇繁殖
  • 2篇孵化温度
  • 1篇代谢
  • 1篇地理变异

机构

  • 1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琼州大学
  • 3篇琼州学院
  • 1篇滁州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百色学院

作者

  • 22篇林隆慧
  • 8篇计翔
  • 5篇林炽贤
  • 4篇邱清波
  • 2篇杜卫国
  • 2篇陆洪良
  • 2篇曹梦洁
  • 2篇杜宇
  • 2篇李宏
  • 2篇杜宇
  • 1篇陈策
  • 1篇屈彦福
  • 1篇俞霄
  • 1篇曾小飚
  • 1篇林应耀
  • 1篇林宏凤
  • 1篇占达东
  • 1篇孙文佳
  • 1篇周宗师
  • 1篇张永普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2篇第八届全国野...
  • 1篇Curren...
  • 1篇Zoolog...
  • 1篇琼州大学学报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浙江省第四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鳞类动物在寿命方面与鸟类关系更远
寿命是动物重要的生活史特征,直接与动物适合度(繁殖和生存)相关联,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通常用以下三种假说来解释:(1)突变积累假说,认为自然选择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繁殖事件往往发生在年龄较小的成熟个体中;(2)...
张麟朱夏铭方梦超林隆慧
文献传递
舟山眼镜蛇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用 7条舟山眼镜蛇 (Najaatra)研究动物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设计两项实验 ,每项实验历时 9d。实验一光照期覆盖整个白天 ,实验二光照期覆盖整个晚上。眼镜蛇仅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进行体温调节 ,但光照期内任何阶段都未发现所有个体同时处于热活动状态。两项实验中热活动个体百分比的时间变化显著 ,实验二热活动个体百分比波动相对大于实验一。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 ,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百分比总体上大于实验二。在两项实验中 ,热活动眼镜蛇体温的时间变化都不显著。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体温高于实验二 ,而两项实验中不处于热活动状态的眼镜蛇的平均体温无显著差异。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 (31 1±0 8°C)选择的体温上限高于实验二眼镜蛇 (2 6 0± 0 9°C)。在两项实验的任何时间段内 ,眼镜蛇的体温都不低于环境温度。
林隆慧计翔陆洪良罗来高
关键词:眼镜蛇体温变化体温调节百分比光照
孵化温度对双斑锦蛇初生幼体行为和呼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为对象,在24、27和30℃下孵化双斑锦蛇卵,研究孵化温度对孵出幼蛇吐信频次、选择体温、二氧化碳代谢量、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初次摄食个体数和初次摄食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孵化温度对双斑锦蛇孵出幼蛇的各项行为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自幼蛇孵出至体内剩余卵黄消耗完这一时间段内,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步减少到最低值。24、27和30℃孵化温度下孵出幼体呼吸每分钟所产生的CO2量分别为10.58、12.06和10.88μL;初次摄食量分别为4.92、4.34和3.60 g,各温度下摄食个体的数目分别约占该温度下孵出幼体总数的46.2%、56.3%和40%。鉴于3个温度处理下孵出幼体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24—30℃是双斑锦蛇适宜生存的温度区间。
曹梦洁祝思蔡若茹毛飞林隆慧
关键词:游蛇科代谢率选择体温孵化温度
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温度对食物同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幼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2.6、41.7℃和7.7℃;成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3.1、42.0℃和8.2℃。②环境温度在26~34℃时,对变色树蜥食物通过时间和摄入能有显著的影响;对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无显著的影响;在28~34℃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6、28℃和30℃时,摄入能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
邱清波曾小飚林隆慧计翔
关键词:鬣蜥科变色树蜥选择体温热耐受性食物同化
蜡皮蜥的种群统计学和谱系地理结构研究
林炽贤林隆慧杜宇邱清波陆洪良李宏高建芳
该研究探讨蜡皮蜥的种群统计学和谱系地理学。不同区域和生境的种群密度存在差异,种群密度与海拔之间缺乏简单线性关系。幼体洞长、洞深与头体长正相关,洞道折曲与SVL不相关;成体洞长、洞深与头体长不相关,洞道折曲与SVL正相关。...
关键词:
关键词:蜡皮蜥种群遗传结构谱系地理学
捕蛙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蛙器,包括捕捉腔体及盖体组件,盖体组件包括网面盖板及孔面盖板,孔面盖板的一端焊接在网面盖板内侧边沿上,且网面盖板与孔面盖板之间呈90°设置;捕捉腔体为上端开口的梯形结构,由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及侧面...
于雅宁曹志浩覃柳蕙林隆慧余华
一种养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养龟装置包括缸体和储水箱。缸体为上方敞口结构,包括外壁和设置在外壁底部的底板,外壁由前防逃逸挡板、后防逃逸挡板和两块侧板围构而成,底板包括水平板以及较水平板向下延伸的倾斜板,水平板与后防逃逸挡板连接,倾...
曹志浩林隆慧
文献传递
黄喉拟水龟分子标记辅助杂交育种研究
陆洪良林隆慧杜卫国
黄喉拟水龟是龟类养殖的热门品种,但其野生资源已日趋枯竭,养殖的优良苗种稀缺。该项目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辅助培育黄喉拟水龟杂交新品种。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查了黄喉拟水龟养殖品系的分布;比较广州和海宁的黄喉拟水龟繁殖特征、卵孵化...
关键词:
关键词:黄喉拟水龟龟类养殖种质资源库
多线南蜥贮能部位的能量贮存与动用
作者研究多线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腹脂肪体、肝脏、躯干和尾等贮能部位的能量贮存与动用。总计48头捕自海南乐东的成年雌体被随机分为对照(N=18)、禁食(N=18)和育肥组(N=12)。对照组石龙子立...
林炽贤杜宇邱清波林隆慧计翔
关键词:石龙子科脂肪
文献传递
舟山眼镜蛇的繁殖特征和幼体生长
林隆慧屈彦福高建芳陈策计翔
关键词:繁殖幼体生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