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盛
- 作品数:7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创新驱动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韩国与台湾地区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韩国大公司驱动型经济模式与台湾地区中小企业(SMEs)驱动型经济模式分别是韩国和台湾地区竞争优势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但是,在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时代,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韩国和台湾地区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本文介绍韩国与台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公共政策,在此基础上简要指出这些公共政策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含意。
- 朱英明兰茹佳陈宥蓁王奇珍季书涵张鑫吕慧君杨连盛
- 关键词:公共政策
- 企业间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6
- 2014年
- 企业间合作创新是企业微观层面提高创新绩效、转型升级的手段之一,是国家宏观层面创新驱动战略可供参考的途径之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 杨连盛朱英明吕慧君张鑫陈宥蓁王奇珍季书涵
- 关键词:企业间合作合作创新创新绩效
- 从创新集群理念到创新集群实践——国外创新集群研究动态被引量:8
- 2013年
- 创新集群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推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动力源。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有关创新集群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创新集群的理念形成和当代理解,系统归纳了创新集群的形成机制、演化动力、实证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文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创新集群研究的未来方向。
- 杨连盛朱英明张鑫吕慧君
- 关键词:创新集群集群演化集群政策
- 企业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首先引入双寡头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特定区域中企业创新网络与产业创新效率的联系,再以我国专利数据与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与面板门槛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创新效率较低的区域,区域内、区域间及区域整体企业创新网络的密集程度都对产业创新效率有抑制作用;在产业创新效率较高的区域,区域间企业创新网络的密集程度对产业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区域内、区域整体企业创新网络的密集程度与产业创新效率呈倒"U"型关系;区域内企业创新网络的密集程度比区域间高的地区拥有更高的产业创新效率。
- 杨连盛朱英明
- 关键词:企业创新网络门槛效应
- 江苏校企专利合作网络演化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1985-2015年江苏省校企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专利合作网络结构及空间分布演化路径。研究发现,1985-2015年间江苏校企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各区域内部、外部校企专利合作的规模、频次、密度越来越大,网络集聚程度越来越高,苏南、苏北、苏中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在此基础上,对江苏校企合作申请发明专利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 张珩朱英明杨连盛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协同创新
- 基于DEA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被引量:14
- 2014年
- 本文简单回顾国内外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建立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06—2010年东部沿海十省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结果表明:(1)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较高,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不是最高。(2)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存在差异,且技术创新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3)在非DEA有效的省市中,产出不足远远大于投入冗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东部沿海十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 王奇珍朱英明杨连盛
- 关键词:技术创新效率
- 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及其产业集聚效果研究--基于21世纪我国省级工业集聚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6
- 2012年
-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利用相关省级数据,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纵向竞争)和地方政府竞争(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资源短缺和环境损害是否对工业集聚产生约束作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水土资源短缺不但没有降低工业集聚水平,反而显著提高工业集聚水平。我国的水土资源短缺是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需求主导型的市场短缺,而非资源性枯竭,总体上没有改变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和集聚倾向。(2)水体环境损害对地区工业集聚产生显著的约束作用,其作用弹性达到-0.2074。(3)需求规模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弹性达到0.5513。(4)交易成本对地区工业集聚产生显著的约束作用,其作用弹性至少达到-0.2733。(5)地方政府竞争显著地促进地区工业集聚水平,其作用弹性高达1.1762。(6)累积循环效应在我国工业集聚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作用弹性达到0.7601。
- 朱英明杨连盛吕慧君沈星
- 关键词:资源短缺环境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