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蕾玲
-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性能的改进被引量:3
- 1992年
-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是一种虽为固态但仍具有液体那样能溶解电解质并能传递离子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报道始于1973年,英国的Wright等人首次报道聚氧化乙烯和KSCN的络合物具有离子传导性。随后法国Armand等人进行一系列广泛的研究,提出聚氧化乙烯-碱金属盐络合物(PEOMX)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和良好的成膜性。
- 张升水刘庆国杨蕾玲
-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电解质
- 吸水树脂生产工艺及产品剖析
-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拥有45万吨国际市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本文简要回顾了目前高吸水树脂的主要生产技术,并对以丙烯酸盐为原料的两大流行生产工艺,即水溶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生产工艺,从资本投资和产品成本两个角度加以对比,得出其...
- 谭邦会毛保荣杨蕾玲
- 文献传递
- 烯烃聚合用高活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催化剂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镁、钛、卤素和烷氧基组成的高活性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镁、钛、卤素和烷氧基,还可以包括给电子体,表面活性剂及卤代烃类促进剂等改进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催化剂和用该催...
- 宁家成唐瑞国刘文胜周峻岭杨蕾玲杨红旭
- 文献传递
-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5
- 1993年
- 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成就,着重介绍其最新发展动向.
- 张升水刘庆国杨蕾玲FarringtonGregory C
- 关键词: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 用于烯烃聚合的高效球形钛系催化剂及其制法和该催化剂的应用
- 本发明提出一种烯烃聚合用球形催化剂,该催化剂是将环状的卤代烷烃和卤代的芳香烃作为促进剂,同时对载体化的钛系活性组份进行了改进,将其应用于烯烃的淤浆法聚合时,不仅催化剂的活性大幅度提高,而且也避免了催化剂合成中的结块现象。
- 罗河宽杨蕾玲杨华唐瑞国赵琴芳
- 文献传递
- 高分子阳离子导体的极性基效应被引量:1
- 1993年
- 高分子阳离子导体是一类只有阳离子充作电荷载流子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因它在直流条件下呈现稳定的离子电导率而受世界各国学者重视。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分子电解质,阳离子导体的关键问题是室温下离子电导率太低(一般比相应的双离子导体低1—2个数量级),难以应用。因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提高离子电导率上,近年来我们利用共混,共聚和交联等手段对提高离子电导率方面做了仔细工作,其中以极性丙烯酰胺共聚方法较好,经改进后共聚物的锂离子电导率达到2.1×10^(-6)s/cm(25℃),但对极性基改进电导率的实质未经探讨,本文将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极性丙烯酰胺共聚改进导电性的实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有益的理论数据。
- 张升水刘庆国杨蕾玲FARRINGTONG.C.
- 关键词:高聚物固体电解质
- 聚环氧乙烷—氯化镁复合物离子导电性和稳定性研究
- 杨蕾玲
- 关键词:离子导电性固体电解质氯化镁聚氧化乙烯离子迁移率
- 乙炔黑吸附聚合制导电聚苯胺被引量:7
- 1995年
- 用乙炔黑吸附化学聚合新工艺制备导电聚苯胺,可保持电导率不变,但转化率和堆密度提高,并明显改善了聚苯胺的颗粒形态和制膜加工性,使由其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正极膜和固体聚苯胺锂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以改进。
- 杨蕾玲吴世杰刘庆国仇卫华
- 关键词:乙炔黑导电聚苯胺
- Li 盐与聚环氧乙烷复合电解质膜的电化学性能与稳定性
- 1989年
- 以溶液浇铸法合成了聚环氧乙烷-Li 盐复合物 LiClO_4·(PEO)_n 和 LiCF_3SO_3·(PEO)_n。用交流阻抗法、线性极化技术和电位扫描伏安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以热重分析法(TGA)和热变形性能(TMA)测定热化学稳定性和耐热力学性能。对于 LiClO_4·(PEO)_n 体系(n=9—23),σ_(45∶C)>10^(-5)S/cm;σ_(65∶C)>10^(-4)S/cm;LiCF_3SO_4·(PEO)_n 体系(n=9—27),σ_(65∶C)>10^(-5)S/cm,σ_(100∶C)>10^(-4)S/cm.分解电压 E_d>4.5V,热分解温度 T_d>250℃。这类材料可以作为80—120℃工作的全固态高能 Li 蓄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材料。
- 杨蕾玲张爱容邱波刘庆国周如琪殷洁
- 关键词:电解质锂
- 改性LiClO_4-(PEO)_(20)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的测定被引量:6
- 1996年
- 采用交流阻抗和恒电位计时电流法测定了LiClO4·(PEO)20·(PC)12·(EC)12高分子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在非水溶液和高分子电解质中,锂是热力学不稳定的,表面生成一层固体电解质钝化膜,严重地影响了锂离子迁移数的准确测定。本方法避免固体电解质钝化膜的影响,给出正确的锂离子迁移数测定值,实验表明,LiClO4·(PEO)20·(PC)12·(EC)12电解质的电导率为0.8×10-3/cm,锂离子迁移数为0.3。
- 周如琪刘庆国仇卫华张蕴赵月娥杨蕾玲
- 关键词:锂离子迁移数P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