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4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年龄(79±6.3)(70-93)岁,首剂静注胺碘酮150mg,10min注入,随后1mg/min维持静滴6h,0.5mg/min维持静滴至24~48h。首剂静注后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30min,再静注胺碘酮150mg追加负荷量2-3次,24h之内总量600-1200mg。根据病情部分患者24h后重叠口服胺碘酮600mg,d,1周后减为400mg/d,2周后减至200mg/d维持。结果有效率89.52%,副反应12.10%。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 杨淑芳秦俭王晶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 C反应蛋白检测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急诊和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中最重要的蛋白之一,也是临床常用的炎症标志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以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
- 赵静秦俭杨淑芳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C反应蛋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预后评估
- 文献传递
-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李小宇杨淑芳秦俭
-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
- C反应蛋白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33
- 2007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对老年社区获得型肺炎(CAP)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98名老年C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入院的30名老年非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和检测肺炎组入院第1天、第7天的CRP、CPIS评分、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ROC曲线选取最佳临界点,分别以治疗后CRP下降率<70%和治疗后CPIS下降值<0.5为分组标准,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上述不同组别的预后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CRP在生存组为(77.87±69.97)mg/L,死亡组为(71.10±71.75)mg/L,与对照组(4.30±3.91)mg/L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和CPIS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与入院时相比,生存组的CRP(22.44±22.83)和mg/L和CPIS(2.34±2.15)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CRP(61.28±40.37)mg/L和CPIS(6.04±2.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者之间相比,死亡组的CRP和CPIS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根据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CRP下降率的AUC为0.750,CPIS下降的AUC为0.755。根据ROC曲线计算出最佳临界点,CRP下降率为70.33%,CPIS下降值为0.5。CRP下降率<70%和CPIS下降值<0.52个指标连用对预测死亡的特异性为82.4%、阳性预测值为58.1%,高于单用其中一项指标。对肺炎组的死亡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Y^=0.551+0.064CPIS2+0.064CPR2-0.205ALB1,该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603。结论动态监测CRP和CPIS对于评价老年CAP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年CRP患者,推荐同时监测这2项指标。
- 赵静秦俭杨淑芳
- 关键词:C反应蛋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老年预后
-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老年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检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影响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病房收治的417例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基础疾病、并发症、NYHA分级、器官衰竭数目等因素以及氨基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17例,年龄60~95(78.7±6.6)岁,男性190例,女性227例;其中≥80岁占50.6%;住院天数(12.4±8.6)d,≥2个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占86.8%。住院期间死亡74例,病死率为17.7%;随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增加,病死率显著增加( P=0.001)。入院前NT-proBNP的水平及住院期间最高值在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根据NT-proBNP水平的变化趋势分组,与入院前比较, NT-proBNP水平增高的患者组较该值下降或稳定的患者组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分别为43.2%(35/81)与11.6%(39/336;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合并呼吸衰竭、NYHA分级、NT-proBNP变化趋势、NT-proBNP住院期间最高水平、急性心肌梗死、低蛋白血症。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复杂,病情重,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预后差,应尽早明确诊断,尽早实施脏器保护。
- 李小宇杨淑芳秦俭华琦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
- 老年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 凝血功能异常和血小板减少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检验指标,且与病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另外随着年龄增长,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也是老年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检测了老年危重症患者的凝血功能、D 二聚体及血...
- 邢绣荣秦俭王晶杨淑芳
- 关键词:老年危重症凝血功能预后因素异常检测
- 文献传递
- 剖析临床诊断思路论述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被引量:2
- 2009年
- 急性胸痛和腹痛是急诊患者就诊常见的主诉,是一些致命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如果诊断和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正确的临床诊断过程必须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四个步骤来完成。许多疾病通过询问病史及仔细、有序、规范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就可获得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来验证诊断。临床诊断程序不应改变,否则会陷入误区,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通过剖析急诊病历的临床诊断思路来论述临床基本技能在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
- 杨淑芳秦俭
- 论述基本技能回归临床
- 2009年
- 杨淑芳王晶秦俭孙长怡
- 关键词: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技术
- 老年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危重症患者95例,测定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分析APACHEⅡ评分与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关系。并将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死亡组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PT、INR、APTT、TT、D二聚体阳性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情越重,凝血功能越差,血小板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
- 邢绣荣秦俭王晶孙长怡杨淑芳
- 关键词:危重症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预后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35
- 2005年
-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0 8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 ,首剂静注负荷剂量胺碘酮 75~ 15 0mg ,5min注入 ,继之以 1 0~ 1.5mg/min维持静滴 ,若心律控制不满意 ,可间隔 15~ 30min后 ,再给 75~ 15 0mg的追加负荷剂量 ,2 4h总剂量 6 0 0~ 90 0mg。结果 有效率 87.5 % ,副反应 5 .3%。结论 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
- 杨淑芳秦俭王晶孙长怡李亚林曹涛李俊芬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