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旭

作品数:29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下肢
  • 5篇慢性
  • 4篇中医
  • 4篇紫癜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中西医
  • 3篇胃炎
  • 3篇西医
  • 3篇疗效
  • 2篇地黄
  • 2篇地黄汤
  • 2篇医理
  • 2篇治疗过敏性紫...
  • 2篇清热
  • 2篇清热凉血
  • 2篇清热凉血法
  • 2篇紫癜灵
  • 2篇萎缩性
  • 2篇萎缩性胃炎

机构

  • 29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作者

  • 29篇杨旭
  • 6篇赵钢
  • 5篇高原
  • 4篇杨伟鹏
  • 4篇于文慧
  • 4篇张美君
  • 3篇黄晶
  • 3篇冷艳枫
  • 3篇张丽娜
  • 3篇郑雅芳
  • 2篇孙淑贤
  • 2篇谢晶日
  • 2篇李冀
  • 2篇李爱丽
  • 2篇李晓陵
  • 2篇贾振
  • 1篇王丰
  • 1篇王喜军
  • 1篇王静滨
  • 1篇刘朝霞

传媒

  • 8篇中医药学报
  • 5篇中医药信息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抗过敏、抗变态反应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妄行型过敏性紫癜的配伍关系及机理。方法 :采用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实验 ,观察其对过敏介质组胺及慢反应物质SRS -A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结果 :各配伍组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对各种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但以清热凉血药配伍活血止血药为最佳 ,清热凉血药配伍止血药较差。结论 :方中各药具有协同作用或相互制约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拮抗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介质的释放 ,并可稳定肥大细胞膜 ,抑制其脱颗粒 ,从而达到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李冀杨伟鹏肖洪彬杨旭
关键词:抗变态反应清热凉血法过敏性紫癜抗过敏犀角地黄汤
柴胡疏肝散临证运用举隅
2006年
临床上运用柴胡疏肝散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例如习惯性呕吐、顽固性腹水、慢性胃炎。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真正做到经验医学与实验医学完美结合,方从法出,法从证立,随证立方,随病用药,惟变所适,纵横自如。
李爱丽杨旭刘玲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异病同治顽固性腹水慢性胃炎
基于炎症反应的脑靶向递药系统研究
炎症反应在许多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脑肿瘤以及帕金森综合症等[1,2]。炎症反应过程中,白细胞可通过渗出和趋化作用跨过血脑屏障(BBB)并进一步到达脑内炎症部位。在脑...
杨旭
关键词:三叶因子依达拉奉神经炎症白细胞MCAO模型
文献传递
红外热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将人体双下肢体表温度直观成像,通过观测并分析受试者大腿、小腿、足背、足趾及足底平均温度的数据图像,为红外热像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提供量化及可视化指标。方法:选取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Ⅱ期和Ⅲ期患者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双下肢红外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人红外热像图双下肢皮温分布呈左右对称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双下肢红外热像图分布不均匀,两侧热图不对称,远端不同程度低温改变,呈蓝色或蓝黑色;观察组患者大腿、小腿、足背、足趾、足底的平均温度均比健康人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Ⅲ期患者患肢大腿、小腿、足背、足趾、足底分别较Ⅱ期患者的体表皮温低,其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像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够敏感显示患者双下肢的温度差异。且检查时患者无痛苦,疾病信息及图像易于储存。
高原于文慧杨旭张美君李令根赵钢
关键词:红外热像图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普勒超声
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抗炎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研究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妄行型过敏性紫癜的配伍关系及其机理。实验分为犀角地黄汤加味全方组、清热凉血活血组、清热凉血止血组和清热凉血组 ,采用耳肿胀、足肿胀及腹腔渗出等抗炎实验 ,比较各组抗炎作用强度。结果 :各配伍组对各种炎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推测本实验的各个配伍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组胺、5 -HT以及PGE的释放和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 ,从而达到抑制毛细血管扩张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渗出和水肿的作用。清热凉血药对抗炎起主要作用 ,但配伍活血止血药后其作用增强。
杨伟鹏李冀姚凤云杨旭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犀角地黄汤抗炎作用配伍关系
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使用银黄洗剂外敷,对照组使用复方黄柏液外敷,28 d后对两组总体疗效、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创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P<0.05)。两组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有减少,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黄洗剂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杨旭高原赵钢贾振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康脉胶囊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康脉胶囊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剂量3mg/kg依达拉奉,联合用药组灌胃剂量3mg/kg康脉胶囊药液和2ml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液,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分别灌胃2ml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7天。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RT-PCR检测大鼠左胫前肌bax、bcl-2mRTA相对表达量,并观察大鼠骨骼肌细胞病理状况。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含量上升;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SH-PX、SOD含量下降,MPO、MDA含量上升;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大鼠血清GSH-PX、SOD含量上升,MPO、MDA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ax mRNA表达上升,bcl-2mRNA表达下降;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大鼠bax mRNA表达下降,bcl-2mRNA表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康脉胶囊可有效降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机体内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程度,抑制细胞凋亡,降低机体受损程度。
高原于文慧杨旭张美君赵钢
关键词: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大鼠实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近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回顾多年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其治疗方法多样,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中医治疗本病方法为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外敷、熏洗等.西医治疗方法则分为非手术...
杨旭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西药组(口服奥拉西坦)、针药组(口服奥拉西坦+醒脑开窍针),各30例。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观察指标为相关安全性指标、相关临床指标、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后,西药组临床有效率为56.67%(17/30),针药组临床有效率为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相关安全性指标肝功(ALT、AST、AKP)、肾功(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均提高,且针药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实验室指标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升高,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CGRP和VILIP-1的表达相关。
曲冰王丰李晓陵曹丹娜刘晓慧姜晓旭蔡丽娜杨旭高瑞雪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
下肢慢性溃疡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下肢慢性溃疡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采集61例下肢慢性溃疡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一般细菌培养及常规药敏定量分析。结果:61例创面分泌物中培养出病原菌52株,19株为革兰阳性菌,其中多重耐药菌8株,6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4.7%和68.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菌株;28株为革兰阴性菌,其中20株为多重耐药株,15株为肠杆菌科,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71.4%,其次为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7.9%,未发现耐美罗培南菌株。结论: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感染,必需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杨旭赵钢贾振徐永彬戚昊
关键词:下肢慢性溃疡病原学药敏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