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媛
作品数:
3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电子电信
更多>>
合作作者
陈晓平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周桂耀
华南师范大学
夏长明
华南师范大学
侯峙云
华南师范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专利
领域
2篇
哲学宗教
1篇
电子电信
主题
2篇
道德
2篇
道德哲学
2篇
休谟
1篇
休谟问题
1篇
折射率
1篇
主义
1篇
微结构光纤
1篇
纤芯
1篇
滤波
1篇
滤波器
1篇
滤波效果
1篇
伦理
1篇
伦理学
1篇
进化伦理学
1篇
宽带
1篇
高折射率
1篇
功利
1篇
功利主义
1篇
光纤
1篇
光纤滤波器
机构
3篇
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杨媛
1篇
陈晓平
1篇
侯峙云
1篇
夏长明
1篇
周桂耀
传媒
1篇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1篇
2023
1篇
2002
1篇
200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是”与“应该”之间的鸿沟消失了吗?——评盛庆王来教授关于休谟问题的解决
被引量:4
2001年
休谟提出如何从“是”推出“应该”的问题。盛庆王来教授借助于决策论的描述—规范的双重性和社会统计平均概念给出一个功利主义的解决方案。张华夏教授对此提出质疑。笔者借助于重复博弈模型对此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评价 ,并指出休谟问题以新的形式依然存在 ,即 :已经传递到追求个人长远利益上的道德的应然性能否进一步传递到追求个人眼前利益上来 ?如果能 ,如何说明 ?在笔者看来 。
杨媛
陈晓平
关键词:
休谟问题
道德哲学
功利主义
博弈模型
一种宽带全固微结构光纤滤波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带全固微结构光纤滤波器,在该光纤的横截面上包括:包层区域和纤芯区域,所述包层区域由多个环形单元组成,多个环形单元围绕形成中间的纤芯区域,纤芯直径为D<Sub>core</Sub>,所述纤芯和背景折射率材料...
杨媛
方子惟
张昱衡
周桂耀
侯峙云
夏长明
“是—应该”问题及其“解决”
在西方哲学史上,休谟首先把事实与价值加以区分,提出了著名的“是—应该”问题,认为伦理价值的命题不可能从关于客观事实的命题逻辑地推导出来。继休谟之后几乎所有的道德哲学家都注意区分和探讨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尤其是摩尔以其“自然...
杨媛
关键词:
道德哲学
休谟
进化伦理学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