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作品数:24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山市博爱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监测在评估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脑利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的水平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50例重症脓毒症(S)和脓毒症休克(S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重症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Sa,10例)和异常组(Sn,13例)和脓毒症休克心功能正常组(Ssa,16例)和异常组(SSn,11例),比较确诊后1、3、7 d组间BNP、TnT及TnI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S组和SS组指标比较中,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NP及TnI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死亡率为30.43%,明显低于SS组的70.37%;Sa组死亡率为40.00%,高于Sn组的15.38%;SSa组死亡率为87.50%,明显高于SSn组的45.45%。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第1、3、7天的P值得出BNP水平对死亡率的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TnT、Tnl水平可以反映患者心脏损伤的程度,BNP可作为预测脓毒症心脏损伤患者预后的指标。 杨博 杨亚东 吴志雄 叶光福 罗正超关键词:重症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脓毒症患者30例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ICU脓毒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与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WBC、血液流变指标与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APACHEⅡ评分、CRP、WBC、血液流变指标、D-dimer、PT与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PLT、FI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性,并纠正凝血活化与凝血功能紊乱。 吴志雄 罗正超 谭家余 杨博 叶光福 杨亚东 林仰东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 脓毒症 血液流变 凝血指标 一种自动成组出棉签的拭子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成组出棉签的拭子盒,包括盒体和顶盖,盒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前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柱,转盘柱侧壁设有若干用于容纳单个棉签的容纳槽,转盘柱上方设有按钮,按钮和转盘柱之间设有转盘驱动装置,转盘柱的侧边设... 黄丽萍 杨博 严炳存文献传递 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确诊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的变化,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经CVVH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逐渐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上升,血压逐渐下降,中心静脉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BNP下降,患者左心室EF增加、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VVH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郑珍香 叶光福 吴志雄 杨亚东 林仰东 杨博 罗正超关键词: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妊娠高血压疾病 急性左心衰竭 丙泊酚对ARDS患者血液动力学及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液动力学的反应和肺部氧舍的影响,分析丙泊酚的治疗效果如何。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镇静诱导和丙泊酚维持治疗法,对照组则采用镇静诱导和咪唑安定维持治疗法。视患者情况调整患者用药量,具体可参照Ramsay分级标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诱导前1、6、10、14h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此外需在测定血液动力学的同一时间时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和股动脉血以测定血气,随后计算患者的肺内动静脉分流率和氧合指数,整理分析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的1~14h后,两组患者较镇静诱导前的MAP和HR值有着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在6—14h时,研究组的肺内动静脉分流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剂可有效提高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安全使用。 杨博 谭家余 吴志雄 罗正超 叶光福关键词:丙泊酚 咪唑安定 氧合指数 BNP检测在脓毒症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检测在脓毒症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脓毒症性休克患者75例,入院检测患者BNP水平,同时记录患者APACHEⅡ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另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存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VEF>40%组患者的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和APACHEⅡ分值均低于LVEF≤40%组患者,且TNF-α和IL-6水平亦更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患者的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和APACHEⅡ分值均低于死亡组患者,且TNF-α和IL-6水平亦更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法检验,入院第1天,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1),BNP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BNP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BNP水平即可有明显升高,而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脓毒症患者,其早期BNP水平升高更加明显。早期较高的BNP水平往往预示着较低的LVEF水平、较高的TNF-α和IL-6水平以及较差的预后,针对此类患者应加以重视,及时干预。 杨博 谭家余 杨亚东 林仰东 吴志雄 黄丽萍关键词:脓毒症 心功能不全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一种液体体积进出量计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体积进出量计量装置,包括:流量计,用于固定在管道上并计量出液体流过的体积流量;主机,与流量计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流量计中的体积流量信号;显示器,与主机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主机发出的信号并显示。通过流量... 甘玉杰 许超 杨博 谭玉玲 蔡凤娥 李景珊一种一次性防溅接尿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防溅接尿杯,包括杯体和中空的手柄部,所述杯体中设有盛放尿液的容纳腔,所述杯体上设有倒尿嘴,所述手柄部中设有接尿通道,所述手柄部的上端设有接尿口,所述手柄部下端和杯体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连接部。所述... 黄丽萍 杨博 王艳 唐海深 王娅 李艳文献传递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临床纳入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50例,根据入院后有无发生MODS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入院后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同时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1(IL-1)、IL-6、IL-10活性、空腹血糖(FBG)、脑出血体积,分析其与MODS的关系。结果 MODS组患者与非MODS组相比,IL-10水平、FBG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出血体积显著升高,而GC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0水平、FBG水平、出血体积以及APACHE-Ⅱ评分越大,MODS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入院后24h内上述指标的变化,均会影响MODS发生率,均能作为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早期预测指标。 杨博 谭家余 罗正超关键词:脑出血昏迷 预防学龄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知信行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预防学龄儿童近视发生发展中知信行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3月随机抽取辖区内3所小学,随机抽取每所学校三年级的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10名进行用眼知识调查。小学生当场答卷,家长调查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中,家长独立完成。教师由被调查学校的代课老师答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将纳入研究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层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学生75名,家长75名,教师15名。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知信行干预。1年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分组的调查结果,包括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以及近视率和视力维持良好率。结果纳入研究时,两组研究对象对用眼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中学生的近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1年结束后,接受知信行干预的观察组研究对象,其眼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学生近视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视力维持良好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学生视力维持良好率82.67%(P<0.05)。结论将知信行模式应用于学龄儿童、家长和教师,能够有效强化实施对象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程度,增强学生、家庭和学校在预防近视工作中的配合,有利于降低学龄儿童近视率,对维持甚至提升视力具有积极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周璟 杨博 曾洁 叶晶关键词:学龄儿童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