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辉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自噬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自噬的影响,探讨褪黑素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0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脊髓损伤组(B组)、褪黑素治疗组(C组)。A组仅行椎板切除,暴露T11-T12节段,不损伤脊髓神经。B组和C组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T11-T12脊髓损伤模型,并分别在脊髓损伤后10 min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和100 mg/kg的MT制剂。各组分别于术后6、12、24 h随机选取12只大鼠,取T11-T12节段脊髓标本,6个标本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6个标本HE染色和免疫荧光切片,观察脊髓损伤及修复情况。术后24 h对3组大鼠进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后处死。结果术后24h,B、C两组均出现了严重的下肢神经功能障碍,C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较B组明显上升(P<0.05);术后各时间点大鼠脊髓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水平比较:C组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在6、12和24 h时间点上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切片观察脊髓损伤程度:A组最轻、C组次之、B组最重,并且各组损伤时间越长,损伤程度越重;免疫荧光显示:C组LC3阳性细胞最多、B组次之、A组最少。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发生了自噬,MT能增强自噬并缓解创伤后的神经功能障碍。
- 徐玉生汪鑫理阳朱海洋钟斌李鹏辉苏一帆
- 关键词:脊髓损伤褪黑素自噬LC3
- 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5例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3组,同时测定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8,P<0.05)。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存在正相加的交互作用(S=1.83>1)。H型高血压与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均为引起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也逐渐增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关系。
- 李鹏辉赵莘瑜卢宏
- 关键词:脑卒中血管狭窄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
-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 观察褪黑素(M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O-1)、红细胞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褪黑素在Nrf2-ARE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成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及褪黑素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将损伤组及褪黑素组大鼠制成T11-T12脊髓损伤模型,并分别在脊髓损伤10min后腹腔注射等量无水乙醇或MT制剂;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暴露T11-T12节段,不损伤脊髓神经。各组分别于制模后6h、12h、24h时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提取T11-T12节段脊髓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及炎性反应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O-1、NQO-1及Nrf2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HO-1、NQO-1、Nrf2 mRNA表达。 结果 对照组脊髓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无水肿及坏死,无明显出血点;损伤组脊髓可见出血灶,炎性细胞明显增多,部分神经元水肿、坏死;褪黑素组脊髓出血灶较损伤组明显减小,神经元水肿程度亦相对较轻。在制模后12h、24h时发现褪黑素组脊髓HO-1、NQO-1及Nrf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强于损伤组及对照组(均P〈0.05),损伤组脊髓HO-1、NQO-1及Nrf2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强于对照组(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褪黑素组脊髓切片中HO-1、NQO-1、Nrf2阳性细胞数量最多,损伤组次之,对照组最少,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褪黑素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中HO-1、NQO-1及Nrf2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 苗金红理阳汪鑫朱海洋钟斌李鹏辉苏一帆徐玉生
- 关键词:脊髓损伤褪黑素
-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HO-1因子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影响,探讨MT对SC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组、MT组。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暴露T_(11)~T_(12)节段,不损伤脊髓神经。损伤组和MT组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T_(11)~T_(12)SCI模型,并分别在SCI后10 min腹腔注射MT溶剂和MT制剂。各组于术后6、12、24 h随机选取12只大鼠处死,取T_(11)~T_(12)节段脊髓标本。其中6个标本液氮保存,以备检测HO-1 mRNA的表达水平,另外6个标本甲醛固定,以备HE染色和免疫荧光切片,观察SCI及修复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大鼠脊髓的HO-1 mRNA水平比较:MT组最高,损伤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在12 h和24 h时间点上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切片观察SCI程度:对照组最轻,MT组次之,损伤组最重。免疫荧光显示:MT组HO-1表达最多,损伤组次之,对照组最少。结论 MT能在大鼠急性SCI后促进HO-1表达,并减轻损伤脊髓的炎性反应。
- 徐玉生理阳汪鑫朱海洋钟斌李鹏辉苏一帆
- 关键词:脊髓损伤褪黑素血红素氧合酶-1HEME
- C臂引导下PVP技术在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 探讨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PVP)技术在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出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MRI,CT,X线等影像学诊断的可疑病变,需行骨穿刺活检术患者共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
- 李鹏辉徐玉生苏一帆朱海洋陈非凡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活检术
- 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氨基酸谱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19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Ⅰ、Ⅱ期胃癌组织中氨基酸含量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胃癌组织中氨基酸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苏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胃癌组织中多种氨基酸含量升高,表明胃癌组织存在明显的氨基酸代谢异常,这种代谢异常可为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临床依据。
- 赵春临董志远余洋张红雨李鹏辉王水生丁朝辉徐化楠
- 关键词:胃癌氨基酸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总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总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49例,按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17例(A组,男13例、女4例),坐位组32例(B组,男28例、女4例),为减少性别差异的影响,从B组28例男患者中随机选取13例与4例女患者组成C组。分别在手术日晨、全麻诱导后(仰卧位)5min和摆好体位后5min测量并记录患者收缩压及心率,记录A、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为总出血量。分别对A、B两组组内及A、C两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后收缩压变化差值[d(BP)]为-19±21mm Hg,心率变化差值[d(HR)]为-7±10次/分,体位改变后收缩压及心率均下降,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由仰卧位变为坐位后d(BP)为-12±23mm Hg,收缩压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d(HR)为-3±9次/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总出血量、d(BP)、d(HR)分别为272.94±105.82ml、-19±21mm Hg、-7±10次/分,C组分别为194.12±79.69ml、-3±21mm Hg、-3±9次/分,A组手术总出血量大于C组(P<0.05),收缩压下降较C组更明显(P<0.05),两组间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俯卧位相比,坐位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减少手术总出血量,虽然两种体位下收缩压均下降且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安全范围内坐位能维持更高的血压值。
- 徐玉生苏一帆尹东飞李鹏辉张少坤苗金红徐远志
- 关键词:手术体位收缩压
- 胃肠间质瘤95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近年来,人们对GIST的认识逐渐深入,诊断标准趋于统一,靶向药物伊马替尼也已成功应用于转移性GIST的治疗[1-4]。目前该肿瘤在河南地区报道较少。该研究对GIST术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 赵春临李鹏辉叶延伟赵红超余洋丁朝辉张红雨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预后
- 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骨骼系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C型臂引导下骨骼系统病变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成功率、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型臂引导下骨骼系统病变经皮穿刺穿刺活检的患者共计56例,男性27例,女性29例,年龄7~79岁,平均43.21岁,操作均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完成。病变部位脊柱28例,附肢骨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病变部位的X线、CT和(或)MRI等检查,其中12例患者接受了SPECT检查,均未得出明确诊断。选择合适体位,在C型臂引导下对病变目标位置沿既定方向进行穿刺取材,将取出的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56例患者均成功取材,穿刺取材成功率100%。54例标本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活检病理阳性率96.43%(54/56)。51例与最终临床诊断相符,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91.07%(51/56)。手术时间5~30 min,C型臂曝光1~8次,出血量3~15 ml,均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骨骼活检术,穿刺成功率高,诊断准确率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术中出血少、辐射暴露短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术前诊断手段,尤其是在目前提倡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的形势下,值得推广应用。
- 李鹏辉徐玉生苏一帆汪鑫理阳陈非凡
- 关键词:C型臂引导经皮穿刺骨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