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放化疗是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支架置入术后首选治疗
- 李芳娟梁世雄孙希文江森毛翎
- 尘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尘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尘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经痰检和/或纤支镜吸出物培养检测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276例尘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99例,痰检或纤支镜吸出物共培养出菌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居首位占69.52%,革兰阳性球菌占8.57%,真菌占21.91%。尘肺期别越高,越容易合并下呼吸道感染(P<0.01)。结核病灶性质的不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率亦不同,以毁损肺尤为显著,感染率80%(P<0.05)。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除铜绿假单胞菌外)主要对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感染率较高,并有增多趋势。结论尘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与尘肺期别、结核病灶性质有明显的关系。临床要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及减少合并真菌的感染。
- 苏建花石宝平丁菊蓉李芳娟肖和平
- 关键词:尘肺结核下呼吸道感染药敏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概况被引量:1
- 2008年
- 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手术切除。放疗主要针对高龄、合并内科疾病等原因不能耐受手术以及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随着三维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重粒子放疗日益应用临床,不同时间—剂量—分割模式的大量研究及应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疗效较以往常规放疗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报道已接近手术疗效。
- 李芳娟周道安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
- 459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生存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放疗对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59例接受放疗的Ⅳ期NSCL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均采用6/10MVX线直线加速器,全脑和骨放疗为2周10次共30Gy的分割方案。原发灶、区域淋巴结中位放疗剂量为52Gy(25~66Gy)。[结果]45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0.7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43%、17%、8%、5%、3%。年龄<70岁较年龄≥70岁的中位生存期长(11.4个月与9.0个月,P=0.043)。单器官转移比多器官转移的中位生存期长(10.9个月与8.6个月,P=0.017)。有无脑转移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与11.4个月(P<0.001)。化疗比未化疗的中位生存期长(10.9个月与8.6个月,P=0.011)。原发灶放疗比未行原发灶放疗的中位生存期长(10.9个月与10.3个月,P=0.047)。性别、病理类型对生存未见显著影响。[结论]年龄、是否脑转移、转移器官数目、是否化疗及是否原发灶放疗对Ⅳ期NSCLC放疗后生存有显著影响。
- 李芳娟刘辉毛翎吴琼雅吴红宇蔡勇刘宇孙希文
-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疗法预后
- 放射性肺损伤预测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常见并发症,是制约放疗剂量增加及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严重RILI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早期预测RILI的发生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全文主要探讨生物因子、基因多态性、治疗因素、患者因素、肿瘤因素、功能影像参数等在预测RILI方面的价值。
- 李芳娟王谨陈明
-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
- 血管内支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23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分为支架组(64例)和对照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上腔静脉梗阻症状缓解情况、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腔静脉梗阻症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2.0%和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支架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为(3.76±2.83)d,对照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为(28.08±16.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支架组和对照组症状完全缓解后的复发率分别为12.0%和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支架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出现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7个月,对照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出现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3)。支架组中,血栓形成3例,支架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中,血栓形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123例患者中,存活7例。支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和5.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结论血管内支架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症状,治疗安全性好,可作为缓解上腔静脉梗阻症状的首选治疗方案。
- 李芳娟孙希文梁世雄江森毛翎
-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梗阻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影像上肺气肿改变对放疗后重症放射性肺炎的影响
- 周子洋梁世雄宋晓李业飞李芳娟吴爱鲁
- 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模型在局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
- 梁世雄周子洋宋晓李业飞李芳娟吴爱鲁蔡勇贺晓东
- 一种呼吸运动辅助模体
- 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运动辅助模体,包括支撑底座、运动平台;所述支撑底座其上设有轨道槽,可通过液压或气压传动杆实现运动平台的相对运动;所述运动平台其上设有水平仪,如横向与纵向的两根气泡水平仪,可以确保平台整体的水平;所述运动...
- 李芳娟许亚萍胡忞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