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绪松

作品数:53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骨折
  • 11篇内固定
  • 11篇负压
  • 10篇复位
  • 9篇切开
  • 9篇切开复位
  • 9篇创面
  • 8篇切开复位内固...
  • 8篇缺损
  • 8篇骨科
  • 8篇复位内固定
  • 7篇骨科感染
  • 7篇封闭负压
  • 7篇创面修复
  • 6篇引流
  • 6篇引流技术
  • 6篇缺损性
  • 6篇关节
  • 6篇封闭负压吸引
  • 6篇封闭负压吸引...

机构

  • 46篇中山市中医院
  • 9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市中医医...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定远县...

作者

  • 53篇李绪松
  • 38篇郑臣校
  • 10篇刘思景
  • 9篇苏永康
  • 9篇罗维维
  • 8篇李胜松
  • 6篇付光明
  • 4篇邓友章
  • 4篇苏培基
  • 4篇黎勇
  • 3篇黄树勇
  • 3篇黄星垣
  • 2篇林小永
  • 2篇胡敏
  • 2篇张远军
  • 2篇梁武胜
  • 1篇唐浩然
  • 1篇刘和风
  • 1篇黎建义
  • 1篇郑雨中

传媒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江西中医药
  • 4篇新中医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2012年
目的探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均采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后按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良率86%。结论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确切。
李绪松郑臣校苏永康
关键词:鹰嘴钢板内固定肱骨远端C型骨折
颈肩腕托带与“8”字绷带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比较
2017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颈肩腕托带与"8"字绷带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颈肩腕托带组(36例)和"8"字绷带组(36例)。颈肩腕托带组采用手法复位及颈肩腕托带固定治疗,"8"字绷带组采用手法复位及"8"字绷带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7、14及30天的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并在最后1周按CM和DASH评分的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颈肩腕托带组随访11.75±1.38个月;"8"字绷带组随访12.06±1.33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6,P=0.342>0.05))。颈肩腕托带组和"8"字绷带组治疗后第1天的疼痛(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5),第7、14及30天两组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肩腕托带组33例患者满意,3例患者不满意,"8"字绷带组30例患者满意,6例患者不满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肩腕托带组并发症情况,3例(8.3%)患者出现畸形愈合,2例(5.6%)出现不愈合;"8"字绷带组有3例(8.3%)畸形愈合,1例(2.7%)不愈合,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1周按CM和DASH肩关节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颈肩腕托带与"8"字绷带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注意避免颈肩腕托带与"8"字绷带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而颈肩腕托带治疗具有疼痛程度较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曾东杰张远军郑臣校李绪松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保守治疗
骨碎补总黄酮局部填充修复家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运用中药提取物骨碎补总黄酮填充修复健康成年家兔膝关节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可行性和部分作用机理。  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新西兰家兔72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4只48个关节,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观察组、C组...
李绪松
关键词:软骨缺损手术修补生物材料中药提取物
带血管桥的肋骨肌皮瓣修复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带血管桥的肋骨肌皮瓣修复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游离犬的肋骨肌皮瓣修复掌骨缺损。结果实验2,4,8周后观察,缺损掌骨修复后均见不同程度的骨痂生长。结论带血管桥的肋骨肌皮瓣修复掌骨缺损的动物实验可行,临床可以参考实施。
郑臣校李绪松付光明
关键词:肋骨肌皮瓣
复方四黄液联合VSD对家兔股骨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及IL-6、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治疗家兔股骨感染缺损性创面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用9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复方四黄液联合VSD组)、B组(复方四黄液组)、C组(VSD组),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对应的治疗。在治疗后第5天、10d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观察创面外观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组治疗前体重,性别、IL-6、TNF-α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5天开始,对比创面外观评分各个时间段A组均优于B组和C组,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新生毛细血管数,A组>B组>C组。且各组内在第10天时测得值最高。治疗后第5天开始,A组IL-6、TNF-α均低于B组和C组,并持续降低。结论: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治疗感染创面,对比单纯使用VSD或复方四黄液疗效更优,其机制可能在于能抑制病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降低IL-6、TNF-α的表达,刺激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生长。为临床治疗骨感染缺损性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绪松郑臣校罗维维李胜松
关键词: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白细胞介素-6
通络活血汤内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在常规神经外膜端端缝合的基础之上配合自制通络活血汤内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为临床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选择周围神经断裂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神经外膜端端缝合的基础上,治疗组在术后予以自制通络活血汤加减内服,对照组予以甲钴胺内服。疗程6月。结果:观察两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神经感觉、运动、神经电生理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通络活血汤在神经损伤术后治疗中,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李绪松郑臣校苏永康
关键词:通络活血汤周围神经损伤
复方四黄液联合VSD对骨科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及IL-6、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持续灌注冲洗对骨科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IL-6、TNF-a的表达。方法 :临床选择9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均30例,A组为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持续灌注冲洗,B组为复方四黄液外敷组,C组为VSD持续负压引流组。分别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5d、10d创面渗出液中IL-6和TNF-α的表达,并比较在不同时期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前各项指标A、B、C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d开始,A组IL-6、TNF-α与B、C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而同期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四黄液联合VSD能有效促进骨科感染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组织修复,可能是通过下调IL-6和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李绪松郑臣校罗维维
关键词:创面修复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复方四黄液联合VSD对骨科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及IL-6、TNF-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持续灌注冲洗对骨科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IL-6、TNF-a的表达。方法 临床选择9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均30例,A组为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持续灌注冲洗,B组为...
李绪松郑臣校罗维维
关键词:创面修复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白细胞介素-6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栓塞6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DVT)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髋部骨折患者(左侧37例,右侧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组术后均功能锻炼及穿弹力袜,1周后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1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降低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形成积极有效。
郑臣校李绪松黄星垣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髋部骨折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分型
苏培基教授治疗骨科开放损伤后创面感染经验被引量:1
2015年
苏培基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骨伤科博士生导师。苏教授为中医骨伤名家,熟读中医学四部经典,学术造诣颇深,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特别在中医外治法方面,有其独创之处。苏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观察,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制有祛腐生肌作用的复方四黄液(治疡液),并在中山市中医院作为院内制剂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耳濡目染导师治学之道、辨证施治之法,
郑臣校吴郁锐李绪松刘思景
关键词:创面感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