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波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近视
  • 2篇近视进展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眼部
  • 1篇眼轴
  • 1篇预治疗
  • 1篇生物学
  • 1篇视网膜
  • 1篇屈光
  • 1篇屈光状态
  • 1篇中央凹
  • 1篇睑板
  • 1篇睑板腺
  • 1篇睑板腺功能障...
  • 1篇网膜
  • 1篇疗效
  • 1篇近视防治

机构

  • 4篇唐山市第三医...
  • 1篇唐山市协和医...

作者

  • 4篇李海波
  • 3篇刘晓坤
  • 3篇吴淑凤
  • 3篇常海英
  • 2篇张永利
  • 1篇范慧君
  • 1篇王焕荣
  • 1篇吕佳

传媒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童近视进展与减少视网膜中央凹区mfERG响应
2014年
目的研究儿童近视进展与减少视网膜中央凹区多焦视网膜电图(mf ERG)响应的关联。方法 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共计58名受试者来自我科,年龄7~10岁,平均(9.6±0.2)岁。所有受试者初次就诊、再次就诊和随访1年时接受眼科检查。眼科检查包括客观和主观折射,轴向长度测量和mf ERG记录。结果儿童近视的增加与轴向长度的增加有关(皮尔森相关,r=0.70,P〈0.001)。1年期间近视进展时在49%和96%的对比不同区域的mf ERG响应的变化。随着近视增加,DC振幅在96%之下,DC和IC振幅在49%之下,所有区域的检查值减少。IC振幅在96%中央环1和2的对比减少,但环3和4的振幅略有增加,IC潜时在两种对比减少。相比之下,DC潜时在环1和2的49%对比增加、环3~5近中心区均降低。DC潜时在96%对比在所有检查区域略微增加,除了环1。时域来看,在49%对比时,随着近视进展,环1的DC和IC振幅减少(皮尔森相关,r=0.50~0.53,P〈0.01)。时间域来看随着近视的进展,大部分部位的DC和IC潜时检查未受影响,除了49%对比时环3的DC潜时(r=0.54,P〈0.01)和96%对比时环5的IC潜时(r=0.49,P=0.49)。结论低于10周岁儿童近视进展中,内视网膜功能的中央区和旁中央区恶化。
吴淑凤甄凤义张永利李海波
关键词:儿童近视视网膜中央凹MFERG
儿童近视进展的临床特点和干预治疗
吴淑凤张永利李海波常海英刘晓坤范慧君吕佳王焕荣王贺青
课题从临床实际出发,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分别探讨了眼部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黄斑体积、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及平均厚度及品均厚度、角膜曲率等)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裸眼视力与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度的相关性,近视进展程度与mf...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眼部生物学参数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眼部生物学参数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0例2~6岁学龄前儿童,以右眼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查右眼视力、眼底及注视性质,测量屈光状况;采用OCT检查测量黄斑体积、中心凹区最小厚度及平均厚度、9个区分别厚度及黄斑区平均厚度;并测量眼轴长度。比较各年龄段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的差异、不同屈光状态儿童眼轴长度、黄斑体积及各区厚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84.00%)。各年龄组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眼轴长度显著大于正视组和远视组(P均〈0.05),黄斑体积小于正视组和远视组(P均〈0.05);正视组眼轴长度大于远视组(P〈0.05)。除中心凹最小厚度及平均厚度、内环鼻侧及下方外,近视组各视网膜厚度均较正视组和远视组低(P均〈0.05);其他分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斑体积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30,P〈0.05),与等效球镜度呈正相关(r=0.641,P〈0.05);黄斑区平均厚度与眼轴长度无相关性(r=0.007,P〉0.05),与等效球镜度亦无相关性(r=0.118,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与年龄有关,随屈光度负增加,眼轴长度增加,黄斑体积减小,除中心凹、内环鼻侧及下方外的视网膜厚度减小。
吴淑凤李海波刘晓坤常海英范会君
关键词:屈光状态黄斑眼轴学龄前儿童
熊胆眼药水联合克拉霉素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分析熊胆眼药水联合克拉霉素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见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熊胆眼药水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睑缘形态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IT)值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7.55%),不良事件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和睑缘形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IT值及BU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熊胆眼药水联合克拉霉素能提高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睑板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李海波常海英刘晓坤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克拉霉素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