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 作品数:64 被引量:73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稀土元素掺杂CsPbCl3钙钛矿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质
- 铯铅卤化物(CsPbX3)纳米晶体在各种光电设备展示了极好的光学性能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阴离子交换,很难实现白光和多色发射,用于实际应用。稀土离子因其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丰富的能级结构和较长的能级寿命,可作为...
- 曹震袁曦赵家龙李海波
- 关键词:钙钛矿纳米晶体光致发光太阳能电池
- 大港深层低渗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及动用潜力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基于大港深层低渗储层岩样,开展恒速压汞、纳米CT、高速离心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实验,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动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喉道发育的好差与渗透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渗透率较大时,喉道半径、喉道体积均较大,喉道个数较多,喉道发育较好,反之亦然。2)渗透率大于3 mD储层有效喉道半径大于2μm,喉道半径和体积较大,喉道个数较多,微米孔喉占比约为40%。3)渗透率小于1 mD储层有效喉道半径和体积均明显小于其他储层,喉道个数最少,微米孔喉占比小于20%,喉道发育程度最低。4)纳米CT表明,渗透率大于3 mD储层局部发育联通性较好的大喉道,渗透率小于1 mD储层的孔喉尺寸较小,联通性差;渗透率大于3 mD储层平均喉道半径和喉道体积分别为3.61μm和61.56×10^(6)μm^(3),远高于渗透率为1 mD以下储层。5)渗透率大于3 mD储层的可动流体高,微米喉道控制占比接近40%,开发潜力较大;渗透率为1~3 mD储层可动流体大于50%,微米喉道控制占比大于20%;渗透率为0.5~1 mD储层微米喉道控制占比约为10%;渗透率小于0.5 mD储层总可动流体低,且主要被亚微米、纳米喉道控制,储层开发潜力较差,且开发难度较大。6)渗透率大于3 mD储层微米孔喉占比接近40%,渗透率为3 mD时岩心T2谱左右峰比例相当,亚微米以上喉道控制的可动流体量大于50%,渗透率为3 mD可以作为目标油藏水驱动用的渗透率界限;渗透率小于1 mD储层微米喉道占比很低,可动流体量很少,常规水驱不能实现油藏的有效动用,需探索其他开发方式进行开发。
- 廖兴松付大其孟立新秦飞翔李海波郭和坤张祝新
- 关键词:深层低渗孔隙结构恒速压汞核磁共振
- 致密储层束缚水膜厚度分析被引量:29
- 2015年
- 针对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岩心平行样,分别进行气水高速离心核磁分析和低温吸附实验,定量获得每块岩心总束缚水饱和度、岩石比表面积及微孔隙百分数等参数,综合各参数建立储层束缚水膜厚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结合气水高速离心核磁分析和低温吸附实验等技术,可有效区分毛细管束缚水和水膜束缚水,为准确计算束缚水膜厚度提供了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获得的致密储层岩心束缚水膜厚度分布范围为4.92~38.94nm,平均值为12.88nm,小于传统渗透率较高储层束缚水膜厚度为50nm左右的认识。渗透率越小储层束缚水膜相对越厚,有效渗流喉道半径和可流动孔隙空间越小,边界层影响越大,储层流体渗流非线性特征越显著。
- 李海波郭和坤李海舰刘伟姜柏材华继昌
- 关键词:致密储层核磁共振
- 致密油藏混合润湿性测试新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7
- 2017年
- 致密油储层矿物成分的复杂性和分布的随机性决定了岩石孔隙表面的润湿性是不均匀的。将致密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提出了致密油藏混合润湿性测试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混合润湿指数的分类界限,探讨了致密油藏岩心原始润湿性测量方法。研究表明:致密油岩心经过洗油后,所测试的混合润湿指数大多数位于0~0.4,处于弱亲水;而未洗油的新鲜岩样,同一块致密油岩心所测试初始状态下的混合润湿指数要大于原始状态下的混合润湿指数;所测试的致密油岩心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大部分呈弱亲油,少部分呈弱亲水。这种测试新方法可以对致密油藏有效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
- 杨正明黄辉骆雨田雷启鸿李海波
- 关键词:致密油藏核磁共振
-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
- T2截止值是T2谱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选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岩样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束缚流体饱和度等参数的测量结果。离心方法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确定T2截止值方法,国内外多数专家学者选用100psi作为标定砂...
- 李海波
- 关键词:T2截止值砂砾岩
- 文献传递
-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氮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15年
-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地层能量衰竭明显,氮气驱可以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并增强采出能力;但只有合适的注入速度、注入时机和注入方式等才能使氮气驱达到最好的驱替效果。利用地质构造和生产动态资料建立缝洞型油藏的二维可视化地层仿真剖面模型,在室内底水能量不足时,进行了氮气驱注入速度、注入时机和注入方式等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氮气驱注入速度对波及范围和气窜控制有较大的影响,过大过小都会使最终采收率偏低;氮气驱注入时机的早晚影响水驱效果,进而影响采收率,注入时机过早水驱效果差,注入时机过晚气驱效果差;连续氮气驱、氮气—水交替、氮气—活性水交替等注入方式可以将采收率从20%分别提高到47.09%,60.08%和61.45%。
- 侯吉瑞张丽李海波李巍苑登御苑玉静郑泽宇罗旻
-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氮气驱采收率
- 岩心润湿性对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_2截止值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对有代表性的低渗透储层密闭取岩心平行样进行原始润湿和强亲水岩心的T2截止值核磁共振离心实验标定,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不同润湿性条件下T2截止值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强亲水岩心的T2截止值比对应保持原始润湿性岩心的T2截止值普遍偏小,强亲水5块岩心实测T2截止值的分布范围为9.64~13.89 ms,平均值为12.58 ms;保持原始润湿性5块岩心实测T2截止值的分布范围为11.57~20.03 ms,平均值为16.33 ms。由于润湿性的影响,原始润湿岩心饱和水T2谱比对应的强亲水岩心T2谱偏右,T2几何平均值增大。岩心渗透率越大,含油性越好,岩石越亲油,则原始润湿岩心T2谱越偏右,T2几何平均值越大,导致T2截止值增大。岩心渗透率越小,岩石孔喉越细小,由于毛管力作用,原始润湿岩心束缚水饱和度更高,导致对应的T2截止值更大。
- 李海波郭和坤王学武何举涛孙玉平胥法成
- 关键词:低渗透岩心T2截止值核磁共振
- 爆燃压裂油井产能电模拟实验评价被引量:5
- 2011年
- 为分析爆燃压裂增产机理及爆燃压裂对油藏渗流场和油井产能的影响,根据电流场和渗流场的相似原理,设计了爆燃压裂油井产能电模拟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研究了爆燃裂缝参数对油藏渗流场和油井产能的影响,并与油井产能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越接近爆燃裂缝线性单向流越明显,说明爆燃裂缝改变了地层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方式;爆燃裂缝前端等压线发生了明显弯曲和集中,证明裂缝前端有汇流存在;电流比随爆燃裂缝长度和裂缝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变小,最优爆燃裂缝数量为5条;保角变换产能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95%,节点系统分析产能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02%,证明保角变换产能数学模型和节点系统分析产能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工程适用性。
- 陈德春吴晓东潘志华李海波
- 关键词:爆燃压裂油井产能电模拟裂缝数学模型
- 低渗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揭示低渗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和水驱剩余油分布特征,以中东某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基于油藏物性测试、恒速压汞孔喉参数统计、CT扫描孔隙参数分析和水驱油流体微观分布特征等,得出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孔隙、喉道发育特征及其影响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孔隙型碳酸盐岩与砂岩储层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了两类储层孔隙结构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与低渗砂岩储层相比,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呈现出"孔隙大而数量少""喉道数量多且类型全"的特征,并建立孔喉发育特征模型;由于孔隙型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大孔隙中的剩余油仍然是需要研究的对象,同时明确了剩余油挖潜开发方式建议。
- 张亚蒲杨正明黄延章李海波侯海涛朱光亚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剩余油
- 核磁共振研究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方法被引量:87
- 2010年
- 核磁共振T2分布和压汞毛管压力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隙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通过对大庆外围油田10块低渗透岩样核磁共振T2分布和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分析研究,提出同时考虑非线性和压汞进汞饱和度不足100%进行拟合的方法,将T2分布转化为孔隙分布,并且得到转化系数的经验公式。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明显提高毛管压力曲线的构造精度,并且经该方法转化后的岩芯中值半径和分选系数与压汞结果非常接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核磁共振T2分布研究孔隙结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 王学武杨正明李海波郭和坤
- 关键词: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曲线孔隙结构低渗透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