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安

作品数:152 被引量:433H指数:10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7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肿瘤
  • 35篇基因
  • 29篇细胞
  • 29篇免疫
  • 19篇蛋白
  • 16篇肉瘤
  • 16篇食管
  • 16篇宫颈
  • 15篇组织化学
  • 15篇腺癌
  • 15篇免疫组化
  • 15篇免疫组织
  • 15篇免疫组织化学
  • 14篇病理
  • 12篇新疆哈萨克族
  • 12篇表达及意义
  • 11篇乳头
  • 11篇乳腺
  • 11篇乳腺癌
  • 11篇石蜡

机构

  • 114篇石河子大学
  • 28篇石河子医学院
  • 17篇石河子大学医...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5篇喀什地区第一...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新疆石河子大...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新疆农垦科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新疆喀什地区...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石河子市人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9篇李洪安
  • 86篇李锋
  • 68篇蒋金芳
  • 36篇胡文浩
  • 29篇梁伟华
  • 28篇陆天才
  • 22篇潘晓琳
  • 21篇庞丽娟
  • 21篇常彬
  • 19篇陈云昭
  • 17篇赵瑾
  • 16篇张国昌
  • 16篇刘春霞
  • 15篇赵瑾
  • 14篇付欣鸽
  • 13篇齐妍
  • 12篇郑兴征
  • 11篇胡建明
  • 11篇李新霞
  • 10篇杨安强

传媒

  • 31篇农垦医学
  • 25篇石河子大学学...
  • 13篇石河子医学院...
  • 1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0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新疆医学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牦牛
  • 3篇世界肿瘤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肿瘤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13篇2008
  • 18篇2007
  • 15篇2006
  • 11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2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学研究
1993年
本文研究了26例甲状腺微小癌,作者提出:①对甲状腺标本的检查取材应常规行“书页状切开”,对光透视、连续切片,理当能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或以免漏诊;②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可在原有甲状腺疾病之基础上继发癌变;③有包膜硬化癌是甲状腺微小癌的潜伏状态,而无包膜硬化癌及浸润性微小癌则是显性癌的早期状态;④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行为、增殖、静止或自然消退则受许多因素影响,使其部分发展为显性癌,部分可停止增殖呈潜伏状态,部分也可逐渐退缩瘢痕化而自然消退。
张国昌于明信李洪安赵瑾胡文浩陆天才
关键词:微小癌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一种简便的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的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从石蜡包埋组织提取高质量RNA的简便、经济的方法。方法:运用TRIzol法和改进的AGPC(酸-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法等2种提取方法,从50例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RNA的产率和纯度;用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做RT-PCR,检测RNA的质量。结果:TRIzol法提取RNA的成功率为96%(48/50),AGPC法为94%(47/50),2种方法所得RNA的吸光度值及得率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AGPC法和TRIzol法的提取效率相似,且提取费用只有TRIzol法的一半左右,是一种简便、经济、适合大量提取石蜡包埋组织中的RNA的方法,可用于临床。
齐妍常彬李洪安王国亮蒋金芳梁伟华李锋
关键词:石蜡包埋组织RNA分离TRIZOL法
MASA-PCR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点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mutant allele specific amplication,MASA-PCR)检测了125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V600E点突变(包括94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癌旁正常组织),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仅在PTC和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中检测到BRAFV600E突变,PTC中突变率为68.4%(57/83),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其突变率分别为73%(52/71)和2/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癌及良性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V600E突变。临床病理资料显示,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5岁,突变率在40岁以上者显著高于40以下者(χ2=4.69,P<0.05),而与性别、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无显著关系(P<0.05)。结果显示,1)BRAFV600E突变仅发生于PTC和部分未分化癌,是PTC中较常见的遗传学事件,可为PTC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视点。2)BRAFV600E突变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表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尹香利张国昌李锋赵瑾李洪安梁伟华
关键词:突变乳头状
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中整合素连接激酶及相关因子的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进展性慢性肾脏病中,均可见到肾间质纤维化现象,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脏病的预后甚为密切,并可作为预测肾功能恶化的一个十分准确的指标。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转化生长因子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2007-03/2008-01在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12)g。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模型组大鼠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1,3,7,14d麻醉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梗阻侧肾做苏木精-伊红、PAS及Masson染色。主要观察指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连接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整合素连接激酶的mRNA表达。结果:整合素连接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正常肾组织中表达量极少,但随间质病变的加重,表达量明显增加,与正常组织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与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841,0.892,0.854,P<0.001),在间质中的表达量也成正相关。结论:整合素连接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随着间质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说明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杨晓萍林智峰张春江赵瑾陶林李洪安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肾间质纤维化
宫颈粘膜癌变过程中DNA含量、Ag-NOR及核形态变化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对54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鳞癌Ⅰ级、Ⅱ级、Ⅲ级进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计数研究,同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中的25例进行DNA含量的原位定量及核浆比测定。结果:随病理分级细胞DNA含量依次增高,影响DNA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多倍体细胞群的出现,它的出现率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Ag-NOR计数及核浆比与细胞DNA含量变化呈正相关,也随病理分级逐级增高,并在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上有一定意义.
刘坤平郑杰胡文浩李洪安潘晓琳郭长军张素清高志斌吴玉新
关键词:宫颈癌脱氧核糖核酸
血管形成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形成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在NSCLC发生、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进行染色观察,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者MVD、VEGF和内皮抑素表达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肺癌组织MVD、VEGF和内皮抑素表达均较正常肺组织高(P<0.05);但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的关系(P>0.05);T3+T4的原发肿瘤VEGF表达水平较T1+T2者高(P<0.05)。肺癌组织MVD、VEGF积分光密度和内皮抑素积分光密度在期、期和期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分期时MVD与VEGF呈正相关(r=0.680,P=0.023),MVD与内皮抑素呈负相关(r=-0.700,P=0.015)。正常肺组织中VEGF与内皮抑素呈正相关(r=0.620,P=0.027)。结论新生血管的形成在NSCLC的发生、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形成可能是由于VEGF和内皮抑素的平衡被破坏所致。
杜俊峰李泽树杨世疆赵瑾李洪安蒋金芳梁伟华朱佳龙魏育涛朱志军罗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内皮抑素
宫颈癌P^(53)基因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1998年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的P53基因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对56例正常宫颈粘膜、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性鳞癌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P53蛋白、PCNA和DNA含量。结果:P53表达阳性率、PCNA细胞增殖指数和DNA含量随癌组织分级依次增高。结论:P53含量和细胞活性增高与宫颈粘膜癌变发生及恶性程度有关;PCNA增殖指数、DNA含量和多倍体细胞的出现,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P53蛋白在宫颈癌发生中不是一个早期事件。
宋举武潘晓琳李洪安李锋宋静
关键词:宫颈癌PCNADNA含量
急性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肝内淋巴细胞浸润与肝细胞坏死机理的探讨
1989年
通过对18例急性、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甲型和乙型各9例)肝细胞坏死与肝内淋巴细胞浸润关系的观察,探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细胞坏死的机理,认为除与 T 淋巴细胞直接侵入,杀伤带有病毒抗原的肝细胞外,尚可能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对此从五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有关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肝细胞坏死的机理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是由于 T 淋巴细胞杀伤带有肝炎病毒抗原的肝细胞所致。因此从理论上讲肝小叶的坏死区内应看到淋巴细胞与肝细胞表面接触及侵入肝细胞内的现象,肝细胞的坏死程度应与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相一致。但在实际观察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肝脏切片时,发现有些病例在广泛坏死的肝叶内仅见很少的淋巴细胞浸润。为此,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肝炎所致肝细胞坏死的机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陆天才李泽民李洪安
关键词:肝炎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
骨关节炎滑膜uPA,uPAR,tPA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OA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uPA,uPAR,tPA的表达。结果40例OA滑膜中阳性表达uPA31例(775%)、uPAR22例(55%)、tPA37例(925%)。10例对照滑膜中阳性表达uPA2例(20%)、uPAR1例(10%)、tPA8例(80%)。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滑膜衬里层细胞。结论uPA系统可能参与介导软骨降解。促进OA的发生发展;而tPA可能与OA关系不密切。
李茂强史晨辉李宽新胡文浩王永明刘维钢董金波李洪安
关键词:骨关节炎滑膜UPAUPARTPA
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检测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选取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根治标本110例,对照组为32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及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运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检测BRCA1基因的突变。[结果](1)110例维吾尔族及汉族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的突变率为10%;其中70例维吾尔族散发性乳腺癌BRCA1的突变率为12.86%;新疆早发性乳腺癌(≤35岁)中BRCA1基因的突变率高于新疆晚发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9,P﹤0.01)。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率高于维吾尔族晚发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5,P﹤0.01)。(2)2例双侧乳腺癌中均检测出BRCA1基因的突变。(3)对照组32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旁非癌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中仅发现1例BRCA1基因核苷酸的多态性,110例新疆散发性乳腺癌中发现11例BRCA1基因核苷酸的多态性。[结论]BRCA1突变可能与新疆早发性乳腺癌尤其是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及双侧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付欣鸽李锋王振华胡文浩米开·热木蒋金芳李洪安李丽郑玉琴沈西华
关键词:乳腺癌BRCA1基因基因突变PCR-SSCPDNA序列测定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