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乳腺
  • 2篇淋巴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分析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性关节炎
  • 1篇阳性
  • 1篇阳性表达
  • 1篇抑制蛋白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治疗膝关节
  • 1篇治疗膝关节骨...
  • 1篇肉瘤
  • 1篇乳腺癌

机构

  • 8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8篇李晶
  • 6篇黄小英
  • 5篇关伟南
  • 2篇邓炜
  • 2篇唐郁宽
  • 1篇曹筱莹
  • 1篇曾庆乐
  • 1篇杨诗聪
  • 1篇邓德礼
  • 1篇陈广源
  • 1篇刘德祥
  • 1篇李耀国
  • 1篇肖承江
  • 1篇刘海英
  • 1篇史瑞雪
  • 1篇胡佩玲
  • 1篇陈勇
  • 1篇陈汉威
  • 1篇郭真真
  • 1篇胡国庆

传媒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3篇2009
  • 5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Ezrin和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Ezrin是一种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本研究通过检测Ezrin和钙黏素E(E-cadherin)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病理组织切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Ezrin在21例无转移的癌组织中10例异常表达(48%),19例有转移的癌组织中14例异常表达(74%)。E-cadherin在无转移的癌组织中9例异常表达(43%),而在有转移的癌组织中13例异常表达(68%)。Ezrin异常表达与E-cadherin异常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898,P=0.038)。结论:Ezrin和E-cadherin与乳腺导管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黄小英李晶关伟南
关键词:EZRIN肿瘤标志物
几种预后较差乳腺癌的病理诊断
本文介绍了几种预后较差的乳腺癌,包括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和炎症样癌,重点阐述其病理诊断与鉴别。
李晶杨诗聪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分析
犬空肠动脉栓塞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超选择性插管入犬空肠动脉分支后用聚乙烯醇(polybviny lalcohol particles,PVA)颗粒栓塞,观察肠壁缺血坏死程度和范围,探讨其安全性。方法44只犬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2只):空肠动脉二级分支水平远端栓塞;B组(22只):空肠末级动脉弓前一级分支水平栓塞。分别注入大小为150~250μm(A1组6只,B1组6只)、355~500μm(A2组8只,B2组8只)和710~1000μm(A3组8只,B3组8只)PVA颗粒。少量、缓慢、间断推注PVA,血流停滞时即停止。术后3、7、14d,处死犬取出空肠行大体及病理学观察。结果栓塞技术成功率为95.5%。PVA颗粒量为5~10mg。注入150~250μm、355~500μm、710~1000μmPVA颗粒肠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81.8%(9/11)、40.0%(6/15)、25.0%(4/1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发生肠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61.9%(13/21)、28.6%(6/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同一栓塞水平下,PVA颗粒越小则越易发生肠坏死。最佳的栓塞水平在末级动脉弓前一级分支水平,PVA颗粒大小应选择710~1000μm。
唐郁宽史瑞雪陈勇曾庆乐陈广源黄小英李晶邓炜胡佩玲曹筱莹刘海英陈汉威
关键词:空肠栓塞
靶点射频消融对兔椎间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实验及病理学研究,观察靶点射频消融对正常髓核的作用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方法14只实验兔分为3组,每只做3~4节椎间盘。A组6只:CT扫描下靶点射频消融椎间盘,分别于术后1h、4周、8周处死兔,取出椎间盘髓核及相应水平的脊髓、神经根,并作大体、光镜下观察。术后4周行MR复查。B组2只:解剖并暴露腰段椎间盘横断面,直视行靶点射频消融,观察椎间盘形态学变化。C组6只:在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腰椎间盘注入50μg/mL臭氧5mL后行MRI及组织学检查,方法同A组。结果术后A组椎间盘靶区髓核水分较正常明显减少而萎缩,髓核细胞大部分坏死溶解,存活细胞明显减少,相应节段脊髓和神经根均无损伤,4周后此改变仍显著;B组靶点区髓核出现直径8.0mm范围的凝固萎缩区;C组前4周椎间盘髓核变化不明显,8周后才明显出现类似上述病理改变。结论对椎间盘设定一个靶点进行射频消融,术后靶点髓核立即出现萎缩,体积缩小,周围脊髓神经无损伤,具有安全、见效快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为靶点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唐郁宽郭真真肖承江李晶荘高明壮炜钊刘德祥李耀国孙学文邓炜
关键词:射频椎间盘突出症
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56例治疗前抽取滑膜液,后口服伯司庄4周,疗程结束后再抽取滑膜液,分析治疗前后的滑膜液中IL-1、IL-6、TNF-α水平,并对滑膜液中脱落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检查其中IL-1、IL-6、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滑膜液中IL-1、IL-6、TNF-α水平有明显降低。结论:伯司庄可能通过降低IL-6的水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黄小英李晶胡国庆关伟南邓德礼王浩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总结结外鼻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方法:从5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腔肿物中取样,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观察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等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镜下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增生,4例可见明确的肿瘤细胞以血管为中心呈破坏性浸润,表现为肿瘤细胞在血管内膜下及管壁内浸润,多种炎症细胞混合浸润,1例可见鳞状上皮假瘤样增生。5例的肿瘤细胞均为T细胞分化抗原如CD45RO(+),NK细胞相关抗原CD56(+),T细胞颗粒相关抗原TIA-1(+),EBV(+)。提示当发现患者鼻腔肿物镜下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的肿瘤细胞破坏性浸润,并与多种炎症细胞混合浸润等病理改变,同时免疫表型检测T细胞分化抗原如CD45RO(+),NK细胞相关抗原CD56(+),细胞毒颗粒相关抗原TIA-1(+)以及EBV(+)时,可考虑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李晶黄小英关伟南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原位杂交病理组织学
皮肤原发性组织细胞肉瘤一例
2008年
患者女,74岁。因全身多发性皮肤肿物4个月余于2007年6月就诊。患者4个月前开始出现背部皮肤肿物,之后胸部、双上肢、双下肢均出现皮肤肿物。肿物逐渐增大,最大的达6.0cm×4.5cm(图1),最小为1.0cm×1.5cm,多数肿物直径2cm。肿物表面暗红色,隆起于皮肤表面,皮温略高,固定,无波动感。取胸部皮肤肿物(大小为2.0cm×1.5cm)活检。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CT示肝脾等内脏器官无病变。
李晶黄小英关伟南
关键词:皮肤肿物组织细胞肉瘤原发性内脏器官双上肢双下肢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INK4a在喉鳞状上皮病变中的异常表达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喉慢性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喉鳞状上皮病变(喉鳞状细胞癌16例、喉上皮不典型增生48例,喉慢性炎22例)组织中p16m...
黄小英李晶关伟南
关键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阳性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