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 作品数:31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招聘类网站用户体验的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招聘类网站用户体验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针对招聘网站的用户体验问卷;步骤2,招募典型用户,针对待评价网站完成步骤1中的问卷,得到用户体验得分;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用户体验得分与常模进行对照...
- 李晶王垚付辽江
- 文献传递
- 东亚威权政治体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东亚威权政治体制下,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是典型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国家掌握了社会中绝大部分资源的支配和控制权,建立强政府行政体制,通过诸如社会团体非政治化、国家社团主义甚至包括暴力在内的可能的手段对社会进行强控制,使国家的权力和自主性不断扩张。
- 许开轶李晶
- 关键词:威权政治弱社会
- 重庆市主城区休闲——居住空间特征及其空间匹配关系研究
-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伴随着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而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与日俱增,休闲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居民休闲生活日常化,居民休闲活动形式的丰...
- 李晶
- 关键词:休闲空间居住空间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择业问题与择业教育
- 该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历程和择业教育的由来.其后对大学生生存环境作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及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知识结构和综合能...
- 李晶
-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教育择业观念
- 文献传递
- 印度国大党政治地位变迁中的党群关系困境与出路
- 2019年
- 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印度国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印度独立后曾一党独大、长期执政。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大党的全民型路线逐渐难取悦选民,家族政治弊端不断暴露;严重的腐败问题使国大党形象一落千丈;组织体制优势的弱化造成的选民沟通障碍——此等问题令国大党陷入党群关系困境,并因此丧失执政地位,且在如今印度政坛举步维艰。国大党要想走出目前的党群关系困境,必须以领导层轮替为契机,降低家族政治的影响;变败选压力为动力,推动选民认同从领袖转向政党政策;加大反腐力度,挽回政党形象,重聚选民信任;强化党的机制建设,畅通选民沟通渠道。
- 李晶葛家健
- 关键词:国大党党群关系政党竞争
- 粉防己碱通过阻断自噬通量和线粒体网络重塑抑制骨骼肌分化
- 粉防己碱(Tetrandrine)是从防己科植物StephaniatandraS.Moore的根中分离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矽肺等疾病,并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发挥其抗肿瘤...
- 李晶
- 关键词:粉防己碱防己科植物
- 困境与出路: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思考被引量:22
- 2007年
-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启动以来,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但行政问责制的建立与健全仍然存在着严重困境,主要表现在问责主体缺位、问责对象不清、问责弹性过大和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其形成原因在于思想观念不合理、权力责任不对等和法制建设不配套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行政问责制现存的问题,走出困境,必须从营造“问责文化”,完善权责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和强化监督机制等方面寻求对策。
- 李晶
-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权责对等问责文化
- 当代政治转型研究的理论范式评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当代政治转型研究是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理论范式主要有四种,即比较现代化理论、战略选择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考察和分析了政治转型这一当今世界的重大历史现象和问题,但它们都还存在一些固有的缺憾和弊端,都还不足以完整而全面地解析政治转型的全过程及其本质。
- 许开轶李晶
- 关键词:政治转型理论范式
-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形成机理探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及农民负担减轻的"瓶颈",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主要表现。形成机理是多元的,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可将其概括为:城乡二元分割、决策管理机制混乱、财政资金供给匮乏和政府职能角色错位等根本性因素。
- 李晶
-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政府职能
- 论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设计被引量:8
- 2006年
- 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已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要受到公共决策体制、政治文化、参与成本、参与渠道以及决策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必须积极寻求对策设计,化解制约因素,以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 李晶
- 关键词:公众参与公共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