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 作品数:50 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计划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2005年
- 李晶刘斌孙侃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基因表达
- 一种用于血管损伤后再植的大鼠模型及其评估方法
- 本发明涉及血管再生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损伤后再植的大鼠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模型选择,步骤二、大鼠麻醉,步骤三、股动脉剪断,步骤四、股动脉缝合,步骤五、术后处理,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损伤后再植的大鼠模型...
- 王思博王珊陈向今王维山李珂李晶孟德峰
- 文献传递
-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目前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TCs已被证实可能是肿瘤转移的起源,在肿瘤转移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CTCs的出现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并与有无复发转移有关。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CTC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在早期发现微转移、评估疗效与个体化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近年CTCs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状况。
- 李晶姜北万鹏巩平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微转移
- 新疆维吾尔族居民血清硫化氢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调查
- 2022年
- 目的:调查南疆维吾尔族居民血清硫化氢(H_(2)S)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阿图什市人民医院体检或就诊的维吾尔族居民250例,其中男111例,女139例,年龄50~80岁。入院后检测患者体重指数,采用亚甲基蓝法测定血清H_(2)S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受检者的腕部骨密度。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血清H_(2)S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在男性居民中不同骨密度人群间血清H_(2)S水平存在差异性,血清H_(2)S水平最低组(≤2.55μmol·L^(-1))和较低组(2.551~4.395μmol·L^(-1))患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的风险分别是最高组(≥6.981μmol·L^(-1))的26.334倍和19.697倍(P<0.05)。在女性中,未发现不同H_(2)S水平组的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_(2)S水平和腕部超声骨密度值在新疆男性居民中存在相关性,体内H_(2)S水平降低是男性发生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外源性H_(2)S可能成为男性骨质疏松治疗的新靶点。
- 李翀高焱陆荣柱何大伟方玲娜张盼盼孙建华李晶郝彦明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流行病学
- γ突触核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γ突触核蛋白(SNCG)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1月1日。通过设置的纳入与排出标准筛选研究文献并提取资料,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纳入资料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5篇文献中有4篇文献分析了SNCG在胃癌组和正常胃黏膜组中的表达(580个样本),胃癌组中SNCG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OR=18.47,95%CI:4.20~81.12,P=0.0001);在SNCG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的相关分析中共纳入4篇文献,合计样本量为465例,SNCG在浅层浸润组和深层浸润表达有统计学意义(OR=0.25,95%CI为0.16~0.40,P<0.00001);在SNCG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中共纳入5篇文献(485个样本),SNCG在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OR=0.19,95%CI为0.07~0.51,P=0.0009);在SNCG表达与临床分期的Meta分析中共纳入2篇文献,样本量合计150例,SNCG在临床为Ⅰ~Ⅱ期和Ⅲ~Ⅳ期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OR=0.03,95%CI为0.01~0.08,P<0.00001);但SNCG表达与胃癌年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SNCG可以作为胃癌临床诊断和评价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参考指标,这将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分析及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徐丹李晶肖驰王儒涵费晶巩平
- 关键词:胃肿瘤META分析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EGFR基因突变循环DNA检测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循环DNA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可行性;旨在提供更方便、快捷、无创的分子生物检测手段,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靶向治疗。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09—21—2012—09—30接受靶向治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48例晚期NSCLC患者血清及相应石蜡组织标本DNA,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患者循环DNA中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4.583%(7/48),且与组织DNA检测出EGFR突变类型一致,即19外显子突变型为19DelK746~A750、19DelK745~E749和19DelK745~A750;21外显子突变类型分别为21L858R和21L861Q。EGFR突变主要发生在女性及不吸烟的患者中;且EGFR基因突变型者PFS明显优于野生型患者,Y。一11.287,P一0.001。以组织DNA检测为准,循环DNA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特异性为97%,并且与组织DNA检测EGFR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一0.433。结论:血清循环DNA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姜北李晶巩平
- 关键词:循环DNA基因EGFR突变靶向治疗
-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测定了80例2型糖尿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脂谱、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SN)、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DR(BDR)及增殖期DR(PDR)。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HbAlcF、INS、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l-B)、载脂蛋白-A/B显著升高(P<0.05或0.01),ISI、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明显降低(P<0.05或0.01),各组之间载脂蛋白-A1(Apol-A1)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TG、HbAlc在NDR组、BDR组、PDR组中逐渐升高,ISI则依次降低(P<0.05),BDR组、PDR组FINS明显高于NDR组(P<0.05),但PDR组和BDR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糖尿病组间的FBG、TC、LDL、Apol-B、Apol-A/B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可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
- 李晶孙侃周婷刘斌沈耿苏向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胰岛素抵抗
- 干预循环肿瘤细胞对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干预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数量是否能改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5例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根据影像学和血清学评估结果〔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决定继续按原方案治疗或者更换治疗方案;试验组根据CTCs检测结果决定按原方案治疗或更换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 45例SCLC患者首次CTCs检出37例,阳性率为82%。其中对照组20例(87%),试验组17例(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1,P=0.396)。治疗2个周期后,45例SCLC患者CTCs变化评价和RECIST评价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210,P=0.011)。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疗效及ORR、DCR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周期后,对照组KPS为(82.1±1.3)分与试验组的(81.1±1.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8,P=0.214)。结论基于CTCs动态变化个体化治疗SCLC可能会改善SCLC的疗效,且不会带来额外的毒副作用。
- 杨政刘春花李晶马晓平黄伟巩平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
- 一种孔径可调的穿刺针固定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孔径可调的穿刺针固定板,包括呈板状的板本体(3),其特征在于:板本体(3)表面设有穿刺针孔(5)、调节柱连接孔和穿刺孔径调节柱(6),所述穿刺孔径调节柱(6)呈管状体,其连接在调节柱连接孔上,且穿刺孔...
- 李晶李卓文卢层层
- RRM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NSCLC初治患者96例,均接受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连续化疗至少2个周期(每28 d为1个周期)。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患者总数与受试患者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化疗敏感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其RRM1基因型;分析患者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RRM1-37C>A的CC、C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5.42%、52.08%、12.50%,-524C>T的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8.75%、37.50%、43.75%,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96例NSCLC患者的化疗敏感率为37.50%。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吸烟与否、TNM分期、病理类型、化疗方案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与化疗敏感性无关(P>0.05)。RRM1(-37CA)+(-524CT)、(-37CC)+(-524TT)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率(57.14%、39.39%)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RM1(-37CA)+(-524CT)与(-37CC)+(-524TT)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RRM1的SNPs可作为评价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RRM1(-37CA)+(-524CT)和(-37CC)+(-524TT)基因型患者对该类化疗方案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孟玲利李晶王艳娜程艳芳王慧李娜巩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单核苷酸多态性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