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晓烨

李晓烨

作品数:36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肾病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9篇造影
  • 9篇造影剂肾病
  • 9篇冠脉
  • 8篇动脉
  • 7篇替罗非班
  • 7篇介入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血小板
  • 6篇介入治疗
  • 5篇心病
  • 5篇血小板减少
  • 5篇药物
  • 5篇用药
  • 5篇糖尿病患者
  • 5篇综合征
  • 5篇经皮介入

机构

  • 3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6篇李晓烨
  • 28篇吕迁洲
  • 5篇王齐兵
  • 4篇许青
  • 3篇吴薇
  • 3篇陈晔
  • 3篇翁静艳
  • 3篇蔡映云
  • 3篇张建中
  • 3篇王梓
  • 2篇戚月明
  • 2篇李静
  • 2篇金知萍
  • 1篇叶岩荣
  • 1篇王春晖
  • 1篇叶晓芬
  • 1篇吴鸿谊
  • 1篇奚军
  • 1篇范军
  • 1篇戴佩芳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药学...
  • 4篇上海医药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不合理用药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计白2004年上半年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输液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数据,基本可以分成5大类,分别举例说明。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分成给药浓度不当、载体选择不当、药物间有配伍禁忌、中西药物配伍不当、其他等5种类型(264条),实际工作中,都给予了纠正。结论药师审核医嘱,可有效减少不舍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疗差错。
张建中李晓烨陈晔戚月明奚军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伍禁忌不合理用药
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替罗非班致血小板重度减少1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替罗非班可阻断血小板的交联与聚集,减少支架植入术后血栓事件的发生,但也会明显提高血小板重度减少的发生率。本文报告1例在使用替罗非班24 h内出现血小板重度减少患者的情况。经停用替罗非班并给予甲泼尼龙和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恢复。
李晓烨蔡映云吕迁洲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
肝素与替罗非班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被引量:11
2015年
肝素和替罗非班是目前心内科介入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抗凝药物,两药均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对肝素与替罗非班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临床上可根据血小板减少的幅度和出现时间、有无血栓形成和出血现象、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等予以鉴别。
李晓烨蔡映云吕迁洲
关键词:肝素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
肥厚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肥厚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方法 :收集98名住院接受治疗的肥厚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初次就诊和最近随访的症状、左室流出道阻力、血压、心率以及治疗药物并进行比较。结果 :98例患者中梗阻性为62例,非梗阻性36例,平均随访的时间为(6.1±4.7)个月。扩张周围血管类药物ACEI/ARB应用的比例下降明显(54.1% vs 24.5%,P<0.001)以及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比例下降(21.4% vs 8.1%,P=0.009);而b受体阻滞剂应用的比例增加明显(64.3% vs 79.6%,P=0.017)。左室流出道阻力下降,心衰症状改善,血压分别由最初次就诊时的127/79 mmHg下降至123/72 mmHg。心率由最初次就诊时的71次/min下降至66次/min(P=0.032)。结论 :对于肥厚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扩血管药物。
冯洁李晓烨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药物治疗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错误医嘱的分类点评与成因浅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常见的错误医嘱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减少同类用药错误的发生。方法:收集自2003年8月至2011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PIVAS药师在审核医嘱时发现的所有错误医嘱,进行分类,选取各类有代表性的错误医嘱进行点评。结果:PIVAS常见的错误医嘱分为6大类,包括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浓度过高、单次给药剂量过高、给药时间间隔错误和全营养混合物(TNA)处方错误。通过医院内部网站通报上述错误医嘱,可减少同类错误的发生。结论:药师审方可有效地拦截错误医嘱,定期通报医嘱点评结果,有利于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张建中许青陈晔戚月明李晓烨翁静艳吕迁洲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点评药剂师合理用药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达比加群相关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达比加群相关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应用我院电子病例管理系统,收集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517例接受达比加群...
李晓烨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达比加群出血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致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被引量:3
2015年
1例58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胸痛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于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和氯吡格雷75 mg(1次/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周后患者再次出现胸痛入院,冠脉造影示支架内血栓形成。行血栓抽吸术,同时血栓弹力图检测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增加氯吡格雷剂量至150 mg、1次/d。1个月后复查血栓弹力图,示二磷酸腺苷的抑制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复查冠脉造影示支架内血流通畅。门诊随访3个月,患者未再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李晓烨吕迁洲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栓形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导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替格瑞洛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相较于氯吡格雷其具有更强、更快的抗血小板作用,而房室传导阻滞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病例为一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应用替格瑞洛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在停用替格瑞洛给予氯吡格雷后,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李晓烨蔡映云吕迁洲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734例接受替罗非班抗栓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后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未减少组,收集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逐步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入组患者中69例患者发生了血小板减少。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2.58,95%CI:1.54-4.33,P<0.05),用药前丙氨酸转氨酶>75 U·L^(-1)(OR=2.39,95%CI:1.26-4.58,P<0.05)和用药前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OR=3.34,95%CI:1.89-5.88,P<0.05)为独立危险因素。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时间和停药后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均为1 d。结论高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和肾功能不全为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降低出血风险。
李晓烨吴鸿谊张钧睿吕迁洲
关键词: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LOGISTIC
建立PIVAs药品管理体系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0
2009年
陈晔张建中吕迁洲范军金知萍李晓烨
关键词:PIVAS药学技术人员细胞毒性药物静脉用药GMP标准全肠外营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