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伟

作品数:65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篇交通工程
  • 17篇公路
  • 8篇综合交通
  • 7篇路网
  • 6篇电池
  • 5篇综合交通网
  • 5篇综合交通网络
  • 5篇交通网
  • 5篇交通网络
  • 5篇公路网
  • 4篇多模式
  • 4篇正极
  • 4篇驾驶
  • 4篇公交
  • 4篇公路建设
  • 4篇高速公路
  • 4篇TOPSIS
  • 4篇AHP
  • 3篇电极
  • 3篇多模式交通

机构

  • 31篇东南大学
  • 29篇长安大学
  • 26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教育部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市规划勘...
  • 1篇英属哥伦比亚...
  • 1篇陕西省公路局

作者

  • 65篇李晓伟
  • 20篇王炜
  • 16篇陈红
  • 14篇王昊
  • 9篇杨敏
  • 8篇徐铖铖
  • 6篇华雪东
  • 6篇周海涛
  • 5篇周继彪
  • 4篇马娟
  • 4篇陈君
  • 3篇王文博
  • 3篇吴晓峰
  • 2篇赵德
  • 2篇邵海鹏
  • 2篇李欣
  • 2篇王露
  • 2篇银龙
  • 2篇寿焘
  • 2篇李婷

传媒

  • 7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交通企业管理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电子测试
  • 1篇公路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河南科学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道路交通与安...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需求导向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及实施方法——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剖析本科生对于现状教学、科研、心理指导的满意程度,师生沟通的主要障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本科生对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支持度和对导师培养模式的选择意向,进一步分析本科生对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期望的导师选择方式、交流方式、见面方式、指导频次、指导内容、指导方式、指导人数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此为基础结合导师和院系意见,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方案,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型土建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参考依据。
李晓伟王秋平李婷陈君邵小东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生导师制问卷调查
基于TOPSIS的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模型被引量:2
2013年
科学合理地选择公路网规划方案是公路网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针对公路网规划方案选择的多目标特征及其科学决策的重要性,通过定量分析构建了规划方案初始决策矩阵,根据指标的属性应用[0,1]线性变换将初始决策矩阵标准化;充分考虑专家知识和经验、决策者意向和偏好以及数据本身蕴涵的信息,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综合确定了规划方案选择指标综合权重;将标准化决策矩阵和选择指标权重相结合构造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基于TOPSIS确定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的正负理想项目方案,通过计算方案指标矩阵距离理想方案贴近度来评价公路网规划方案的优劣程度.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
龚博闻李晓伟胡长明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网理想点AHP
用户需求导向下高速公路服务化趋势及对策研究
2010年
21世纪的今天,高速公路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国力强盛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高速公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推出交通行业“三个服务”理念,明确提出交通运输业必须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李晓伟刘洪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户交通行业
一种基于出租车GPS的道路网络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出租车GPS的道路网络提取方法,包括7个步骤:步骤S1是提取一个工作日的出租车GPS数据库,步骤S2是限定识别城市边界,步骤S3是数据清洗,步骤S4是观测范围的划分,步骤S5是交叉口的判别,步骤S6是...
王炜赵德季彦婕李晓伟魏雪延寿焘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行车安全距离的跟车自动驾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车安全距离的跟车自动驾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目标车辆的静态运行参数;(B)采集目标车辆及前方车辆的动态运行参数;(C)根据目标车辆、前方车辆的行驶速度,确定目标车辆的安全行车距离;(D)结...
王炜吴忠君胡晓健李晓伟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公路网灰关联投影评价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考虑到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子系统和不同层面的多个指标,针对其评价指标繁多,不少单项因子不相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公路网灰关联投影评价模型.该模型以评价指标为因素指标集、以规划方案为论域集构建了公路网规划方案矩阵,应用[0,1]线性变换将其标准化;借鉴TOPSISI思想将理想方案作为规划方案的参考点,应用灰关联分析法将理想方案和规划方案分别作为参考数列和被比较数列构建了正负关联系数矩阵;为了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增广加权关联系数矩阵及灰关联投影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充分发挥灰关联分析与投影决策的优势,避免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并且在实践应用中简洁易行,能够为公路网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李晓伟陈红王肇飞马娟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离差最大化
道路路阻函数模型及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交通诱导系统中两节点间最优路径的选择是目前的一个难点问题,其中路阻函数的确定是路径优化的核心内容。针对交通流由畅通状态到拥挤状态再到堵塞状态的过程,应用经典交通流理论和实际调查数据,构建交通流诱导系统分段路阻函数模型,以q=10veh/h为一个单位,对函数进行分段拟合,构建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下的分段路阻函数,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拟合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流量范围内,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分段路阻函数在自由流状态、高密度状态和低密度条件下适合不同的分段函数。
周继彪陈红李晓伟王露
关键词:交通工程路阻函数交通流理论道路交通适应性
公路网交通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及实现
2013年
为了实现公路网资源的有效均衡和保障公路网运输的效率,在分析公路网调度需求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公路网实际状况,提出了公路网综合指挥调度策略,并设计了公路网交通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该平台以公路网指挥调度系统平台设计为基本框架,综合公路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以及信息服务功能,实现面向交通管理者和面向公路使用者的交通信息查询功能设计,以期实现公路网交通疏导控制、事故应急处理、路政紧急救援、特殊天气应急处置的目的,进一步实现公路网交通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准确、快速、高效运行。
王露周继彪李晓伟王龙飞
关键词:公路网调度策略系统设计
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对策思考被引量:2
2008年
2007年,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破解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一题目"。因此,在阐述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对于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晓伟陈红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
普铁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
2017年
为探析及定量化揭示高速巴士与普通铁路列车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从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和离站全过程视角科学地设计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旅客出行活动的RP数据,解析旅客购票与出行特征、交通枢纽集散特征及运输方式服务质量感知水平;以普通铁路与高速巴士作为旅客乘车方式选择肢,设置影响旅客乘车选择的特性变量,将高速巴士作为参考方式建立旅客乘车选择模型,研究普通铁路列车与高速巴士竞争下多维影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作用机理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小汽车、网络购票、到站时间、出行距离、舒适性和准时性对普通铁路列车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富有弹性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准时性、舒适性和出行距离,弹性值相应为1.86,1.66和1.58。研究成果对于充实完善区域交通选择行为理论、揭示区域交通方式竞争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李晓伟王炜杨敏王昊徐铖铖
关键词:交通工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