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旸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主义
  • 9篇正义
  • 6篇哲学
  • 6篇马克思主义
  • 5篇政治哲学
  • 4篇道德
  • 4篇正义理论
  • 4篇社会主义
  • 4篇唯物
  • 4篇唯物主义
  • 4篇历史唯物主义
  • 3篇资本主义批判
  • 2篇德尼
  • 2篇疫情
  • 2篇平等权利
  • 2篇罗尔斯
  • 2篇马克思恩格斯
  • 2篇恩格斯
  • 2篇肺炎
  • 2篇剥削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
  • 2篇柏林自由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科学出版社
  • 1篇纽约城市大学
  • 1篇纽约市立大学

作者

  • 22篇李旸
  • 1篇常永强
  • 1篇杨晓芳

传媒

  • 4篇国外理论动态
  • 3篇马克思主义理...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云梦学刊
  • 1篇理论视野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中国高校社会...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社会主义、世界犹太集团*与存在的历史--关于海德格尔的黑色笔记本被引量:3
2014年
最近,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黑色笔记本”(Black Notebooks)的前三卷在巨大的争议声中于德国出版。全部“黑色笔记本”将构成卷帙浩繁的《海德格尔全集》的最后八卷。完整出版后,这套全集将高达102卷,远超出康德、黑格尔或尼采全集的卷数。海德格尔,这位自诩为自赫拉克利特以来西方传统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仔细地规划了自己全部著作的出版顺序(不按年代排序),并将“黑色笔记本”选定为整套全集的终结部分。
理查德.沃林李旸
关键词:笔记本主义社会出版
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规范理论的建构——访罗德尼·佩弗教授
2019年
罗德尼佩弗是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道德和政治哲学领域里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其著作《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中文版的译者,北京大学的李旸博士于2018年5月对佩弗教授进行了访谈。在此次访谈中,佩弗教授阐释了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质及其规范研究的路径选择,指明了当今建构马克思主义规范理论面临的挑战与可能,并从元伦理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及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回应。
李旸
关键词:正义道德
建构剥削不正当的规范依据与批判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向政治哲学的两种基本进路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确证社会主义较之于资本主义的道德优越性,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建构剥削不正当的规范依据和批判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这两种基本进路转向了政治哲学研究。他们从规范角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辩护不仅提示我们反思传统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几乎不关注平等、正义等道德话语的问题,也能为当前国内学界重点关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借鉴。但若要切实完成自身的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在基本范式、方法论与话语系统等方面充分体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质,由此才能克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哲学研究中的局限性。
李旸
关键词:政治哲学剥削自由主义
马克思与罗尔斯:思想资源及其融合的可能性——访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罗德尼·佩弗教授被引量:2
2019年
罗德尼·佩弗是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当代道德和政治哲学领域最活跃的学者之一。2018年6月,北京大学李旸博士对佩弗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佩弗描述了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思想资源及其特征,并且通过正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道德和政治哲学相交融的学术现象,阐释了自己通过借鉴罗尔斯的方法论来建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具体尝试,进而提出了一种既包含规范理论、又包含经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路径及基本原则。
李旸
关键词:罗尔斯正义理论政治哲学
英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剥削的不正义性:三种论证路径及其反思被引量:4
2021年
在当代围绕资本主义剥削是否正义的辩论中,罗默、莱曼、科恩等英美马克思主义者分别基于初始分配不平等、强迫劳动和自我所有权原则对剥削的不正义性做出论证,对“劳资之间不存在不平等交换”“工人自愿为资本家工作”以及“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应得的”等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做出了理论上的反击。但由于严格遵循西方道德哲学的范式,忽视马克思、恩格斯讨论剥削和道德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这三种论证路径都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恩格斯用以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不正义的规范性依据,并非抽象建构出来的普遍的道德原则,而是依凭资本主义这一具体的、现实的生产方式中所产生的道德观念。他们既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及其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正义性的辩护进行瓦解和颠覆,又基于无产阶级的道德要求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不正义性。
李旸杨晓芳
关键词:剥削正义历史唯物主义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生命政治学:论辩与重塑
2022年
在当前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意大利学者吉奥乔·阿甘本使生命政治这一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焦点。阿甘本以例外状态与赤裸生命为理论根基,矛头直指以意大利政府为代表的当代生命政治实践,指出后者的本质是权力对生命的宰制。阿甘本的观点激起另一些理论家的反驳与批评,他们认为在疫情之下,欧洲政府的管理措施代表了生命政治传统中的肯定性维度。这两种关于生命政治的论辩逻辑所显示出的矛盾不仅是对当下抗疫措施的不同理解与阐发,也代表了生命政治学的衍化历史之中关于权力对生命所产生的影响的两种不同的、互补的理论视域。唯有厘清这两种理论逻辑之间的内在张力,才能理解这场当代生命政治论辩的真正意义,并为重塑一种更具兼容性、效用性的当代生命政治学做好必不可少的准备。
李旸王卓群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学界的启示被引量:3
2020年
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被公认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一,也是当前西方学界为数不多的仍处于活跃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其理论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学界得到译介,经过数十年的传播、研究与对话,已在国内学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一学派对中国学界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分析方法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二是科学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三是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平等主义;四是从规范角度为社会主义作出辩护。
李旸
关键词:方法论社会主义政治哲学
试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被引量:3
2013年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兴起后的十余年里,社会主义历经曲折,资本主义势头不减,且兴盛的当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为资本主义制度竭力辩护。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挑战促使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为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寻求对策,而当今西方社会的深刻变化使他们对基于实证分析的社会主义必然性论证丧失信心,因此转向了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受重视的道德和政治哲学领域,诉诸"道德工程"来推动社会主义的实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但这种转向的致命伤在于,在否定必然性、强调规范论证的道路上走得过远,纯粹将社会主义的实现寄托于抽象的道德辩护之上,成为一种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脱离现实基础的道德主义。
李旸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辩护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合法性问题辨析被引量:2
2012年
在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中,伍德指出了正义诉求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张力,这促使我们思考正义话语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合法性问题,而胡萨米和布坎南对伍德的反驳则有助于寻找这种合法性的依据。马克思并不反对正义,他只是反对在革命时期忽略实现正义的社会物质基础来抽象谈论正义。在马克思的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并不迫切需要正义话语,这不表示不能应新时代之需而后发式地重建正义。当今时代发生的新变化使无产阶级正义理论成为必要,马克思主义不仅应关注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命题,也应致力于从规范意义上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合理性辩护。具有解释向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具有规范向度的正义理论是并行不悖的,我们有理由充分挖掘和扩充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
李旸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正义合法性
欧洲左翼思想、历史意识与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访美国政治思想史家理查德·沃林教授
2019年
一、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左翼运动与思想遗产李旸:沃林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此次访谈。据我了解,您为中国学界所熟知主要是源于您对欧洲激进政治和左翼思想的研究,您在《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一书中对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左翼政治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的精彩阐述令中国读者印象深刻。而在这之外,您还专注于德国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和海德格尔的思想研究上有颇多有分量的成果。我想知道的是,您在政治学和哲学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或统一性?它们与您左派的政治立场有何种关系?可否借此为我们介绍一下您个人思想和研究发展的轨迹?
李旸理查德·沃林
关键词:历史意识意识形态批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