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琴

作品数:124 被引量:465H指数:11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20篇医药卫生
  • 18篇化学工程
  • 12篇生物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8篇鳗鲡
  • 13篇氧化酶
  • 13篇抑菌
  • 13篇嘌呤
  • 13篇黄嘌呤
  • 13篇黄嘌呤氧化酶
  • 12篇活性
  • 11篇单胞菌
  • 11篇色谱
  • 10篇养殖
  • 10篇气单胞菌
  • 10篇中药
  • 9篇致病
  • 9篇生物转化
  • 9篇抗菌
  • 8篇致病菌
  • 8篇中草药
  • 8篇肾上腺
  • 8篇肾上腺素
  • 6篇液相色谱

机构

  • 79篇集美大学
  • 42篇福州大学
  • 26篇教育部
  • 13篇江南大学
  • 7篇福建省水产研...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海南省海洋与...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福建省淡水水...
  • 1篇宁波出入境检...
  • 1篇厦门出入境检...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厦门惠盈动物...

作者

  • 124篇李忠琴
  • 39篇许小平
  • 32篇关瑞章
  • 20篇刘宏伟
  • 14篇江兴龙
  • 14篇林茂
  • 13篇赖晓健
  • 13篇王武
  • 13篇郭养浩
  • 10篇邹文政
  • 10篇郭黛苹
  • 10篇靳恒
  • 9篇汪黎虹
  • 8篇杨求华
  • 8篇罗鸣钟
  • 8篇欧敏锐
  • 8篇黄文树
  • 7篇孟春
  • 7篇张坤
  • 7篇杨凯

传媒

  • 9篇福州大学学报...
  • 6篇海洋与湖沼
  • 5篇水产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新医药
  • 3篇计算机与应用...
  • 3篇集美大学学报...
  • 3篇海峡药学
  • 3篇中国渔业质量...
  • 2篇福建畜牧兽医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兽医医药杂...
  • 2篇饲料工业
  • 2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固醇氧化酶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被引量:21
2006年
为进一步提高产酶水平,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联合亚硝基胍的复合诱变方法处理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甾短杆菌),通过1mg/mL亚硝基胍和超声(200W,50kHz,35min)同时处理细胞悬液,获得一株红色突变株,其产酶活力从0.5U/mL提高到1.21U/mL,酶活提高了140%。证明该联合诱变手段对甾短杆菌产胆固醇氧化酶具有良好的诱变效果。
桑吉王龙刚李忠琴王武
关键词:胆固醇氧化酶复合诱变亚硝基胍超声波
竹醋液抗致病性真菌的活性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研究天然竹类提取物—竹醋液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 ,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定竹醋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 MFC)。 结果  竹醋液对常见皮肤癣菌 (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须癣毛癣菌 )以及深部感染真菌 (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 )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其中 MIC为 1.5 6%~ 3 .12 %,MFC为 4.17%~ 6.2 5 %。 结论  竹醋液对六种主要致病性真菌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
李忠琴郭养浩陈杰波许小平
关键词:竹醋液抗真菌作用皮肤癣菌活性研究
角蛋白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4年
本文概述了角蛋白酶的理化性质、降解机理 ,并综述了近年来其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曾毅李忠琴许小平
关键词:角蛋白酶
阿霉素磁性高分子抗癌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以磁性Fe3O4超细微粒为核,阿霉素为模型药物,乙烯吡咯烷酮为基质,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磁性高分子抗癌微球。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Fe^3+/Fe^2+为1.8:1,pH值为11,温度在70℃以上可制得单一的Fe3O4;而在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分散剂用量和搅拌速度是影响微球大小和形貌的关键因素。
沈海霞陈晓耕刘振华林孟波李忠琴许小平
关键词:阿霉素乳液聚合法
二株石斑鱼源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征与益生性研究
2024年
为了解从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肠道分离出的地衣芽孢杆菌GM-2(Bacillus subtilis GM-2)、枯草芽孢杆菌GM-39(Bacillus licheniformis GM-39)的生物学特征与益生特性,通过对胃肠液、pH、鱼胆汁的耐受性等试验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并通过抑菌作用、黏附性、产酶活性、体外抗氧化等试验进行益生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二株芽孢杆菌经人工胃肠液、5%鱼胆汁溶液分别处理1~3 h处理后,存活率分别达70%以上、80%以上以及50%;经不同pH生理盐水处理30 min后,二株菌的存活率分别从0逐渐提高到87.83%、88.25%;二株菌对18种抗生素均不产生耐药性,血琼脂平板培养均未出现溶血现象,菌悬液分别对6株指示菌有抑制作用;二株菌的自聚率达到30%以上,疏水率居于30%~50%;GM-39对黏液蛋白的黏附性显著强于GM-2;GM-39的产酶活力均高于GM-2;GM-2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强于GM-39,而GM-39的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GM-2。结果表明:二株芽孢杆菌均具备较好的耐受性、安全性、抑菌性、产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因而二株芽孢杆菌均具有益生菌开发潜能,为其后续作为益生菌制剂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邹文政黄文树黄文树李忠琴杨求华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益生特性
不同养殖阶段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动态分析不同养殖阶段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为科学利用益生菌对罗非鱼肠道和养殖环境中微生态结构进行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罗非鱼养殖周期的前期(C1,4月)、中期(C2,6月)和后期(C3,8月)采集罗非鱼肠道样品,以试剂盒提取肠道总细菌DNA,经PCR扩增后对16S r DNA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肠道微生物进行物种组成差异分析。【结果】各样品测序中Tag数量平均为60694条,测序长度平均为440bp,OTU Shannon稀释曲线趋于平缓并达到平台期;平均OTU数量排序为C2期(9376.125)>C3期(8591.375)>C1期(6567.667),chao1、ACE、Shannon和np Shannon指数也表现出相同规律,但Simpson指数的排序为C2期(0.0405716)C3期>C1期。在各养殖阶段微生物种群数量占2.00%以上有11个门和14个属,优势菌群有所差异,随养殖周期的推移,乳球菌属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分支杆菌属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梭菌属和邻单胞菌属在养殖前期所占比例最高。此外,不同地区相同养殖阶段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丰度差异标记类群存在一定差异,但也存在相似之处,如养殖前期以栖水菌属最具代表性,中期主要以芽孢杆菌科丰度最高。【结论】不同养殖阶段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明显,且不同地区相同养殖阶段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丰度差异标记类群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鱼种来源、养殖环境及饲料有关。因此,生产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利用益生菌对罗非鱼肠道和养殖环境中微生态结构进行定向改良,切忌盲目使用益生菌。
佟延南李芳远李忠琴赵光军李高俊王德强
关键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R(-)-扁桃酸脱氢酶产生菌的筛选被引量:12
2003年
选用酵母、乳酸菌、粪链球菌、假丝酵母等 4个种属 18种菌株 ,研究其对苯乙酮酸和苯乙酮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筛选出一株酵母sp .strainby1,对两种底物皆具有较高的转化活性和光学选择性。底物浓度为 10mmol L ,微生物转化 72h后 ,扁桃酸的得率 80 .83% ,对映体过量值e .e .达 95 .5 % ;微生物转化 2 8h后 ,扁桃酸甲酯的得率 92 .11% ,e .e .值达 91.1%。
黄雅燕肖美添李忠琴孟春陈晖郭养浩
关键词:生物转化
五倍子对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2011年
采用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五倍子对鳗鲡养殖中致病性气单胞菌(威隆气单胞菌K17、肠棕气单胞菌G03、豚鼠气单胞菌R37和嗜水气单胞菌G06)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再采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五倍子在0.25、0.5、1、2、4倍于各菌MIC时对鳗鲡4株致病性气单胞菌K17、G03、R37、G06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五倍子在0.25、0.5、1、2、4倍MIC值时对鳗鲡4株致病性气单胞菌均具有一定的PAE,且PAE与药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25~4倍MIC)呈剂量依赖性,当药液浓度达4倍MIC时,PAE明显延长(P<0.05);五倍子对各致病菌株K17、G03、R37、G06的PAE值在1倍MIC浓度以上差异显著(P<0.05),在4倍MIC时对于致病菌株K17和R37的PAE之间差异较小。结论:试验结果提示,在养殖鳗鲡病害防治中设计投药方案,选用中药五倍子治疗由致病性气单胞菌感染所造成的烂鳃、肝胆肿大、败血症等疾病时,除了考虑药代动力学和MIC指标外,还应考虑PAE因素,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降低药物对鳗鲡的副作用及对其摄食量和生长的负面影响。
李忠琴关瑞章郭松林刘宏伟黄文树
关键词:五倍子鳗鲡致病菌抗菌后效应
一种乳酸菌发酵复方中草药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酸菌发酵复方中草药的饲料添加剂。本发明饲料添加剂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复方中草药2~10份、乳酸菌90~98份,所述乳酸菌活菌含量为10<Sup>9</Sup>~10<Sup>11</Sup>个/mL...
李忠琴邹文政
黄嘌呤氧化酶产生菌的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恒化富集培养分离得到一株黄嘌呤氧化酶(XOD)产量较高的节杆菌Arthrobacter sp.。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基组成,XOD比活力较初始水平提高了1.9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摇瓶发酵条件,结果发现,当培养温度为32℃、培养基初始pH为8.0、转速为230r/min时,产酶水平又提高50%,XOD比活力达0.083u·(mg蛋白)-1。在此基础上,绘制菌株产酶曲线,确定最佳产酶时间为45h。
李忠琴许小平夏小花王武
关键词:黄嘌呤氧化酶节杆菌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