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 作品数:29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多卡因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置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3~5 d后,分为四组:脂多糖组(LPS组),LPS刺激浓度为100 ng/ml;L1组,于LPS刺激前30 min给予利多卡因(终浓度为20μg/ml)预处理;L2组,于LPS刺激后30 min给予同等剂量的利多卡因处理;L3组分别于LPS刺激后30 min、6、12、18 h给予同等剂量的利多卡因处理。LPS刺激24 h后收取细胞,采用RT-PCR检测细胞HMGB1 mRNA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L1、L2、L3组HMGB1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L3组HMGB1 mRNA表达下降程度最大,明显低于L1、L2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HMGB1 mRNA的表达。
- 周长青王焕亮张丽李建军王雪芹
- 关键词:利多卡因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局部注射曲马多的疗效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局部注射曲马多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曲马多局部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各36例。术前5 min,局部注射组双侧扁桃体窝局部注射、静脉注射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拔管后即刻、2、6、12和24 h时的FPS-R疼痛评分,拔管后即刻、30 min、1 h时的镇静程度评分,24 h内追加镇痛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镇静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局部注射组术后6 h时的疼痛评分、24 h内追加镇痛药的例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较静脉注射组低(P<0.05)。结论:与静脉注射相比,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局部注射曲马多可提供更有效的术后镇痛,且不良反应少。
- 陈宏礼李建军张立强王秀钰
- 关键词:曲马多超前镇痛
- 神经电生理监测指标预测全麻下认知功能变化的研究
- 岳云孙永海李建军贾宝森张鲁孟彤
- 1996年5月8日~2001年11月12日,自选课题,进行了研究。全麻知晓已成为全球麻醉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知晓可导致患者术后心理和行为伤害及医疗纠纷等种种不良后果。国内全麻知晓发生率远高于国外,而避免术中知晓的研究尚待开...
- 关键词:
- 关键词:全身麻醉神经电生理学
- PU-621畸胎瘤引起PLE一例
- 周盛年付秀鑫刘艺鸣曹丽丽王波李建军李远高艳景宫晓平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肺和神经损伤及其分子机制
- 鞠秀丽李栋李建军庄泳付金秋赵洁蔡直锋
- 该项目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肝硬化、急性肺损伤和缺氧缺血性脑病三种疾病模型,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主要的细胞内调控分子机制。项目所采用的主要方法:①从...
- 关键词:
- 关键词:静脉输注治疗
- 咪唑安定术前用药镇静和遗忘作用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术前用药对患者镇静程度和术后遗忘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0例ASAⅠ级妇科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对照组 ,不用镇静药物 ;B组为传统用药组 ,苯巴比妥钠 0 .1g;C组为观察组 ,咪唑安定 0 .0 8mg/kg肌注。观察患者进入手术室后OAA/S镇静评分、BIS值 ,BP、HR和Sp(O2 ) ;随访患者对静脉穿刺、硬膜外穿刺的遗忘情况。结果 C组OAA/S评分 (3.5± 1.0 )分优于A组 ((0 .8± 0 .5 )分 )和B组 ((0 .9± 0 .5 )分 ) ,P <0 .0 0 1;C组患者对静脉穿刺和硬膜外穿刺的遗忘率分别为 95 %和 90 % ,而B组遗忘率仅为 1% ,A组为 0 (P <0 .0 0 1) ;C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而A、B组患者入室后BP、HR明显升高。各组Sp(O2 )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术前肌肉注射咪唑安定 0 .8mg/kg能为子宫切除患者提供良好镇静和遗忘作用 ,作为术前用药咪唑安定较苯巴比妥钠更优秀。
- 王焕亮张丽李建军王雪芹王欢
- 关键词:咪唑安定术前用药遗忘作用静脉穿刺BP
- 小儿麻醉前准备与用药被引量:3
- 2010年
- 小儿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在于尽量缓解患儿与家庭成员的恐慌与焦虑,详细了解患儿外科疾病和其他并存疾病,对麻醉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评估,拟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围术期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麻醉前对患儿身体情况的准确评估与详尽的准备,是保证麻醉安全与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从麻醉前访视、术前禁食、麻醉前用药、特殊疾病患儿、麻醉用具等方面对小儿麻醉前准备与用药进行阐述。
- 李建军
- 关键词:麻醉术前评估麻醉前用药
- 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两种给药方法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陈颖李建军汤树海
- 关键词:剖宫产术镇痛曲马多
-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气管切开及插管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否减轻喉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及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并同时降低知晓发生率。方法择期喉肿瘤手术患者30例,年龄35~55岁,ASA为Ⅰ~Ⅱ级,喉阻塞为Ⅰ~Ⅱ度,随机分为氟芬合剂组(I组)、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R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之前,I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0μg.kg-1,继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输注。气管切开完成即将插管时,I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大于1min),记录局部浸润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成功即刻(T2)、麻醉诱导后2min(T3)的HR、MAP、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得普利麻的用量;记录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有无躁动、呛咳等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切开及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患者SpO2<90%定义为呼吸抑制。结果与T0比较,I组T1时的MAP及HR无明显变化,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P<0.05),T3时MAP及HR明显降低(P<0.05);R组T1及T2时MAP及HR无明显变化,T3时MAP与T0比较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R明显降低(P<0.05)。与I组比较,T2时R组MAP及HR明显降低(P<0.05),而T3时MAP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后麻醉诱导所需得普利麻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I组比较,R组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气管切开及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知晓发生率。
- 王雪芹李建军周长青
- 关键词:哌啶类咪达唑仑插管法气管内清醒镇静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李建军张丽陈颖杜洪玫王雪芹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