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大伟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老年
  • 2篇诱发电位
  • 2篇体感
  • 2篇体感诱发电位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阻塞
  • 1篇短潜伏期体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浆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机构

  • 3篇吉林省第四人...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李大伟
  • 3篇陈维
  • 2篇姚敏
  • 1篇李广仁
  • 1篇袁左鸣
  • 1篇朱丹
  • 1篇徐文静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吉林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与影像学检查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脑干功能检测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陈维李大伟姚敏袁左鸣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老年腔隙性脑梗死脑干功能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颈动脉斑块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2008年
陈维李大伟姚敏徐文静金承烈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
EEG与SE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程度评价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电图 (EEG)、体感诱发电位 (SEP)在评价局灶脑缺血再灌性脑损伤程度中的意义 ,以及对缺血再灌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之后在缺血再灌不同时间记录 EEG、SEP变化 ,结合组织病理进行损伤程度评价。结果 缺血组在 (MCAO)早期即出现脑电波消失 ,SEP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再灌后有一定恢复。组织学呈现与其相应的改变。结论  EEG。
李广仁朱丹李大伟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动脉阻塞局灶性脑缺血缺血性脑损伤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溶血磷脂酸(LPA)是目前已知的最简单的磷脂分子,被称为多功能的磷脂信使,它可以通过G蛋白耦连受体影响靶细胞功能,从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促进血小板的凝聚,诱导平滑肌收缩,使神经细胞生长椎萎缩和轴突回缩,促使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成纤维细胞黏着斑和应利纤维的形成〔1〕,尤其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日受关注。LPA可作为一个指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启动的分子标记物〔2〕。本文观察了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水平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脑梗死提供敏感性指标。
李大伟陈维
关键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溶血磷脂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