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后开

作品数:21 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代谢
  • 6篇动脉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中药
  • 4篇家兔
  • 4篇肠道菌
  • 3篇代谢组学
  • 3篇丹皮
  • 3篇丹皮酚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清
  • 3篇药物
  • 3篇肥胖
  • 3篇肝损伤
  • 2篇代谢特征
  • 2篇胆固醇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物
  • 2篇对乙酰氨基酚
  • 2篇血管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安徽中医学院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北...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北京市计算中...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深圳华大生命...
  • 1篇中国科学院北...

作者

  • 21篇李后开
  • 6篇戴敏
  • 4篇贾伟
  • 4篇郑宁宁
  • 3篇汪电雷
  • 3篇贺姣姣
  • 3篇马俊丽
  • 2篇淡墨
  • 2篇周明眉
  • 2篇邱云平
  • 1篇申剑
  • 1篇吴家胜
  • 1篇张晓君
  • 1篇李娟
  • 1篇杨瑞馥
  • 1篇辛玉华
  • 1篇林景超
  • 1篇万建波
  • 1篇倪艳
  • 1篇庞小燕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胖易感与肥胖抵抗大鼠的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研究
肥胖是机体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一种慢性能量平衡失调的结果,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或脂肪组织的比例过高。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引发肥胖的遗传学机制,以及各种环境因素诱发肥胖的病理基础,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肥胖易感(o...
李后开
关键词:肥胖抵抗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
血脉通胶囊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汪电雷戴敏李后开
关键词:血脉通胶囊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抗氧化
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被引量:39
2007年
在探讨复杂生命现象时,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传统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将能够深化中药的整体疗效评价、证候的内在本质及辨证施治研究,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林景超李后开周明眉贾伟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医药现代化证候辨证施治
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25
2004年
本文以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为依据 ,着重分析了微生物感染、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细胞因子等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从核因子κB、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等基因调控的角度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综述了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核因子κB抑制剂、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激动剂、环氧化酶 2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李后开戴敏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药物作用
基于衍生方法的尿液代谢物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基于衍生方法的尿液代谢特征物的测定方法,具体为:将收集的尿液离心后保存;取尿液,加入甲醇、吡啶、氯甲酸甲酯,并在超声仪上超声作用进行衍生反应;取氯仿对衍生混合液进行萃取,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贾伟邱云平淡墨李后开
文献传递
肠道菌影响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 研究肠道菌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抗菌谱的抗生素(AB1,2,3)扰动SD大鼠的肠道菌,AB1为万古霉素(200 mg·kg-1·d-1);AB2为环丙沙星(100mg&...
郑宁宁贺姣姣李后开
关键词:肠道菌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代谢组学RDNA
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TNF-α含量及其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观察丹皮酚(Pae)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对TNF-α诱导的VSMC增殖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法复制家兔AS病理模型,Pae治疗给药;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和主动脉斑块组织中TNF-α的含量;MTT法分析Pae对炎性因子(TNF-α)刺激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AS家兔血清及主动脉组织中TNF-α含量及由TNF-α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反应显著增高,Pae(75、150mg/kg)治疗给药可降低TNF-α含量,Pae(150、200mg/L)具有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由TNF-α所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结论:Pae可能通过抑制TNF-α水平,从而调控AS过程中炎症反应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戴敏李后开
微生物组测序与分析专家共识被引量:5
2020年
在过去的十几年,微生物组相关研究和应用持续升温。微生物组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与此同时,全球多个国家和组织也都积极发起各自的微生物组计划,进行多方面的布局,力争在这一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获得战略地位。此外,无论是科研还是产业应用已经迎来了研究高潮和投融资热潮,微生物组相关产品和服务也不断出现。然而,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微生物组测序和分析相关技术和方法发展迅速,各国研究和应用尚未在技术、方案和数据等标准上达成统一,国内行业参与者对微生物组也存在认识不足,对微生物组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等还未能充分掌握和使用。除此之外,已有的一些标准和指南,内容过于简单,实操性也不足,这不仅给科研数据的整合造成了困难和资源浪费,还给相关企业进行不良竞争、以次充好提供了机会。更重要的是,我国尚缺乏微生物组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微生物组计划仍处于筹备过程。在此背景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共同设立了“微生物组测序与分析专家共识”专项研究课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组织了微生物组相关领域的27位专家以及来自行业内的30多位专业人员,通过分成4个项目小组、召开4轮研讨会后,最终形成了涵盖从微生物采集与保存、DNA提取与建库、高通量基因测序和数据分析以及质控标准品等全流程的“微生物组测序与分析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具有较强可参考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能指导国内科研和产业机构规范进行微生物组相关产、学、研,还能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可参考的技术依据,保障规模型和规范化的企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不规范的企业扰乱市场,最终促进微生物组相关产业的良
段云峰王升跃陈禹保杨瑞馥李后开朱怀球童贻刚杜文斌付钰胡松年王军辛玉华赵方庆鲍一明张雯李娟曾明牛海涛周欣李岩崔生辉袁静李俊桦王加义刘东来倪铭孙青邓晔朱宝利
6种寒热属性中药短期及长期干预对小鼠机体脂质及能量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选择3种典型的寒性中药大黄、黄芩和黄连,以及3种典型的热性中药肉桂、干姜及附子,在小鼠中观察上述6种代表性寒热中药对动物机体代谢的调节作用,重点观察了短期(7 d)及长期(35 d)干预对动物脂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的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附睾脂肪组织和肝脏中脂质代谢基因mRNA表达水平;通过代谢系统检测机体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热量消耗等。在短期干预下,热性中药显著降低脂肪组织指数,升高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蛋白酯酶(LPL)、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表达量;寒性中药促进附睾脂肪组织以上基因表达。在长期干预下,寒热中药对动物附睾脂肪指数均无明显影响,而寒性中药干预可以增加机体二氧化碳生成量和热量消耗,以及降低活动量。该研究表明短期寒热中药干预对动物机体代谢的影响明显强于长期干预,表现为短期干预寒性中药可促进附睾脂肪组织脂质代谢,热性中药可促进附睾脂肪组织和肝脏脂质代谢。长期寒热中药干预对机体脂质水平几乎没有明显影响,不过,长期寒性中药干预可促进机体能量消耗。该研究初步从机体脂质及能量代谢的角度观察了寒热属性中药对正常动物生理的影响,为基于生物体响应解释寒热属性中药的生物学基础提供参考。
陶欣李冰冰吴高松李艳包义扬盛丽莉万建波李后开
关键词:中药药性脂质代谢能量代谢
膳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其特异分子标识物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膳食诱导肥胖(Diet Induced Obesity,DIO)大鼠与健康对照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分析比较,寻找造成2组大鼠菌群结构差异的分子标识物,探讨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与宿主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ERIC-PCR结合Southern-blot得到肠道菌群基因组指纹图谱,利用Southern-blot与多元统计方法(PCA、PLS等)找出差异条带,回收差异条带进行测序,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定量PCR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ERIC-PCR图谱表明膳食诱导肥胖大鼠在肠道菌群结构上与正常大鼠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根据杂交结果找到一段基因组DNA片段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组所特有,定量分析表明该DNA片段在2组大鼠间区别明显。结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所特有的一段基因组DNA片段可作为肥胖大鼠肠道的特征分子标识物,该标识物有望用于膳食诱导肥胖的机制研究中。
张翼张晨虹申剑李后开倪艳张晓君赵立平庞小燕
关键词:肥胖高脂膳食ERIC-PCR肠道菌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