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龙
- 作品数:2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填充因子对微扫描系统成像质量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填充因子是探测器阵列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有必要研究填充因子对微扫描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以2×2微扫描方式为例,在详细分析微扫描技术能够减少由探测器欠采样造成的混淆效应的基础上,仿真了不同填充因子下的输出图像,引进结构相似度(SSIM)的评价指标,从图像质量评价的角度对仿真图像进行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填充因子的增大能够减少混淆效应,提高成像质量。指出探测器填充因子的增大虽然能提高成像质量,但是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是有限的,对图像的改善程度不大,并不是影响像质的主要因素,这对微扫描成像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应用参考。
- 沈同圣史浩然娄树理李召龙
- 关键词:红外成像系统微扫描填充因子结构相似度
- 舰船尾迹浊度计算方法
- 2013年
- 阐述了尾迹的浊度、消光系数及尾迹气泡数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尾迹浊度的计算方法,并给出1个计算实例。利用单个气泡的Mie散射理论,对尾迹不同直径气泡的消光系数进行求解。根据舰船尾迹中不同直径气泡数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尾迹各区域的气泡直径分布,建立了尾迹气泡直径分布模型。计算实例表明:尾迹深度越大,其浊度越小,尾迹对光线衰减能力越小。尾迹中心处浊度最大,尾迹对光线的衰减作用最强。该计算方法具有通用性。
- 李召龙迟卫陈明荣
- 关键词:消光系数浊度
- 红外系统中渐晕效应的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渐晕是红外光学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最后产生的红外图像存在不应有的亮暗失真情况。对渐晕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际系统中不仅有几何渐晕还有透镜造成的渐晕,这两者共同影响图像质量。根据渐晕产生的原因,基于图像像素处理法和光线追迹法建立渐晕效应的数学模型,得到仿真图像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模型更加完善,有利于红外传感器总体系统的仿真。
- 史浩然沈同圣李召龙娄树理
- 关键词:渐晕光学系统红外仿真
- 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仿真方法研究
- 2015年
- 在研究红外焦平面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IRFPA)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仿真获取大量带有非均匀性信息的目标图像。根据IRFPA非均匀性的产生机理,分别建立了探测元非均匀性、读出电路非均匀性和漂移噪声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在理想图像上分别叠加了这三部分的非均匀性,最终获取了目标图像。在仿真过程中,假设非均匀性噪声符合高斯分布,通过设置模型系数使其具有不同的均值和方差,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非均匀性仿真。由于考虑了漂移噪声,本文方法的仿真结果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 李召龙沈同圣娄树理史浩然
- 关键词:非均匀性读出电路
- 基于多项式逼近的红外系统渐晕效应校正方法被引量:2
- 2016年
- 渐晕效应是在红外成像时像平面中心区域较亮而边缘区域较暗的现象。渐晕效应对红外系统成像性能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系统使用时有必要对渐晕效应进行校正。首先对渐晕效应的产生原因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渐晕校正方法。通过场景之间的方差信息提取背景,用多项式逼近背景灰度分布,得到校正因子,从而实现渐晕校正。为评价校正效果,提出具有统计意义的行间方差概念。分别利用星空和海面两种场景对校正方法进行验证。校正后行间方差减小到未校正行间方差的13.6%和3.8%,校正效果比较理想。
- 李召龙沈同圣娄树理
- 关键词:渐晕效应多项式逼近
- 红外成像传感器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对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效应建模与仿真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较真实地对红外成像武器系统进行分析、测试和评估,而且还可为红外传感器性能分析和设计提供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分析了红外成像传感器效应建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红外传感器模型,并对红外传感器效应建模与仿真技术提出了几点看法。
- 娄树理张健任建存李召龙
- 关键词:红外成像系统传感器仿真模型
- 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非均匀性成因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从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光学系统的相对辐射和外壳的杂散光三个方面对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非均匀性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理论研究。红外焦平面阵列中,探测元与探测元间的结构及材料差异会影响量子效率及暗电流,从而影响探测元的响应特性。光学系统主要通过光瞳畸变矩阵影响场景辐射通量的分布,光学系统本身的辐射对非均匀性的贡献可以忽略。外壳的杂散光可分为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忽略低温部分,引入系统冷屏效率的概念,建立了高温组件的辐射模型。该理论研究对光学系统的设计及非均匀性校正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李召龙史浩然娄树理
- 关键词:IRFPA非均匀性光学系统
- 一种红外成像传感器典型效应仿真的验证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典型效应建模与仿真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验证方法。本发明针对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典型效应建模与仿真的验证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红外传感器典型效应仿真的验证方法,以黑体靶标的...
- 娄树理李召龙史浩然马新星任建存韩艳丽周仁来
- 红外成像传感器效应建模与仿真的验证评价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为解决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典型效应建模与仿真的验证评价问题,基于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验证评价方法。在红外实拍和典型效应仿真图像的基础上,采用逐像素比较和统计比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直方图统计、结构相似度、保真度等评价指标进行全面验证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评价结果与直方图、傅里叶频谱数据分析一致,与主观评判结果相符。该评价方法可有效对红外成像传感器效应建模与仿真图像进行置信度评价。
- 娄树理李召龙周仁来任建存
- 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的校正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针对读出电路与探测器产生的非均匀性,并对递归最小二乘非均匀校正算法(RLS算法)进行扩展和改进,提高非均匀校正的精度和算法的收敛速度。首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进行建模仿真,根据建立的模型利用局部恒定统计法对读出电路产生的非均匀性进行校正,然后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RAMF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从而提供给后续RLS算法具有较低噪声的图像,实现RLS算法对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读出电路对校正精度的影响,消除图像的非均匀性,同时采用RAMF算法对图像的预处理过程,能够加快RLS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信噪比,获得较好的非均匀性校正效果。
- 史浩然李召龙沈同圣
- 关键词:非均匀性校正RLS算法自适应中值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