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香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优化风机盘管设计 降低材料消耗
- 2011年
- 通过对风机盘管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换热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表冷器迎面风速与水流速可以提高风机盘管机组的制冷量、制热量。根据修改风机盘管的设计并实测得出,可以通过优化风机盘管的表冷器设计以保证风机盘管机组的制冷量与制热量,从而减少风机盘管的材料消耗与生产耗能。
- 陈树文张弘李又香
- 关键词:风机盘管迎面风速
- 管板结构残余接触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弹塑性理论确定胀接过程所需的最大和最小胀接压力,分别建立单管胀接和多管胀接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得知,胀接后模型的等效应力、残余接触应力沿管子轴向分布不均匀,在管板开槽处会形成一道残余接触应力集中圈;多管胀接相互之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已胀管的残余接触应力分布更加趋向不均匀,其最大值处会变得更大,而在最小值处其值会下降。研究结果能够为胀接接头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
- 李又香
- 关键词:液压胀管
-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2008年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从课程设计教学的具体作法及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 李又香
-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 厚管板过渡结构分析及其轻量化设计研究
- 2013年
- 本文以某换热器设计参数为基础,探讨了圆角过渡及参数、结构槽连接形式对管板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支撑刚度相等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换热管支撑作用的管板结构轴对称分析模型,探讨了两种连接方式下管板厚度对管板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圆角过渡连接方式的优化模型,采用子问题优化方法,通过优化实现了管板结构的轻量化,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管板结构的设计。
- 庞心宇龚曙光李又香
- 关键词:换热器轻量化设计
- 大型吊车梁的制作
- 2008年
- 结合具体实例,从下料、装配、焊接、矫正四个流程对大型吊车梁的制作进行了介绍,并对V形坡口、K形坡口的对接,腹板与翼缘板组对以及焊接顺序作了具体的图示说明。
- 李又香
- 关键词:吊车梁下料
- U形弯曲回弹正弦调节试验模具的建立与讨论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对U形弯曲回弹的讨论,建立一个U形弯曲回弹正弦调节的试验模具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旨在不需要事先计算就能够掌握材料的回弹性能。试验时在能够进行弯曲回弹调节的模具上按照有关的回弹数据进行调节试验,确定材料的回弹值,然后再进行模具设计。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模具设计后的试模和修模工作量,为模具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 李又香刘庚武
- 关键词:回弹
- 从一起工程事故谈螺纹联接的疲劳强度
- 2009年
- 从一起汽车起重机上部结构倾覆事故的起因,谈改进螺栓联接疲劳强度的措施。
- 李又香
- 关键词:螺栓联接汽车起重机
- 管板结构轴对称简化模型的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大型换热器管板结构建模复杂与求解困难等问题,根据支撑刚度相等的原理,采用一族等厚薄壁圆筒体来取代换热管对管板的支撑作用,结合多尺度均匀化方法,考虑管子壁厚对管板的加强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管板结构轴对称分析的简化模型即当量管板—壳单元模型,探讨了壳单元个数对轴对称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并将轴对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体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应力评定,所得结果显示简化后的轴对称模型不仅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且能有效地节省计算成本,因此所提出的简化模型能够为管板结构的应力分析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李又香龚曙光庞心宇
- 关键词:换热器管板应力分析设计
- 浅谈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控制被引量:1
- 2007年
- 简单介绍了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危害,分析了焊接应力和变形产生的原因,从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工艺措施两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防止和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以提高焊接质量。
- 李又香
- 关键词:焊接应力
- 普通V带传动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基于普通V带传动的传统设计方法过程繁琐,且难以得出最佳方案。本文通过对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准则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两带轮的体积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求出了各带型的最佳小带轮直径,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普通V带传动的优化设计方法。
- 李又香
- 关键词:机械设计普通V带传动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