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仕友

作品数:81 被引量:3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
  • 20篇废水
  • 12篇U
  • 9篇厌氧
  • 9篇污泥
  • 9篇含铀废水
  • 8篇污染
  • 7篇环境工程
  • 7篇环境工程学
  • 6篇氧化石墨
  • 6篇石墨
  • 6篇水处理
  • 5篇氧化石墨烯
  • 5篇铀污染
  • 5篇石墨烯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活性污泥
  • 4篇厌氧生物
  • 4篇微生物

机构

  • 78篇南华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深圳市水务(...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78篇李仕友
  • 49篇谢水波
  • 20篇刘金香
  • 20篇曾涛涛
  • 14篇刘迎九
  • 11篇荣丽杉
  • 8篇周玉林
  • 8篇王国华
  • 6篇唐振平
  • 6篇廖伟
  • 5篇陈泽昂
  • 5篇陈胜兵
  • 5篇王劲松
  • 5篇凌辉
  • 5篇周耀辉
  • 4篇刘海燕
  • 4篇陈琴
  • 4篇魏庆鹏
  • 3篇刘奇
  • 3篇邹梦琴

传媒

  • 10篇安全与环境学...
  • 6篇南华大学学报...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工业水处理
  • 3篇化工环保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铀矿冶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佳木斯职业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黑龙江水利科...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开放实验教学就是通过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它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开放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本文主要针对开放实验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应对开放实验教学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实验教学的发展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李仕友曾涛涛刘海燕
关键词:现代教育开放实验教学
共存离子对ZVI/S.oneidensis还原U(Ⅵ)的影响研究
2016年
研究零价铁(ZVI)与奥奈达希瓦氏菌(S.oneidensis)协同还原去除水相中U(Ⅵ)时,共存离子Cr^(6+)、Fe^(3+)、Cu^(2+)、Mn^(2+)、Zn^(2+)、NO_3^-和SO_4^(2-)分别存在时对U(Ⅵ)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共存的Cr^(6+)和溶解态的Fe^(3+)对ZVI与微生物协同还原U(Ⅵ)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当溶液中共存Cr^(6+)的含量超过10.0 mg/L时,U(Ⅵ)的还原几乎被完全抑制。在共存金属浓度为20 mg/L时,Cu^(2+)、Zn^(2+)对U(Ⅵ)的还原均具有抑制作用,且Cu^(2+)的影响大于Zn^(2+);Mn^(2+)对U(Ⅵ)的还原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共存阴离子SO_4^(2-)对U(Ⅵ)的还原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且作用大小与其浓度成正相关;在0.5~5.0 mmol/L浓度范围内,12 h时,共存阴离子NO_3^-对U(Ⅵ)的还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刘金香浦亚帅陈春宁李仕友刘迎九谢水波
关键词:ZVI
L-谷氨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对Cu^2+的吸附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L-谷氨酸(L-Glu)改性氧化石墨烯(GO)制备吸附剂L-Glu/GO,并进行了XRD、FTIR和SEM表征。考察了不同因素对L-Glu/GO吸附Cu^2+的影响,并对L-Glu/GO的吸附-解吸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Glu/GO对Cu^2+的吸附在10 min内就可达到吸附平衡;在Cu^2+初始质量浓度为70 mg/L、初始pH为5、L-Glu/GO投加量为0.200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温度为30 ℃的条件下,L-Glu/GO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92.460 mg/g。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此吸附过程,且显示该吸附过程可促进L-Glu/GO对Cu^2+的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L-Glu/GO对Cu^2+的吸附率仍在92%以上,表明该吸附剂再生性好,可重复使用。
李仕友伍随意张考郭圃华欧阳成炜荣丽杉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L-谷氨酸改性CU^2+
一种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废水中硒、镉并生成纳米硒化镉的装置与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废水中硒、镉并生成纳米硒化镉的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的反应室(1),所述反应室(1)内储存含有微生物的厌氧颗粒污泥;气体收集部件(2),所述气体收集部件(2)设置...
曾涛涛王国华刘海燕李仕友荣丽杉周玉林
文献传递
厌氧活性污泥处理废水中的U(Ⅵ)被引量:3
2013年
用人工驯养的厌氧污泥进行除铀实验,探讨了微生物投加量(VSS)、pH值、U(Ⅵ)初始浓度、外加电子供体和污泥重复利用等对污泥处理U(Ⅵ)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pH范围内(5.2~6.6),厌氧污泥对铀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效去除率;当以还原铁粉和无水乙醇作电子供体时,U(Ⅵ)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的时间为未加电子供体时的2倍。U(Ⅵ)去除速度与VSS投加量成正比关系,U(Ⅵ)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厌氧污泥可以长期使用。pH值的影响最关键,其次是外加电子供体。厌氧污泥除U(Ⅵ)机理为氧化还原和吸附的共同作用。
苑士超谢水波李仕友刘金香刘迎九唐振平
关键词:厌氧污泥含铀废水
一种酸性含铀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性含铀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泥基生物炭加入酸性含铀废水中,所述污泥基生物炭对废水中的六价铀离子进行吸附,得到处理后废水;所述污泥基生物炭由剩余活性污泥经...
曾涛涛莫官海刘金香李仕友陈胜兵农海杜
文献传递
基于就业导向的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定位研究
2015年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高学历教育的不断扩大,地方院校的硕士点越来越多,但是在研究生招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研究生培养定位不明确,研究生素质差,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情况。通过对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探究,给出了在就业导向之下地方院校进行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地方院校研究生就业率的提高。
李仕友邹梦琴廖建彪
关键词:就业导向研究生培养地方院校
村镇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前提指导下,提出了基于美国国家消防协会消防安全概念树的村镇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并以中国北方某村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
孙佳黄晓家谢水波黄仕元李仕友张勇明沃留杰
关键词:村镇消防安全概念树可靠性
生物硫铁及基于其的铀污染地下水处理渗透反应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硫铁复合材料,包括硫化亚铁和结合于硫化亚铁上的复合菌群,复合菌群微生物个数与单位质量的硫酸亚铁的比例为3.3×10<Sup>7</Sup>~5×10<Sup>7</Sup>cfu/mg,复合菌群以脱硫...
曾涛涛谢水波周玉林廖伟祝鹏烽李仕友初雨薇
文献传递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吸附U(Ⅵ)的特性与机理被引量:21
2017年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探讨了GO含量、pH值、CS/GO投加量、时间以及U(Ⅵ)初始浓度等对CS/GO吸附U(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O质量分数为40%,pH值为5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在5 h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可较好地拟合其吸附过程,30℃时饱和吸附量为227.3 mg·g-1.CS/GO对U(Ⅵ)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S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CS/GO表面凹凸不平,羟基和氨基是U(Ⅵ)的主要结合位点.解吸试验结果表明CS/GO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李仕友史冬峰唐振平谢水波刘迎九凌辉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热力学动力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