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红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2篇低速层
  • 2篇地球自由振荡
  • 2篇地震学
  • 2篇形变
  • 2篇形变观测
  • 2篇自由振荡
  • 2篇间断面
  • 2篇核幔边界
  • 2篇不均一性
  • 1篇地震前
  • 1篇短临
  • 1篇短临异常
  • 1篇短临异常特征
  • 1篇异常图像
  • 1篇震前
  • 1篇伸缩仪
  • 1篇水管仪
  • 1篇水位
  • 1篇水温

机构

  • 8篇云南省地震局
  • 5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海南省海洋地...

作者

  • 8篇李丽红
  • 5篇任佳
  • 5篇杨跃文
  • 5篇和玉权
  • 3篇杨星
  • 3篇杨玲英
  • 2篇唐群署
  • 2篇褚金学
  • 1篇贾华
  • 1篇蒋翠荣
  • 1篇秦嘉政
  • 1篇夏丽红

传媒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用伸缩仪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被引量:3
2010年
运用云南省云龙地震台和山东省泰安地震台伸缩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地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激发的。S3~0S26基频球形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基本相一致。
杨跃文任佳杨星杨玲英和玉权李丽红
关键词:伸缩仪自由振荡
丽江地震台形变观测典型前兆短临异常特征识别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2012年6月24日宁蒗5.7级地震为例,通过研究该地震前后的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宁蒗5.7级地震前的形变观测资料的短临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识别与分析,并总结了前兆异常识别的方法。
王赟辉吴艳芳李丽红
关键词:宁蒗地震形变观测短临异常
丽江地震台形变观测典型异常图像及形成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利用丽江地震台数字化定点形变观测记录到的典型异常图像,从干扰因素、同震记录、地震前兆异常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典型图像形成的机理。
杨跃文杨星杨玲英任佳和玉权李丽红贾华
关键词:形变观测异常图像
丽江井水温动态在中强以上地震前异常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丽江井数字化地下水温观测资料进行的初步研究,发现该井在川滇地区发生的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有短临异常,异常形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潮差变化和温度阶升;第二类是震前水温出现大幅降温;第三类为震前出现水温固体潮汐形态畸变和多次温度突跳。丽江井数字化水温震前的短临异常特征对做好未来地震的短临跟踪及地震预测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杨跃文勒程褚金学任佳和玉权李丽红
关键词:水温动态
利用云南水管仪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云南省数字化水管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4~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照了PREM模型的理论计算周期,发现水管仪观测与这三者符合得非常好,除0S4振型的观测周期和周期1、周期2、周期3的相对误差均大于0.3%外,其余的差别在3‰以下。研究表明,利用数字化水管仪观测资料的确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这就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杨跃文秦嘉政任佳杨星杨玲英蒋翠荣袁曲李丽红和玉权
关键词:水管仪地球自由振荡球型振荡
云南丽江井水位与水温对印尼8.5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分析了云南丽江井在印尼8.5级、汶川8.0级地震时观测到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丽江井水位在2次地震中水震波都表现为振荡型。而温度则是印尼地震时上升,汶川地震时下降。研究表明:丽江井水温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该井所处的地质构造及地震发生的季节相关。
杨跃文夏丽红褚金学任佳和玉权李丽红王爱民
关键词:水位水温汶川MS8.0地震同震变化
核幔边界D″区的地震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核幔边界层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们认识地球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对核幔边界D″区开展地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成果,内容涵盖了核幔边界D″区上部间断面、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超低速层等4个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从对热-化学-动力学三方面的耦合作用的分析,来探讨形成D″区各种观测现象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动力学演化模型。最后简要叙述了有关核幔边界研究的地震学、矿物实验、理论分析及计算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随着对D″区认识的不断更新,逐步揭示地表观测到的可能受核幔边界因素控制的多种地质及地球物理现象。
唐群署李丽红
关键词:核幔边界间断面不均一性各向异性
核幔边界D″区的地震学研究进展
核幔边界层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们认识地球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对核幔边界D″区开展地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成果,内容涵盖了核幔边界D″区上部间断面、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超低速层等4个...
唐群署李丽红
关键词:核幔边界间断面不均一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