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一婧

作品数:29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针刺
  • 6篇麻醉
  • 5篇中风
  • 4篇针灸
  • 4篇手术
  • 3篇电针
  • 3篇调气
  • 3篇应激
  • 3篇针刺麻醉
  • 3篇针刺治疗
  • 3篇中风后
  • 3篇康复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血性
  • 2篇眼压
  • 2篇验案
  • 2篇针刺疗
  • 2篇针刺疗法

机构

  • 27篇上海中医药大...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上海联影医疗...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29篇李一婧
  • 25篇沈卫东
  • 17篇马文
  • 10篇童秋瑜
  • 7篇李嘉
  • 7篇高垣
  • 6篇王观涛
  • 5篇陆欣玲
  • 4篇傅国强
  • 3篇林玉芳
  • 3篇池浩
  • 3篇詹松华
  • 3篇李寅
  • 2篇俞莹
  • 2篇刘希茹
  • 2篇王波
  • 2篇谭文莉
  • 2篇张治军
  • 2篇黄建平
  • 2篇陈梁

传媒

  • 3篇中国针灸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第九届全国针...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穴位经皮电刺激对全麻肛肠手术患者镇痛麻醉效应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对全麻肛肠手术患者机体镇痛物质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相关调节作用。方法:将拟肛瘘、痔疮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3组,最终146例纳入分析。Ⅰ组48例,施以常规静脉全麻;Ⅱ组50例,常规静脉全麻联合穴位经皮电刺激,穴取内关、神门、上髎、次髎;Ⅲ组48例,常规静脉全麻联合穴位经皮电刺激,穴取上髎、次髎,电刺激一直持续到手术结束。手术前0.5 h及手术后1 h内分别采集患者唾液,检测反映机体疼痛调节及神经免疫内分泌指标opiophin蛋白(OPI)、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唾液淀粉酶(sAA)、皮质醇(Co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对术后1h疼痛程度进行观察。结果:Ⅱ组OPI手术后高于手术前(P<0.05),Ⅱ组OPI组内差值明显高于Ⅰ组、Ⅲ组(均P<0.05)。Ⅰ组SIgA手术后高于手术前(P<0.05),Ⅱ组SIgA、sAA、Cor组内差值明显低于Ⅰ组(P<0.05,P<0.01),而TNF-α手术前后及其组内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Ⅲ组术后1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I组(P<0.05,P<0.01)。结论:在全麻肛肠手术中,穴位经皮电刺激可有效促进体内镇痛物质的释放,缓解术中应激水平,达到麻醉镇痛效应。局部取穴辅以内关、神门整体取穴疗效优于单纯局部取穴。
林玉芳杨巍李亚娟李寅童秋瑜马文李一婧沈卫东
关键词:麻醉镇痛应激肛肠手术
针药结合在辅助生殖中的运用验案1则
2020年
不孕症的发病率在全球为9%~18%,在中国达15.5%,且仍在逐年攀升[1]。辅助生殖技术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但其临床妊娠率仍仅50%,子宫环境和卵巢功能差是限制该技术的瓶颈[2]。中医的整体观在不孕治疗中独具特色,若应用得法则定获助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沈卫东教授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李嘉李一婧杨红王景潇沈卫东
关键词:辅助生殖针药结合验案
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后兔模型NGF-TrkA及AKT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内源性NGF-TrkA及下游通路的分子基因转录特点,探讨针刺治疗对高眼压后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只设为正常组,剩余22只造模。再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后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兔。模型组与针刺组以复方卡波姆诱导建立慢性高眼压兔模型。造模2周后,针刺组开始给予毫针"合谷(LI4)、睛明(BL1)、球后(Ex-HN07)"穴治疗,每周3次,隔天1次,共治疗4周(12次);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治疗结束后,取3组兔眼球,行视网膜HE染色观测组织内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视网膜内神经生长因子信使核糖核酸(NGF mRNA)、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信使核糖核酸(TrkA mRNA)和神经营养素受体信使核糖核酸(p75 mRNA)的转录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视网膜内NGF信号通路下游分子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针刺组眼压均值波动在20.86~22.23 mm Hg之间,模型组眼压波动在23.82~25.49 mm Hg之间;造模后模型组、针刺组各时间点眼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视网膜整体结构有明显变化,内核层、外核层均排列混乱且两层之间边界不清,且内核层的双极细胞和外核层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数量有所减少,神经节细胞层显示细胞核间距增大,数量有所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内核层双极细胞数量稳定,内核层与外核层之间边界尚清,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核间距减小,数量有所增加。视网膜内NGF mRNA、TrkA mRNA转录水平均增强,p75 mRNA转录水平降低,下游信号分子AKT表达针刺组较正常组增强,针刺组较模型组增强。结论①针刺作用于慢性高眼压后兔模型,能稳定眼压,可以使视网膜病理损害减轻,稳定神经节细胞数量,有效保护慢性高眼压后兔模型�
陆欣玲杨扬俞莹李瑞玲熊晔李一婧马文沈卫东
关键词:P75AKT针刺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针灸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8
2019年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临床诊疗方法 ,在现代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方面也在不断增加、扩展,很多研究成果也已引起世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就功能磁共振技术在针刺中枢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针灸在脑卒中、尿失禁、不孕不育及青光眼中的治疗进展,以及针刺麻醉等方面进行梳理,希望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针灸治疗。
李瑞玲李一婧童秋喻陆欣玲
关键词:针灸针刺麻醉不孕不育尿失禁青光眼
从《内经》谈针刺刺激量被引量:6
2014年
针刺刺激量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从针刺时间、针刺深浅、针刺手法、针刺调神及针具等方面入手,分析《内经》中有关针刺刺激量的相关论述,以加深对针刺刺激量的正确认识。现代医家对针刺刺激量尚无统一的认识标准,但通过对《内经》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学习,对领悟针刺刺激量的精髓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林玉芳沈卫东邱锋马文李一婧李寅童秋瑜
关键词:针刺刺激量
“杨氏”絮刺拔罐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评价"杨氏"絮刺拔罐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7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絮刺拔罐组(89例)和常规针刺组(82例)。两组取穴均为内膝眼、犊鼻穴和阿是穴,絮刺拔罐组采用"杨氏"絮刺拔罐法进行治疗,用七星针轻叩穴位,待微出血后加拔火罐;常规针刺组采用半标准化的毫针刺法进行治疗,共治疗4周(次数规定为最少5次,最多10次),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采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与随访时,两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生活难度评分、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01);除治疗4周后,絮刺拔罐组的WOMAC僵硬评分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絮刺拔罐组在治疗4周后与随访时WOMAC其余各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001,P<0.01)。治疗2周、4周后和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01),且随疗次增加VAS评分降低更明显(均P<0.0001);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絮刺拔罐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P<0.0001)。结论:"杨氏"絮刺拔罐与常规针刺疗法均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且相对安全。在取穴相同的前提下,絮刺拔罐疗法较常规针刺疗法更有优势。
王波刘希茹胡智海孙爱军马燕文陈颖盈张虚之刘美玲王毅王硕硕张蕴佳李一婧沈卫东
关键词:刺血疗法拔罐
调气解郁法针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观察调气解郁法针刺对难治性抑郁症(TRD)临床症状的影响,并探讨患者针刺痛觉敏感性与症状改善的关系.方法:将78例T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9例,脱落4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方案(至少有一种药物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服用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调气解郁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阳陵泉、太冲、合谷、内关、阴陵泉和足三里等,每周治疗3次,两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应答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于第1次治疗后及治疗8周后评定观察组患者针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将观察组患者第1次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HAMD-24评分、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VAS评分差值(治疗8周后-第1次治疗后)与HAMD-24评分差值(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24评分应答率为52.8%(19/36),高于对照组的17.1%(6/35,P<0.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及随访时HAMD-24、HAMA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针刺疼痛VAS评分为(5.28±2.13)分,高于第1次治疗后的(3.33±1.62)分(P<0.001).观察组患者第1次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HAMD-24评分呈负相关(r=-0.486,P=0.003);观察组患者针刺疼痛VAS评分与病程无相关性(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差值与HAMD-24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514,P=0.001).结论:调气解郁法针刺可以改善TRD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症状改善与恢复针刺痛觉敏感性有关.
高垣童秋瑜马文王观涛李一婧蔡娲张堃刘冉沈卫东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痛觉敏感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fMRI的合谷穴功能特异性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研究合谷穴功能的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志愿受试者扫描序列分为对照序列和针刺序列。对照序列采用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电刺激,针刺序列采用针刺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形成电刺激。针刺受试者左合谷穴或右合谷穴,通过Bold-fMRI观察针刺合谷穴在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采集fMRI大脑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脑功能图像。结果:针刺左侧合谷可激活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左侧尾状核,双侧额下回;针刺右侧合谷可激活: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结论:针刺合谷穴可激活大脑皮层语言运用中枢、面部反应区、听觉皮区,与合谷穴功能基本吻合。
陆欣玲杨烁慧宣腾马文李一婧詹松华沈卫东
关键词:合谷穴功能磁共振成像针刺
电针干预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应研究
背景: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生存质量,国内外对其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 目标:按循证医学的原则设计,对电针治疗AIS的临床效应作出客观评估。...
李一婧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性中风针刺治疗电针治疗
“调气治神”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与机制的系列研究
沈卫东马文李一婧童秋瑜高垣王观涛李嘉蔡娲张堃高行雍玥魏翔宇
一是开展中风后患肢肌张力增高针刺干预的优选方案研究。围绕是否电针、针刺频次、穴位选择等3个不同因素开展两水平的正交随机试验,优选辩证选穴治疗方案;将BOLD fMRI技术引入到电针领域的研究,进行局部脑区神经活动,研究中...
关键词: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康复训练治疗针刺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