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教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Carisolv Ⅲ化学机械去龋法对牙本质黏结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化学机械去龋制剂CarisolvⅢ对牙本质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各种原因拔除的龋坏恒磨牙40颗,将每颗牙齿沿龋洞中心纵剖为两部分(即为两组,每组40个样本)。CarisolvⅢ去龋组:采用CarisolvⅢ化学机械法去龋;机械去腐组:采用慢速球钻去龋。将两组再各自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剂和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剂黏结,然后用3M Z350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层充填。制作各样本的微拉伸试件,测试微拉伸黏结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arisolvⅢ去龋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采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为(19.50±6.83)MPa,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为(24.35±7.97)MPa。机械去腐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采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为(18.10±7.55)MPa,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为(23.50±8.33)MPa。采用相同黏结系统的两种去龋方法的微拉伸黏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种去龋法,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高于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法能够获得与机械去腐法同样的牙本质黏结强度。 朱晓华 邵丽娜 仇丽鸿 詹福良关键词:CARISOLV 微拉伸 化学机械去龋 三种根管糊剂根充术后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三种根管糊剂根充术后反应。方法:300个需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Cortisomol组和Vitapex组疼痛发生率较氧化锌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急症的发生。 朱晓华关键词:CORTISOMOL VITAPEX 根管充填材料 根管治疗术 Carisolv Ⅲ化学机械去龋法对Ⅱ类洞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学机械去龋制剂CarisolvⅢ对Ⅱ类洞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术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门诊因各种原因拔除的恒磨牙30例,要求近中、远中均有龋坏,两侧龋坏大小、深度、范围相近。将样本的近中洞、远中洞随机分为实验... 邵丽娜 朱晓华 仇丽鸿 詹福良 薛明关键词:CARISOLV 微渗漏 化学机械去龋 文献传递 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远期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牙200颗,随机分为洗必泰组、对照组,每组各100颗患牙,洗必泰组采用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加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持器械进行根管预备,甲醛甲酚消毒后立即充填。比较二组患牙的远期疗效。结果:洗必泰组、对照组的远期疗效分别为97.00%、88.0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可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朱晓华关键词:洗必泰 根管治疗术 自制洗必泰凝胶对粪肠球菌抑菌效果体外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自制洗必泰凝胶对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于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在辽宁省疾病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测定生理盐水(A组)、Vitepex(B组)、2%洗必泰溶液(C组)和洗必泰凝胶(D组)对粪肠球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和D组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抑菌环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组内各时间点抑菌环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必泰凝胶是根管再治疗的理想消毒药物。 王雪梅 朱晓华 仇丽鸿 于静涛关键词:根管消毒 粪肠球菌 虚拟实验室Simodont系统用于口腔医学窝洞预备教学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价分析虚拟实验室Simodont系统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窝洞预备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30人为研究对象,经统一理论培训后,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均等,其中C组为对照组,F组为仿头模组使用传统塑料牙在仿头模上进行练习,M组为穆格(Moog)组在Simodont系统进行练习。并且于训练之前、期间和之后分别进行测试,检验窝洞预备技能掌握情况。根据恒磨牙Ⅱ类洞窝洞预备要求,由教师目测评估结合数字化评估系统进行评分。两种方法获取的评估结果分析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以及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0.05。结果实验组学生经过不同程度的练习之后技能都得到了提高,M组练习的学生进步更加明显,TEST3成绩分别为C组3.8±2.2、F组5.2±1.9、M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CF)=2.79,P_(CF)=0.021;t_(CM)=4.65,P_(CM)=0.001;t_(FM)=3.01,P_(FM)=0.013)。数字化评估结果与教师目测评分结果一致,F组与M组的成绩经过2个阶段练习后均得到了提高(χ~2_F=39.56,PF<0.001;χ~2_M=41.73,P_M<0.001),M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及仿头模组(χ~2_(CM)=31.16,P_(CM)=0.001;χ~2_(FM)=24.89,P_(FM)=0.006)。结论 Simodont系统有利于口腔医学生手法技能的提高,加强窝洞预备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前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王艳红 朱晓华 李斯文 李施施 张皓 史秀娣 马红梅关键词:口腔医学 虚拟现实 基于PDCA理论的牙周临床教学模式改进 目的:采用PDCA带教和传统带教二种模式, 比较本科生在牙周临床实习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临床专业学生共48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1组采用... 王宏岩 朱晓华 马红梅 潘亚萍关键词:PDCA循环法 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基于PDCA理论的牙周临床教学模式改进 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评价PDCA带教模式在本科生牙周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临床专业五年级实习学生共48人,根据前4学年综合测评成绩降序排列后,按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单号学生采用基于PDCA循环的带教方式,双号学生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每周进行1次循环。实习结束后,采用基础理论考试、病例汇报及临床技能考核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2组学生的临床能力评定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在临床操作技能评估中,PDCA带教组17名学生成绩为“优”,7名为“良”,“及格”学生数为0;在传统带教组,7名学生成绩为“优”,16名为“良”,1名为“及格”。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理论考试和病例汇报中,PDCA带教组16名学生成绩为“优”,8名为“良”,“及格”学生数为0;传统带教组12名学生成绩为“优”,9名为“良”,3名为“及格”。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DCA带教模式能够更具个性化地培养每位学生,有利于带教老师发现每位学生临床实习中的不足,有助于学生对基本临床操作技能的准确掌握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 王宏岩 韩伶娜 朱晓华 马红梅 潘亚萍关键词:PDCA理论 本科实习医生对橡皮障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调查五年制本科实习医生临床实习期间对橡皮障技术的应用情况,反馈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102名已结束本科五年级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男性29名,女性73名)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实习医生对橡皮障技术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率、使用及不使用橡皮障的原因、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实习医生操作熟练情况,实习医生的观念问题,患者的接受度及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素等。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Excel表格(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双份录入并核对校验,对不同组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65.68%的实习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使用橡皮障。不使用橡皮障的原因有放置困难、耗时长,缺乏理论基础、经验不足,临床习惯,患者拒绝使用等。使用橡皮障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是对高难度病例放置困难、橡皮障夹易滑脱、橡皮障易渗漏。64.18%的实习医生可在5min内完成橡皮障的安放,100%的实习医生认为橡皮障是口腔医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操作技能,并愿意在毕业后继续使用橡皮障。结论橡皮障技术的普及仍存在较多问题。教学院校应注重对口腔医学本科生在橡皮障应用技术上的培训工作,促进我国橡皮障临床使用率和口腔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李斯文 朱晓华 陈丽薇 付佳乐 王艳红 李施施 张皓 史秀娣 马红梅关键词:橡皮障 本科实习生 调查问卷 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化深度的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化深度的影响,探讨各因素对固化深度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多因素不同水平析因实验设计,共制备192例试件。所得试件经Planmeca曲面断层机扫描,并测量其固化深度。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不同光源、不同投照距离、不同光照时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3个因素与固化深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结论:3个因素均可影响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以光照时间对固化深度的影响最大,且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詹福良 邵丽娜 朱晓华 潘亚萍关键词:复合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