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中职、高职教育衔接”视域下体育课程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使得中职与高职教育的顺畅过渡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方法:中职阶段注重基础职业技能的培养,而高职阶段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孟上富 朱富强 刘艳 张志伟 吴学文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22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旨在发现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满意度、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等几方... 袁利红 朱富强 付郁 王利鑫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 一种球类体育器材收放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类体育器材收放车,包括移动收集框,所述移动收集框的底部安装有万向滚轮,所述移动收集框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移动收集框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设置为正四棱柱状结构,所述升降通... 刘艳 张志伟 吴学文 朱富强 刘宝 孟上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和大二共334名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良好影响,特别是在"人际退缩""人际攻击""敌对""依赖""冲动""情绪适应"等因子上有明显的作用,表明有针对性的心里拓展训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袁利红 朱富强 高天关键词:心理健康 高职大学生 对我院工科专业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以机电工程系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为例 随着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空前重视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建设更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当今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就是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 朱富强关键词:教学设计 工科专业 高职工科专业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以我院机电工程系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为例 2015年 高职工科专业的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以我院机电工程系为例,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所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为学生职业素养服务的意识,探寻适合我院工科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并以此为高职工科专业体育课程的科学设计和实施,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朱富强关键词:工科专业 课程设计 补服氨基酸对人体无氧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旨在观察运动前补服支链氨基酸对人体无氧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忻州师范学院健康男生6名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在运动前半小时补服不同补剂后在无氧功率自行车上做3组持续10s的全力蹬踏运动,组间休息2min,运动结束后,系统将自动测出其最大无氧功率值、每千克体重无氧功率值.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表明:无氧功率测试后,采用自身对照法,氨基酸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氨基酸组有4人无氧功率值略大于安慰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服3克支链氨基酸后,受试者无氧功率并无显著提高. 袁利红 朱富强 任秀红关键词:氨基酸 无氧功率 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及改革 被引量:5 2012年 高职体育教学应与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突出职教特色,在完成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和培养体育素养的体育教育共性任务的同时,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积极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与建设工作,增加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明确了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教法等问题。 袁利红 朱富强关键词:高职体育 教学改革 教法 在体质健康课教学中开设素质拓展训练的探究 被引量:7 2012年 在体质健康课程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内容,与现有的体育教学进行整合,不仅具有教育理念先进、课程内容新颖、教学质量优良和教学效果显著的积极意义,而且是在体育课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实践,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有效的培养路径和主要手段。 朱富强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教学改革 高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研究——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职业学院为例 2020年 高职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高职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可以说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健康 第一、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 XX 职业学院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锻炼频率、持 续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动机、锻炼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调查其原因,提出合 理建议和意见,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努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朱富强关键词:高职学生 课余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