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继峰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1篇定位装置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系统
  • 1篇手术切除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切
  • 1篇全切除
  • 1篇全切除术
  • 1篇肿瘤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外科
  • 1篇胃肠
  • 1篇胃肠外
  • 1篇胃肠外科
  • 1篇腺肿瘤
  • 1篇颅脑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41...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3篇曾继峰
  • 2篇陈彩玲
  • 2篇崔伟
  • 1篇蔡志中
  • 1篇彭顺舟
  • 1篇李世拥
  • 1篇孙亮
  • 1篇彭贤林
  • 1篇袁强
  • 1篇魏学忠
  • 1篇林军
  • 1篇梁国标
  • 1篇于波
  • 1篇吕远
  • 1篇曹鹏
  • 1篇索朗旦增
  • 1篇李林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荷包钳的设计
2015年
本文阐述了一种头部角度可变的荷包钳的设计及应用过程。该荷包钳的左手柄、右手柄通过转动定位装置分别与左钳头和右钳头转动连接,该转动定位装置能够使钳头咬合后在垂直于手柄的平面转动,并且能够在其转动范围内进行定位,使荷包钳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钳头角度,方便操作者的使用。
崔伟曾继峰陈彩玲于波
关键词:荷包钳胃肠外科
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引流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不同管径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的引流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设计方案,将我院普通外科中心自2012年2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观察术后0—24小时、24~48小时引流量及2周内有无创腔或皮下积液。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79例,其中8号组25例、12号组28例、14号组26例。0-24小时内8号组引流量显著低于12号组及14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8小时内8号组引流量显著低于12号组及14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种规格的引流管管径均能达到较好的引流效果,而8号引流管对创腔的刺激更小,推荐使用。
袁强孙亮崔伟吕远曾继峰陈彩玲李世拥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引流
高海拔地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5例救治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救治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历资料及其救治方法,并总结其救治经验。结果恢复良好17例(37.8%);轻度残疾11例(24.4%);重度残疾5例(11.1%);植物生存2例(4.4%);死亡10例(22.2%)。结论脑损伤程度与伤者预后关系极为密切,是伤者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高海拔地区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术后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并发症的防治以及早期高压氧治疗也十分重要,它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林军梁国标彭顺舟彭贤林蔡志中李林索朗旦增曾继峰曹鹏魏学忠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