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5篇股骨
  • 4篇髓内
  • 4篇髓内钉
  • 3篇血管蒂
  • 3篇锁髓内钉
  • 3篇内固定
  • 2篇旋髂深血管
  • 2篇旋髂深血管蒂
  • 2篇手术
  • 2篇逆行
  • 2篇青壮年
  • 2篇青壮年股骨颈...
  • 2篇髁间
  • 2篇髁间骨折
  • 2篇髂骨
  • 2篇髂骨瓣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交锁

机构

  • 7篇安阳钢铁集团...
  • 3篇安钢职工总医...
  • 2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作者

  • 13篇易祖强
  • 6篇徐建高
  • 5篇张敏健
  • 3篇王振威
  • 2篇袁同乐
  • 2篇戎毅
  • 2篇王振威
  • 2篇王红
  • 2篇王丽
  • 2篇魏鹏飞
  • 2篇梁萱
  • 1篇刘启光
  • 1篇李谦
  • 1篇张艳萍
  • 1篇张艳超
  • 1篇王俊江
  • 1篇金丽敏
  • 1篇李璀
  • 1篇高海芳
  • 1篇王晨

传媒

  • 4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中原医刊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在髋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68例髋部骨折分别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钢板、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3枚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结果经术后6~60个月随访,股骨转子间骨折中,DHS组优良率为85.7%,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83.3%,PFN组优良率为96.2%;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手术优良率为93%;股骨颈骨折中人工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94.3%,3枚空心钉组优良率为75%,DHS组优良率为88.9%。结论PFN是治疗股骨转子间和转子下骨折的最牢固内固定方式,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和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也是术后继发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主要补救措施。
王振威徐建高张敏建冯世义常林顺易祖强李谦刘启光刘翔飞戎毅
关键词:髋骨折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78例疗效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寻找改进的对策。方法对78例(82跟骨)后关节面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选择跟骨后外侧"L"形切口、骨折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78例术后经1~3a随访,优良率86.6%,疗效满意。结论影响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的因素为多元化,术中良好复位关节面,恢复足弓、跟骨外形,牢靠内固定等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易祖强袁同乐杨更光魏鹏飞梁萱王红王丽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2006年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原因及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各类胫骨平台骨折普查,对进行随访的87例术后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随访1~2年,平均16个月。有24.1%发生平台高度丢失。判定标准:平台塌陷大于5mm和/或轴向对线不良〉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胫骨平台骨折术中恢复平台高度,术后适当功能锻炼是保持平台高度不丢失的保证。
易祖强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52例
2011年
目的通过对逆行交锁髓内钉行股骨髁间骨折复位固定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本院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运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股骨髁间骨折52例。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时间为术后46~83d,平均65.8d,随访5~21个月,平均12个月,依照Lysholm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作评分,优良率为90.4%。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相对简便,损伤小、内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有其缺点,选用时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证。
易祖强王振威徐建高张敏健李谦戎毅王晨李璀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髁间骨折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2009年
目的报告2003年5月~2008年7月利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8例。结果随访6~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不连病例发生,肩肘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效果确切,是治疗肱骨干骨折首选方法。
张敏健王振威王俊江易祖强刘翔飞徐建高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逆行
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2006年
目的分析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的特点,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适用、有效的方法。方法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7例,14例随访,随访期1~3年。结果11例疗效满意,3例有效。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与带血管蒂腓骨段移植相比,疗效相近,但技术上较简单,在骨折愈合、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上优于臀中肌、股方肌为蒂的骨瓣移植。
易祖强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段骨折42例
2006年
目的探寻股骨近段骨折治疗的最佳内固定方法。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复位固定治疗42例股骨近段骨折。结果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32例可完全负重,6例需扶拐行走,3例借助轮椅出行,1例因患髋僵直、疼痛,仅能卧床。结论PFN是一种目前侵袭性最小,效果最佳,适应证最广,设计最合理的股骨近段骨折内置物。
易祖强
关键词: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段骨折骨折愈合内置物
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7例
2011年
目的分析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为该种骨折的治疗提供适用、有效的方法。方法用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7例,24例随访,随访期1~3年。结果20例疗效满意,3例有效。结论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与血管蒂腓骨段移植相比,疗效相近,但技术较简单;在骨折愈合、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上优于臀中肌、股方肌为蒂的骨瓣移植。
易祖强王振威徐建高张敏健刘翔飞王俊江张艳超高海芳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移植
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复位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2006年
目的通过股骨更锁髓内钉对复杂股骨髁间骨折内固定后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探讨其在股骨髁部等骨折的治疗中的优点和缺陷,寻找股骨髁部复杂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2004年8月运用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时问为术后46—73d,平均55.8d,随访5—21个月,平均10个月,依照Lysholm评分系统对惠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作评分,全部为优。结论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相对简便、损伤小、内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也有其缺点,选用时应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证.
易祖强
关键词:股骨交锁髓内钉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
颈痛颗粒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麻木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麻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麻木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颈痛颗粒治疗与芬必得和Vit B1治疗,以术后肢体麻木、疼痛、大小便功能和肌力改善情况为指标,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痛颗粒能够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和恢复,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
张敏健王振威徐建高易祖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