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刚
- 作品数:29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超声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6
- 2015年
- 目的研究超声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临床价值,为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超声检查、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临床价值。结果超声检查与CT平扫及CT增强检查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查率相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T增强扫描小肝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与CT平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但是CT双期增强扫描与超声和CT平扫相比更具有优越性,其诊断正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郭新忠戚元刚
- 关键词:超声CT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
- 淋巴瘤侵犯网膜、肠系膜和肠管的CT表现及诊断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淋巴瘤侵犯网膜、肠系膜及肠管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瘤侵犯网膜、肠系膜及肠管的16例患者行CT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形成的病理基础。结果 16例患者CT表现为:网膜增厚15例,肠系膜根部肿块样改变并包绕肠系膜血管及腹腔干7例,肠管壁增厚11例,肠管动脉瘤样扩张5例,肝脏受侵6例,合并腹水13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侵犯肠管出现腹腔或腹膜后多发结节及肿块。结论 CT检查对淋巴瘤侵犯腹膜、网膜及肠管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高光戚元刚黄勇
- 关键词:淋巴瘤腹膜肠系膜
- 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网膜CT表现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累及网膜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NHL累及网膜的CT特征及其病理类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7~60岁。结果 15例中,按CT表现分为网膜结节样(直径〈3.0 cm)增厚5例;腹网膜肿块样(直径≥3.0 cm)增厚4例;网膜饼样增厚6例;其中网膜饼样增厚伴结节样增厚3例,腹网膜肿块样增厚伴结节样增厚2例。按病理结果分为弥漫大B细胞型11例,套细胞型1例,滤泡型1例,T细胞型2例。结论 NHL各亚型均可以不同程度累及网膜,尤以弥漫大B细胞型常见,其CT表现与网膜转移癌类似,无特异性。
- 戚元刚房泽辉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网膜
- 颅咽管瘤的MRI表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 2005年
- 颅咽管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7%,鞍区肿瘤的1/3[1],其MRI表现复杂多变.本文收集26例颅咽管瘤患者,对其病理及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病理变化与MRI表现之间的关系.
- 戚元刚张孔源董光王现亮
- 关键词:颅咽管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CT和PE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PTBAC)多层螺旋CT(MS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PTBAC的CT特点,其中9例行PET检查,对CT诊断正确率及其与PET结合后诊断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18例肺实变密度均低于同层肌肉密度。支气管充气征或蜂房征9例,实变内血管造影征2例,混合阴影6例,边缘磨玻璃征1例。9例肺泡癌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特点:单纯肺实变中斑片状高摄取3例,结节状高摄取4例,肺实变中有片状高摄取并纵隔淋巴结高浓聚1例,肺实变、肺部分结节及纵隔淋巴结均有高摄取1例。CT误诊2例,9例患者PET诊断中与CT相结合无一例误诊。结论PTBAC CT表现及对FDG的摄取特点多样,二者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 戚元刚黄勇郑劲松吴玉芬
- 关键词: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氟代脱氧葡萄糖
- 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结合与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 目的 讨X线钼靶和超声结合与增强磁共振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术前完成乳腺X线钼靶、乳腺超声和乳腺增强磁共振检查并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840人。利用美国放射学院的BI-RADS分级,对比分析X线乳腺钼靶与超声结...
- 戚元刚付正
- 关键词:乳腺癌X线摄影超声增强磁共振成像
-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总结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特征性CT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DSRCT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总结病变CT特点(肿块位置、密度、强化特点,腹膜、腹水及脏器受侵等)。结果:14例DSRCT患者中,男11例(78.5%),女3例(21.4%),年龄9~42岁,平均(21.1±29.8)岁。肿块位于盆腔(膀胱后方)者12例(85.7%);增强扫描14例(100%)肿块均呈持续强化;腹膜增厚者14例(100%),其中结节样、肿块样增厚10例(71.4%),絮状、饼状增厚9例(64.3%);10例(71.4%)合并少量腹水;8例(57.1%)发生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共10例(71.4%)发生远处转移(肝、肺、骨转移)。结论:DSRCT好发于青年男性,盆腔肿块并持续强化、少量腹水、腹膜增厚为其特征性CT表现,可与淋巴瘤腹膜侵犯、腹膜转移等相鉴别。
- 房泽辉戚元刚王冰
- 关键词: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软组织肿瘤病理学
- 优化CT扫描方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降低CT检查中被检查者的受照剂量,减少辐射危害,保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优化CT扫描方案。结果通过降低有效mAs、管电压kV及增加螺旋,同时正确定位减少重复扫描以实现CT扫描优化方案。结论CT检查应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化与最优化原则。
- 王道庆戚元刚
- 关键词:CARE
- 鼻咽癌放疗早期涎腺DWI变化及其与放疗后口干程度相关性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早期涎腺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放疗后6个月口干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6例经病理证实鼻咽癌且未经过放疗患者,放疗前通过DWI检查,测量涎腺(腮腺、颌下腺)静息状态下ADC值、酸刺激后ADC升高值、升高率。于放疗后第2周重复DWI检查,测量上述各参数并计算其与放疗前基数之间的差值。于放疗后6个月,据RTOG/EORTC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口干程度。计算上述ADC差值与口干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对于静息状态下腮腺及颌下腺ADC值,放疗后2周较放疗前明显升高(1.35±0.21vs0.92±0.05,P<0.01;1.39±0.13vs1.24±0.70,P<0.01)。对于酸刺激后腮腺ADC升高值及升高率,放疗后2周较放疗前显著降低(0.27±0.71vs0.38±0.08,P<0.01;20.45±6.17vs41.19±9.50,P<0.01)。放疗后2周静息状态下腮腺ADC值、酸刺激后腮腺ADC升高值及升高率与基值的差值均与放疗后6个月口干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55,P<0.01;r=-0.61,P<0.01;r=-0.72,P<0.01)。结论:放疗后早期涎腺ADC值即可发生改变。放疗后2周静息状态下腮腺ADC值、酸刺激后腮腺ADC升高值及升高率均与放疗后6个月口干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 范明新戚元刚张晴
- 关键词:扩散磁共振成像涎腺口腔干燥
- 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与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X线摄影和超声结合与增强磁共振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术前完成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和乳腺增强磁共振检查并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840例。利用美国放射学院的BI-RADS分级,对比分析X线乳腺摄影与超声结合、增强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错误率及敏感度。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X线乳腺摄影与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率、Ⅱ,Ⅲ类错误率、Ⅳ,Ⅴ类敏感度分别为80.00%、1.42%、15.71%、42.85%、37.14%。增强磁共振的准确率、Ⅱ,Ⅲ类错误率、Ⅳ,Ⅴ类敏感度分别为:87.85%、1.42%、10.71%、50.71%、37.14%。经卡方检验,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增强磁共振的准确度、Ⅳ类敏感度均高于X线乳腺摄影与超声联合诊断。Ⅴ类敏感度两种方法相同。结论增强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优于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联合诊断。
- 张金英戚元刚李云
- 关键词:乳腺癌X线摄影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