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6—2021年兰州市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2016—2021年兰州市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分析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不良妊娠结局的防治、优生优育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从全国妇幼健康监测信息系统中抽取兰州市4家危重孕产妇监测医院2016—2021年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个案调查表(共174077份),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孕产妇受教育程度越低,胎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越小;孕产妇为单身/离异时,胎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妊娠次数及产次越多、年龄越大,孕产妇分娩巨大儿的风险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分娩时胎先露及臀先露,流产、产次及既往剖宫产次数越多,胎儿发生死胎死产的风险越高;分娩时选择剖宫产的胎儿发生死胎死产的风险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分娩时胎儿臀先露、肩先露及混合先露,单身/离异,年龄越大,妊娠次数及产次越多,产妇发生早产风险越高。结论:兰州市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情况不容乐观,不良妊娠结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孕产妇自身及医疗机构应重视不良妊娠结局及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侯少莹程铖张薇史甜山任晓卫李萍马汉平
- 关键词:住院分娩产妇LOGISTIC回归分析
- 2008—2016年兰州市气温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关联性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的影响。[方法]2008—2016年兰州市每日流腮病例发病的基本信息及气象数据分别来自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甘肃省气象局。高温效应以日平均气温9年均值(11.11℃)作为参照值,计算高于此值的日平均气温对流腮发病的RR值,并选取日平均气温的第75百分位数(P75)和第95百分位数(P95)作为代表来描述热效应。低温效应以日平均气温9年均值作为参照值,计算低于此值的日平均气温对流腮发病的RR值,并选取日平均气温的第5百分位数(P5)和第25百分位数(P25)作为代表来描述冷效应。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月份差异、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的基础上,探索气温、相对湿度与流腮发病的关系。[结果]2008—2016年兰州市共报告流腮11 762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6~14岁儿童最多,占49.67%。温度对流腮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关系,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均表现出即时性和短期滞后性。日均气温高于12.7℃(P50)时,以26.0℃时lag1 d的流腮发病风险RR及95%CI(1.32,1.05~1.65)最大;日均气温低于12.7℃时,以-2℃时lag 0 d的RR及95%CI值最高,为1.26(1.05~1.51)。当温度在20.1℃(P75)和25.4℃(P95)时,全人群流腮发病的累计效应在lag 0~3 d至lag 0~7 d均有统计学意义,以lag 0~3 d时RR值最大,分别为1.43(1.12~1.81),1.83(1.34~2.50);当温度在-5.2℃(P5)和1.7℃(P25)时,全人群流腮发病的累计效应在lag 0~3 d至lag 0~14 d均有统计学意义,以lag 0~7 d时RR值最大,分别为1.95(1.41~2.70),1.62(1.25~2.09)。高温(25.4℃、20.1℃)和低温(-5.2℃、1.7℃)时,6~14岁儿童lag 0~14 d累计效应RR值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对湿度在66%、69%时,RR值分别为1.26(1.01~1.57)、1.34(1.02~1.76),流腮发病风险有统计学意义,可产生危害效应。[结论]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流腮发病风险上升,低温效应持续时间较高温长,6~14�
- 李盛王金玉马汉平李普董继元李守禹王宇红张薇张晓宇王龄庆常旭红
- 关键词:温度流行性腮腺炎
- 兰州市2006-2016年流感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兰州市2006-2016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毒株变异情况,评价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兰州市报告的确认或疑似流感病毒聚集性疫情的调查报告。结果 2006-2016年兰州市共报告24起流感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疫情报告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3-4月,共报告16起(66.67%);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引起流感暴发疫情的病毒亚型主要为B型流感病毒;不同类型机构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28,P<0.05),幼儿园流感流行强度高于其他类型机构;事件的持续时间与发生机构和病原类型有关,流行强度与事件发生的季节性和毒株类型有关。结论学校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加强学校流感样病例监测,提高事发单位报告敏感性,及早对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控制流感暴发的关键。
- 张薇张晓宇马汉平
- 关键词:流感暴发疫情
- 兰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的研究
- 王智永蒋永萍马彪雄刘萍马汉平刘家吉张薇王龄庆李志强张晓宇王芸王昭君张艳李小龙常永强
- 该项目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的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进行了研究,掌握了兰州市不同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青少年乙肝免疫现状等内容,评价了该市长期以来...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毒性乙型肝炎
- 2008-2016年兰州市日均气温与水痘发病的关联陛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兰州市日均气温变化与水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甘肃省气象局分别收集兰州市2008—2016年水痘逐日发病例数,结合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不同的滞后天数(lag)、气温与水痘发病的关联性及对于敏感人群的影响;以最低风险温度为参照,估计不同气温P5(-5.2 ℃)、P25(1.7 ℃)、P75(20.1 ℃)、P95(25.4 ℃)对水痘发病造成的相对风险。结果 2008—2016年兰州市共报告水痘21 254例,其中男性11 951例,女性9 303例,男、女性别比为1.28∶1。6~14岁儿童最多,占52.87%(11 237例)。气温与水痘日发病例数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呈M型,最低风险温度为13.7 ℃。lag 0~14 d时,温度为-5.2 ℃、1.7 ℃和20.1 ℃时,全人群的气温的累积效应的RR(95%CI)值分别为1.87(1.64~2.12)、1.33(1.10~1.62)、1.60(1.38~1.86);温度为25.4 ℃时,lag 0~7 d的累积效应RR(95%CI)值为2.51(1.93~3.27);温度为5.2 ℃、lag 7 d的累计效应RR(95%CI)值最大,为6.23(4.38~8.86)。对6~14岁儿童,当温度为-5.2 ℃时,lag 5 d的累计效应最大,RR(95%CI)值为6.12(3.71~10.10)。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造成兰州市人群水痘发病风险上升,低温效应大于高温,6~14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 王金玉李盛马汉平董继元王宇红张薇张晓宇李普李守禹
- 关键词:温度水痘
- 兰州市报告的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调查
- 2020年
- 目的对兰州市报告的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提高COVID-19疫情防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月23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报告2例COVID-19疑似病例,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发病诊疗经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家庭环境、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和转归等情况,分析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和传播代际。结果该起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从1月23日发现至2月21日,持续29 d,报告9例COVID-19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死亡1例。其中3例为武汉市输入病例,是该起疫情的传染源;二代病例7例,均与3例武汉市输入病例有聚餐史和(或)日常生活接触史,家庭续发率为41.18%(7/17)。9例确诊病例中,潜伏期最长10 d,最短4 d,中位数为9 d。除7例续发病例外,排查到密切接触者24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兰州市报告的首起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由武汉市输入病例引起,通过聚餐和(或)日常生活接触在家庭内传播,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
- 王宇红张薇张晓宇马汉平王昭君张艳苏延军李红蓉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 珠三角地区流动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珠三角地区流动育龄妇女和户籍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珠三角8个区镇的流动和户籍育龄妇女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户籍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会、结果的不均等情况。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 600份,回收4 340份,有效回收率为77.50%。共调查2 193名流动育龄妇女,2 147名户籍育龄妇女。流动育龄妇女中75.8%有医疗保险,享受过免费体检的比例为57.1%;接受过健康知识教育、得到过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享受过免费计划生育的比例分别为71.5%、88.0%和57.6%。结论珠三角地区流动育龄妇女在健康知识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产后保健服务方面的比例均低于户籍育龄妇女。因此,应重视增加公共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和财政投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进不同户籍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张薇马汉平郝爱华张晓宇
- 关键词:流动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兰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防制对策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掌握兰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分析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并为防控对策的制订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兰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疫情资料和人口学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兰州市2008-2011年网络数据。实验室资料来源于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
- 张晓宇王宇红苏延军张薇张艳王昭君高磊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制对策
- 气温对兰州市流行性感冒发病滞后效应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与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病之间的关系,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利用甘肃省兰州市2008—2017年流感发病人数、气象资料,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流感的关联性。结果2008—2017年兰州市共报告流行性感冒4866例,男、女性别比为1.21:1;6~14岁儿童最多,占34.03%。兰州市日均气温与日流感发病人数呈非线性关系;以年平均气温11.22℃为参照,低温对流感的影响在–3℃,滞后天数为12d(lag12d)最为显著,RR值为1.23(95%CI=1.09~1.37);高温在33.0℃,lag1d时RR值最大,为2.70(95%CI=0.41~17.66)。高温(T=20.1、25.4℃)和低温(T=–5.2、2.1℃)时流感发病危险度与滞后天数的关系均呈“M”型。低温时,–5.2℃的累积效应对全人群、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均在lag14d时有统计学意义,6~14岁儿童的RR值最大,为1.79(95%CI=1.08~3.99)。高温时,20.1℃的累积效应对全人群、男性和女性均在lag3d至lag7d时有统计学意义,6~14岁儿童在lag7d的RR值最大,为6.45(95%CI=3.21~9.23)。结论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流感发病风险上升,高温累计效应大于低温,低温效应滞后期较长,6~14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 王金玉李盛冯亚莉李普董继元马汉平李守禹张薇张晓宇王宇红贾清王龄庆苏延军
- 关键词:气温流感
- 支持向量回归联合气象和空气污染指标在细菌性痢疾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模型联合气象和空气污染物指标在兰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为细菌性痢疾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兰州市2013年12月-2016年8月细菌性痢疾发病时间序列数据,结合同期气象和空气污染物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SVR模型,以2016年9月-2017年12月的发病数据及同期气象和空气污染数据作为验证集验证模型,并比较不同来源数据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结果 2013年12月-2017年12月兰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7 192例。除气压外,其他气象和空气污染因子与细菌性痢疾发病数的相关系数均>0.4。基于整合数据对拟合模型的参数进行选择,得到最小测试误差值所对应的三个参数分别为:C=5、γ=0.02和ε=0.000 1。利用验证集对不同来源的拟合模型进行测试显示整合数据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精度性和稳健性,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0.164 7,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为16.405%。结论应用SVR模型联合气象和空气污染指标预测细菌性痢疾效果良好。
- 韩晓丽张薇崔旭东马汉平赵祥凯刘妍琛张晓宇任晓卫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气象空气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