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菊
- 作品数:104 被引量:4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抗药性的研究
- 2019年
- 为明确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及是否存在抗药性,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2012—2016年采自广东、湖北、江苏、山东、北京和东北三省8个省市的13个黄瓜主产区的69个黄瓜霜霉菌株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和抗性水平。结果表明,霜脲氰对黄瓜霜霉菌的EC50值为0.006 8~0.134 1μg/mL,平均EC50值0.062 4μg/mL,病原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呈单峰曲线,近似正态分布,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并未出现,平均EC50(0.062 4μg/mL)可以作为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基线。69个菌株中,有16个低抗菌株,占总菌株数的23.19%;53个敏感菌株,占76.81%,为优势群体;无中抗和高抗菌株的出现。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的抗性水平范围为0.11~2.15倍,平均抗性水平为1.00倍。说明霜脲氰对黄瓜霜霉菌表现出非常强的抑制作用。
- 高继杨付璐张星哲刘齐月杜虹锐陈瑞雪张艳菊
- 关键词:霜脲氰敏感性抗药性
- 蚯蚓粪对黄瓜枯萎病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对黄瓜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些年,蚯蚓粪作为新型生物肥料及对土传病害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研究了施用蚯蚓粪对黄瓜枯萎病的预防效果及对土壤环境及黄瓜生长、黄瓜品质和...
- 白玲玲刘欣欣张艳菊刘大伟王利锋王春龙
-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蚯蚓粪黄瓜生长
-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及病原鉴定被引量:12
- 2014年
- 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地黄瓜棒孢叶斑病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危害程度日益严重,但在黑龙江省尚无记载。文章对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佳木斯等地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只在哈尔滨发现有棒孢叶斑病发生,而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佳木斯均未发现棒孢叶斑病发生为害。对疑似棒孢叶斑病病叶,经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分离获得的4个致病菌株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病害为黄瓜棒孢叶斑病。
- 张艳菊刘东马柏壮周秀艳苗笛
- 关键词: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 黄瓜霜霉病病原与抗病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09年
- 文章主要对黄瓜霜霉病菌有性阶段和初侵染源、霜霉病菌的保存方法和生理小种分化以及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进行了展望。
- 刘艳玲张艳菊蔡宁李晓雨
-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病原抗性
-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分布及病菌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1
- 2020年
- 对黑龙江省保护地发生的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疑似该病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以鉴定出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菌株JMS-1fh为试验材料,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该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多地均有发生。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甘氨酸,最适pH为6~8,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5 min,分生孢子在25℃时萌发率最高。
- 张笛刘齐月刘东陶磊王春龙张艳菊
- 关键词:黄瓜生物学特性
-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降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28
- 2011年
- 以粉红黏帚霉菌株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cD—NA序列,插入pPIC9K载体后,转化毕赤酵母。经MD板筛选,得到His+型重组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并进行了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能力测定。克隆得到的cDNA序列全长795bp,连续编码编码264个氨基酸;阳性克隆子在甲醇诱导培养3~5d后,HPLC检测证实,经表达后的酶液能完全降解液体中玉米赤霉烯酮(ZEN)。
- 刘海燕孙长坡伍松陵张艳菊吴子丹
-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
- 一种果实类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标本的一种制作方法。本发明适用于果皮较为坚硬的果实,如柑橘类包括柑橘、柠檬和金桔等果实,瓜果类包括南瓜、冬瓜和哈密瓜等果实的病害标本制作。所述制作方法将果皮较为坚硬的且发生典型病害症状后的果实经保色、刮...
- 李永刚潘春清张艳菊高杨
- 文献传递
- 中国黄瓜推广品种抗病性鉴定分析
- 1.研究目的病害是威胁黄瓜生产、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中国黄瓜现行推广的229份品种进行霜霉病、白粉病...
- 秦智伟张艳菊周秀艳李虹左洪波陈霞张宏宇
- 文献传递
- 腌渍用小型黄瓜新品种‘东农805’
- 2008年
- ‘东农805’是适于腌渍加工的小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旺盛,主蔓结瓜,强雌性系,第一雌花着生在4~5节。瓜长8~9cm,横径2.0~2.5cm,单瓜质量35~40g,瓜皮有稀小刺瘤,白刺。鲜瓜维生素C含量0.13mg·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3%。丰产、稳产性好,产量74~76t·hm-2。抗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 秦智伟周秀艳张艳菊王新国
- 关键词:黄瓜一代杂种
- 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黄瓜霜霉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M.A.Curtis)Rostovzev]侵染引起的霜霉病是黄瓜上流行性极强的病害,常给黄瓜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加强霜霉病的预测和监测对指...
- 张艳菊付璐白玲玲党悦嘉刘大伟王春龙徐天舒张奥
-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田间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