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91 被引量:390H指数:12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3篇糜子
  • 33篇谷子
  • 29篇选育
  • 14篇性状
  • 13篇选育报告
  • 12篇栽培
  • 11篇栽培技术
  • 11篇谷子新品种
  • 10篇农艺
  • 10篇农艺性
  • 10篇农艺性状
  • 9篇糜子新品种
  • 9篇基因
  • 8篇种质
  • 7篇谷子品种
  • 6篇地膜
  • 6篇品种选育
  • 6篇小麦
  • 5篇水分
  • 5篇专用型

机构

  • 90篇甘肃省农业科...
  • 17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张掖市博丰农...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天水市农业科...

作者

  • 90篇张磊
  • 82篇董孔军
  • 81篇杨天育
  • 80篇何继红
  • 79篇任瑞玉
  • 54篇刘天鹏
  • 8篇张俊儒
  • 4篇许岩
  • 3篇柳娜
  • 3篇杨发荣
  • 3篇南宏宇
  • 3篇刘忠元
  • 3篇刘敏轩
  • 3篇袁俊秀
  • 2篇王兴荣
  • 2篇虎梦霞
  • 2篇尚艳
  • 2篇张生堂
  • 2篇杜喜梅
  • 2篇张雪婷

传媒

  • 19篇甘肃农业科技
  • 12篇中国种业
  • 7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作物杂志
  • 3篇寒旱农业科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遗传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山西农经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9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谷子新品种陇谷029选育报告被引量:2
2022年
为获得优质丰产抗逆优良的谷子品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谷子品种晋谷29号作母本、皋兰农家地方品种皋兰大凉谷作父本,有性杂交后经过多年多地鉴定,选育出了丰产、抗病谷子新品种陇谷029。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谷子品种登记。该品种白谷黄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俱佳,2017年被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级优质米”。陇谷029熟性适中,抗旱性强、抗倒伏;抗谷锈病、黑穗病和白发病,中抗谷瘟病和玉米螟。2015—2016年参加甘肃省谷子品种多点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4675.36 kg/hm2,2017—2018年参加全国谷子区域联合鉴定西北早熟组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5479.50 kg/hm2。陇谷029适宜甘肃中东部及河西走廊地区、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宁夏固原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西北春谷区种植。
何继红张磊董孔军任瑞玉刘天鹏杨天育
关键词:抗逆适种区域
从节水专用型品种选育谈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被引量:3
2013年
结合在甘肃河西灌区选育应用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的实践,针对特异性新品种不得参加区试,或区试不能获得准确评价,进而影响审定、推广应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作物新品种审定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张俊儒张磊樊军会袁俊秀杨发荣
32份糜子种质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2025年
为明确不同糜子种质抗黑穗病类型和差异,于2022年-2023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对32份糜子种质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同时以‘陇糜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时间和接菌量对糜子黑穗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年对黑穗病均表现免疫(IM)的材料仅有1份,为‘HANACKE MANA’,占比3.1%;其余31份材料均表现高感,占比为96.9%。播种时间越早,越容易发生糜子黑穗病。当接种菌土含菌量达0.1%及以上时,糜子种质均能充分发病。该研究结果对规范糜子抗黑穗病鉴定方法,品种合理布局以及为抗病育种部门提供核心抗源具有重要意义。
郭成洪流周天旺王春明张磊张小杰董孔军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黑穗病抗性发病条件
谷子(糜子)加工专用营养面粉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以谷子(或糜子)为主要原料,加工谷子(或糜子)专用面粉的工艺。这种面粉具有良好的成团性、延展性较好、持气力较强、劲道的特点,可以家庭手工或机械现代化加工谷子面条、饺子、面包、馒头、糕点,达到增加食用谷子...
杨天育高国强何继红赵元寿董孔军张生堂任瑞玉尚艳张磊杨虎杜喜梅苏小红
糜子育成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采用PEG6000胁迫处理对国内不同地区育成的56个糜子品种的芽期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并用直接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20%(W/V)PEG6000处理的56个品种与对照相比性状之间差异显著,品种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用直接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鉴定出强抗旱性品种3份,分别是晋黍2号、陇糜5号和陇糜8号。相对发芽率、相对芽干重、相对根干重、贮藏物质相对转运率4项指标可作为糜子芽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相对发芽率法和加权隶属函数值法是比较理想的糜子芽期抗旱性评价方法。
刘天鹏董孔军何继红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芽期抗旱性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2
2010年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谷子生产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具有明显的增温、集雨、增产、增收效果而在生产上得到推广,但是随着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的深入,适宜的应用范围、适合的技术模式选择、配套技术的应用、前瞻性技术研究等都成为需要明确和不断完善的问题。系统总结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的比较优势,探讨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的光、温、水、土效应和谷子生长发育的响应,评价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明确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分析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方向。
杨天育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
关键词: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旱地
一种鉴定谷子多叶腋分枝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品种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谷子叶腋分枝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正向遗传学手段,鉴定谷子营养分枝性状‑叶腋分枝遗传调控位点、目的基因并开发其紧密连锁标记,对分子辅助选择培育饲用性谷子品种有着重要的意...
刘天鹏杨天育董孔军何继红张磊任瑞玉李亚伟
采用底部上渗复水的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是采用底部上渗复水法,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准备;2)水槽制作;3)土壤装箱;4)播种箱与水槽组合;5)播种;6)复水;7)排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
刘天鹏杨天育王兴荣董孔军南宏宇何继红张彦军任瑞玉张磊
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其生长发育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为了给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年降雨量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种植的土壤水分、地温效应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露地、普通地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3个处理,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测定各处理耕层含水量、温度,收获后记产。结果表明:渗水地膜的渗水作用使其比普通地膜能接纳更多的雨水(在抽穗期,渗水地膜下0~20、20~40、40~60 cm耕层的含水量分别为8.1%、10.3%、12.7%,而普通地膜为8.1%、9.3%、12.6%,在成熟期,渗水地膜覆盖0~20、20~40、40~60 cm耕层的含水量分别为7.4%、9.6%、10.7%,而普通地膜为5.8%、6.3%、9.1%,均是T1〉T2);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都具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渗水地膜在温度较低时提高地温的效果更优于普通地膜(在谷子成熟期,当温度低于15℃时,T1〉T2),在温度较高时渗水地膜的微气孔张开,具有调温作用,使得在气温较高时渗水地膜覆盖下的地温明显低于普通地膜覆盖下的地温(在出苗期的12∶00和18∶00普通地膜下温度超过30℃时,T2、T1之间的差值明显增大);渗水地膜覆盖处理较普通地膜相比,具有改善谷子农艺性状的作用,且使谷子增产6.75%。
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刘天鹏张磊杨天育
关键词:渗水地膜旱地谷子土壤水分地温
糜子新品种陇糜15号选育报告被引量:5
2019年
陇糜15号是以自育中间材料8421-1-3-2-3-1为母本,以自育中间材料9103-6-3-1-4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年水旱穿梭选育和多点生态鉴定育成的高产稳产粳性糜子新品种。在2015—2016年进行的甘肃省糜子品种多点区域试验中,2a1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502.2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6.8%。生育期91~121d,株高106~190cm,主茎节数8.4~8.8节,穗长23.7~45.0cm,单株穗重4.5~11.8g,单穗粒重2.7~10.0g,千粒重6.9~9.0g,株草重6.1~25.4g。籽粒(黄米)含水分111.0g/kg、粗蛋白154.2g/kg、粗脂肪24.2g/kg、粗淀粉787.0g/kg、赖氨酸2.1g/kg、直链淀粉(占淀粉重)234.7g/kg、维生素B10.36mg/100g。胶稠度127.5mm,消减值5.8级。抗黑穗病。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白银、定西等地及相似生态区海拔1900m以下的区域春播或复种。
任瑞玉董孔军何继红张磊刘天鹏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