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岩
- 作品数:50 被引量:33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表现为网格状肺改变的HIV阴性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1例
- 2022年
-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以前称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e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1]。主要流行于泰国、越南、印度东北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等南方地区。随着物流及旅行范围扩大、数量增加,我国其它地区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
- 贾玉萍李丹叶肖仁森李渺苗张晓岩刘国梁鲁炳怀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深部真菌病印度东北部
- 自行抽气治疗胸腔漏气综合征1例
- 2023年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移植相关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其中包括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 GVHD)、迟发性非感染性肺并发症(late-on-set noninfectious pulmonary complications,LONIPC)等。
- 韩慧侨邢斌王叶张晓岩
- 关键词: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血液系统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非感染性
- 纤维素性纵隔炎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纤维素性纵隔炎(FM)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2020年8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确诊并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34例FM患者(男5例,女29例,平均年龄67.7±8.5岁)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本组患者25例(73.5%)与结核感染相关,主要症状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气短等。部分患者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提示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影像学检查可见支气管及肺动静脉狭窄和/或扩张,通气/灌注“不匹配”。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增宽13例(38.2%),肺动静脉狭窄2例(5.9%),右心增大11例(32.4%),存在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23例(67.6%),肺动脉压力升高20例(58.8%)。结论:FM好发于老年女性,与结核感染密切相关,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可继发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肺动静脉受累、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压力升高及右心重构。
- 王嘉莉李爱莉翟亚楠叶小钧刘敏张晓岩高倩
- 关键词:肺动脉压超声心动图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对支气管哮喘发病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影响的研究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大规模的双胞胎研究估计遗传度在35%-70%不等,更加确立了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地位。至200...
- 张晓岩林江涛刘翠丽苏楠陈欣舒峻张岚周童亮李桂琴黄小杰王萍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多态性支气管哮喘
- 文献传递
-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1对大鼠心肌细胞糖氧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1(SERP1)对大鼠心肌细胞糖氧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芯片数据,筛选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基因表达差异;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通过氧葡萄糖剥夺构建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检测SERP1表达增强对心肌细胞活性、凋亡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SERP1转录水平明显下降(t=6.83,P=0.006)。构建大鼠心肌细胞氧葡萄糖剥夺模型,结果显示,SER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表现出时间依赖性(F=8.50、15.70,P=0.007、0.001)。同时,氧葡萄糖剥夺导致大鼠H9C2心肌细胞活力降低,凋亡增加;外源性加入SERP1后能够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表现为促进细胞活力和减少细胞凋亡。lncRNA芯片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显示,SERP1升高可以抑制lncRNA CDKN2B-AS1表达,并进一步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和信号转异子与激活子3(STAT3)磷酸化水平增强,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与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SERP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糖氧剥夺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CDKN2B-AS1以及增强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
- 刘岳张晓岩任长伟朱文军戴江来永强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应激
- Castleman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1例
- 2021年
- 患者女性,62岁,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2020年9月17日收入中日友好医院。2020年7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4℃,伴寒战、咳嗽、咯血、盗汗、乏力。外院查体触及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遂行颈部B超,示双侧颈部及颌下淋巴结稍大,左侧约1.4cm×0.7cm,右侧约1.4cm×0.8cm,形态规则、边界清。腹股沟B超: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反应性增生不除外。腹股沟及颈部淋巴结活检:均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韩泽璐王文巧陈姿颖王蓓刘敏张晓岩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肿大反应性增生颌下淋巴结
- PAI-1基因多态性对哮喘气道重塑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启动子-675 4G/5G多态性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30例)和健康人(20名)分列为轻度哮喘组、中重度哮喘组和健康人组,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O)法测定PAI-1启动子区域-675位点多态性,ELISA法测定血浆PAI-1、TGF-β1和MMP-9水平,高分辨率CT(HRCT)观察所有受试者肺部影像学特征,运用PickerPQ6000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T)、气道壁面积(WA),采用气道壁厚度/气道外径(T/D)和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面积百分比(WA%)作为标化指标。结果PAI-1的4 G/4 G、4 G/5 G和5 G/5 G 3种基因型表达的TGF-β1、T和W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AI-1仅与血浆TGF-β1存在相关关系(r=0.335,P<0.05),与T、T/D、WA和WA%无相关关系(P>0.05)。多元方差分析显示PAI-1基因多态性、血浆TGF-β1、血浆PAI-1水平与PAI-14G/5 G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气道重塑表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0,P=0.026,P=0.030)。结论PAI-1启动子4 G/5 G多态性可能是哮喘气道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
- 张晓岩林江涛杨萌何洁黄小杰蔡哲张岚舒峻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气道重塑高分辨率CT
- PAI-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大规模的双胞胎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度在35%~70%,这更加确立了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地位。至2004年已发现了80个相关基因与哮喘有关,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染色体,但是并未确定某个基因或某些基因在哮喘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哮喘的基因研究主要从免疫反应过程和炎症过程中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因子和细胞受体基因人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细胞因子之一,
- 张晓岩林江涛刘翠丽苏楠陈欣蔡哲舒峻张岚
- 关键词:PAI-1基因多态性支气管哮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细胞表面抗原
-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发病危险因素被引量:53
- 2007年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个人健康,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有增加的趋势。现有的哮喘患病率资料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哮喘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尚属空白,特别是对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对国家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晓岩林江涛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危险因素慢性呼吸道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社会负担
- 难治性哮喘临床特征和气道炎症表型分布
- 目的 了解难治性哮喘临床特征和气道炎症表型分布情况.方法 以难治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受试者病史,血、痰标本,肺功能等临床资料.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
- 张晓岩林江涛刘国梁苏楠张路郝敏任珍翠李晓盼严玲林蕾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