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志雄

张志雄

作品数:19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湍流
  • 3篇细菌纤维
  • 3篇细菌纤维素
  • 3篇纳米
  • 2篇医用材料
  • 2篇生物材料
  • 2篇生物医用
  • 2篇生物医用材料
  • 2篇兔耳
  • 2篇种子细胞
  • 2篇系综
  • 2篇免疫
  • 1篇大涡模拟
  • 1篇迭代
  • 1篇迭代函数
  • 1篇迭代函数系
  • 1篇迭代函数系统
  • 1篇丁醇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19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海南椰国食品...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广州南沙资讯...

作者

  • 19篇张志雄
  • 9篇奚廷斐
  • 6篇赖琛
  • 4篇顾汉卿
  • 4篇胡帼颖
  • 4篇温叶飞
  • 3篇佘振苏
  • 2篇柳大烈
  • 2篇盛高铭
  • 2篇廖世波
  • 2篇盛立远
  • 2篇史一蓬
  • 1篇王晋煌
  • 1篇陈曦
  • 1篇丁可琦
  • 1篇余学飞
  • 1篇张姝江
  • 1篇胡云睿
  • 1篇邱竣
  • 1篇黄涛

传媒

  • 4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第一届近...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魏前期内朝官研究
张志雄
湍流大涡模拟的复杂系统模型
传统的湍流大涡模拟计算模型是基于将亚网格小尺度湍流运动描述为随机脉动的思想建立的.如此产生的亚网格应力对各向同性湍流场中的大涡的能量耗散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对具有强剪切流动结构的湍流场的亚网格效应的刻画是非物理的.为了建...
佘振苏史一蓬张志雄
关键词:湍流大涡模拟迭代函数系统
文献传递
具有垂直孔道的壳聚糖乳酸盐海绵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模型的拟合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先将壳聚糖(CH)经乳酸改性制成壳聚糖乳酸盐(LCH)以改善其溶解性,然后通过加入冰晶生长引导剂叔丁醇(TBA),在特制的定向冷冻装置中冻结,再经冷冻干燥后,制成了一种圆柱形的海绵体,其内部具有垂直方向上的孔道结构.通过控制叔丁醇的浓度,制备了具有不同孔径及孔隙率的海绵样品.以红霉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具有自身降解溶蚀功能的LCH样品的体外释药模型,结果表明,LCH样品的释药过程主要分为基体溶蚀控释和药物后扩散2个阶段.其中基体控释阶段符合Couarraze释药模型.
于飞奚廷斐张姝江张志雄赖琛
关键词:叔丁醇
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三)——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胡帼颖张志雄温叶飞顾汉卿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可降解材料
骨修复复合材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寻找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一直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5年来骨修复复合材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述了骨修复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纳米复合材料、负载活性因子的复合材料、引入基因工程的复合材料、磁性复合材料。然后对骨组织工程材料的血管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指出了目前骨修复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前景展望。
廖世波赖琛张志雄盛立远奚廷斐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基因工程磁性粒子血管化
基于结构系综的湍流复杂系统研究
湍流,既是经典物理的世纪难题,又是制约空天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无论在对运动机理的深入认识方面,还是在提高工程预测精度上,湍流问题的突破亟需新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余振苏教授倡导开展湍流的复杂系统研究,这项研究逐渐产生了一...
张志雄
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凝胶基质的纳米银抗菌凝胶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决当前纳米银抗菌凝胶体外细胞毒性大、用光引发法制备纳米银时其颗粒尺寸和尺寸分布范围大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物理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凝胶,由于采用泊洛沙姆作为制备纳米银的分散剂,制备出生物相容性更好且抗菌效果良好的纳米银抗菌凝胶。本研究加入泊洛沙姆作为纳米银分散剂以光引发法制备纳米银,并对制备的纳米银混合液与烘干后颗粒分别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和扫描电镜(SEM)实验。研究采用以碳酸氢钠对凝胶pH值进行调节的方法形成凝胶,并对其进行pH值测试、凝胶断面的SEM测试、溶胀率测试、黏度测试、抑菌圈实验以及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当以超纯水为溶剂时,以泊洛沙姆为分散剂所制备出的纳米银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4 nm,平均粒径约为60 nm,相比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或以蒸馏水为溶剂时所制备出的纳米银具有更小的粒径以及更窄的粒径分布。所制备出的凝胶的pH值介于5.8~6.1之间,呈弱酸性。干燥后的凝胶断面具有较多孔洞,凝胶的吸水性良好,且黏度适宜,易于涂布于纱布上。此外,所制备出的凝胶在24、18、12 μg/mL的纳米银浓度下具有较好的抑制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且在纳米银浓度为24 μg/mL以下时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基于以上特性,该纳米银抗菌凝胶有望应用于烧创伤口的治疗。
李达恒余学飞胡云睿奚廷斐陈嘉张志雄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抗菌凝胶生物相容性
外用细菌纤维素影响兔耳创面愈合的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BC)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A组)、BC(1∶5)实验(B组)、BC(1∶6)实验(C组)、BC(1∶8)实验(D组)、纳米银对照(E组)、油纱对照(F组),建立兔耳皮肤创面愈合模型,通过不同时间点观察创面愈合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实验(B、C、D)组能够有效促进兔耳创面愈合,对照组间疗效并无显著区别;②HE染色:创面愈合期(0~14天)同一时间点,实验组的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较对照组丰富;③Masson三色法胶原染色:对照(A、E、F)组创面的胶原纤维稍粗大,排列稍紊乱;B、C、D实验组创面的胶原纤维较细,排列较整齐;④免疫组化染色:α-SMA特异性阳性表达的程度为:D组>B组>C组>A组>E组>F组。结论:BC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且细菌纤维素(1∶8)组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最适敷料治疗组。
盛高铭柳大烈张阳奚廷斐张志雄赖琛钟春燕
关键词:创面愈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细菌纤维素减轻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细菌纤维素对皮肤创伤愈合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其对增生性瘢痕是否有治疗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第21天创面上皮化后,对每只兔耳5个不同瘢痕面随机给予5种不同处理方式:持水性分别为1:5,1:6,1:8细菌纤维素组、阳性对照组(贴敷瘢痕贴)、阴性对照组(未贴任何敷料且瘢痕自然生长)。观察不同处理后第0,14,21,28,42,56天瘢痕面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持水性1:5,1:6,1:8细菌纤维素组瘢痕增生厚度低于阴性对照组,但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持水性1:5,1:6,1:8细菌纤维素组瘢痕组织中真皮层薄,成纤维细胞少,胶原纤维较细、排列较整齐;与阳性对照组组比较,持水性1:5,1:6,1:8细菌纤维素组成纤维细胞数稍多,胶原也稍粗、排列也稍不整齐。3种细菌纤维素组间瘢痕厚度及成纤维细胞数量为1:5细菌纤维素组>1:6细菌纤维素组>1:8细菌纤维素组(P<0.05)。说明细菌纤维素有效抑制了兔耳创面愈合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并且持水性越高,效果越好。
邱竣柳大烈张阳王晋煌奚廷斐张志雄赖琛钟春燕盛高铭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纳米生物材料动物模型增生性瘢痕胶原
组织工程技术系列专题(二)——种子细胞与组织工程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温叶飞胡帼颖张志雄顾汉卿
关键词:种子细胞免疫排斥反应自体细胞细胞生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