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点地梅(Androsace mariae Kanitz)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但参考基因组遗传信息的缺乏限制了该药用植物的深入开发利用。为深入了解西藏点地梅基因组信息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西藏点地梅进行基因组调研,借助K-mer分析手段评价其基因组大小、杂合度、重复序列、GC含量等信息,并采用微卫星识别工具(MISA)进行SSR位点搜索和特征分析,以进一步分析该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西藏点地梅基因组大小约为4627.64 Mb,基因杂合度约1.03%,重复序列含量约71.83%,GC含量约为37.62%,属于高杂合、高重复序列比例的复杂基因组。SSR特征分析共鉴定出2631688个SSR位点,其中单碱基重复的SSR单元最为丰富,共1729625个,其次是双碱基重复类型,共745784个,占总重复单元类型数的比例分别为65.72%和28.34%。在单、双、三、四、五、六碱基重复类型中数量最多的分别是A/T、AG/CT、AAT/ATT、ACAT/ATGT、AAAAT/ATTTT、AAAAAG/CTTTTT。本研究结果为西藏点地梅及点地梅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开发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本研究首次通过CiteSpace分析水环境中汞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研究热点和前沿。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3大中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检索了2008—2023年与水环境中汞有关的研究,检索到相关文献697篇。使用CiteSpace生成了作者/国家/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图谱,获得了关键词共现以及聚类图谱。结果表明:1)论文最高产者所发表的文章为8篇,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团队;2)中国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是该领域的领先国家和机构,分别发表了450篇和21篇论文;3)研究热点集中在汞离子、甲基汞、沉积物、原子荧光法、吸附以及水生生物。基于CiteSpace的研究结果,发现了国家、机构和作者之间的密切合作。目前主要研究趋势为水环境中汞的检测方法和去除技术,因此,未来应更加重视高性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汞离子监测网络的完善,建立更加完善的汞离子监测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