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伟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
  • 2篇糖尿
  • 2篇胃切除
  • 2篇结石
  • 2篇近端
  • 2篇近端胃
  • 1篇胆道
  • 1篇胆结石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炎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指标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机构

  • 8篇齐齐哈尔市第...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8篇张宏伟
  • 2篇沈雷
  • 1篇刘娜
  • 1篇刘丹阳
  • 1篇吴润滨
  • 1篇刘冰华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技术在肝外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7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LCBDE组48例,开腹组31例,比较两组病人疗效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间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是首选的手术方法,但应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性使用LCBDE和开腹手术,不可盲目滥用。
张宏伟沈雷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括约肌切开术
胃管留置位置的不同对远端胃切除术后患者呕吐情况的观察
目的 减少患者远端胃切除术后呕吐情况的发生。方法:将52例实施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胃大切术后将胃管留置在残胃中;对照组:胃管留置在胃肠吻合口远端。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呕吐的发...
张新宇张宏伟
关键词:远端胃切除
RYGB对2型糖尿病人肠道菌群及部分血清指标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4年
探究RYGB对2型糖尿病人肠道菌群及部分血清指标的影响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在本院行RYGB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技术,对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4周、12周、20周、36周和48周跟踪监测腹腔镜下胃转流手术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胰升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GIP)、血脂、肠道菌群构成、细菌DNA及其甲基化的差异表达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术后4周、12周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及酵母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周后,患者以上指标与术后4周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周后,患者以上指标与术后4周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时间的推移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逐渐增加,肠杆菌、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RYGB后2型糖尿病患者FPG、FINS、GLP-1、GIP指标均改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FPG、FINS、GLP-1等指标均增高,术后4周与48周后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GIP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术后4周与48周后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对T2DM患者进行RYGB治疗可增加有益肠道菌群的数量,调节菌群失衡,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这种效应可能与肠道菌群调节代谢水平的改善有关,将为 2 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但目前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生态的变化是否是术后缓解的关键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宏伟杨建明边文仑张新宇王贵来
关键词:RYGB2型糖尿肠道菌群血清指标胰岛素抵抗
基于生物信息学验证乳腺癌细胞上清液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
2023年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的影响。方法 GEO等在线数据库分析TNBC和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MSC)的交集基因,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导致的细胞迁移过程进行富集分析;Degree值等筛选核心基因,Kaplan 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共表达基因与TNB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体外实验获取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上清液(CS),以含20%CS的培养基培养UMSC为上清液组,正常条件培养的UMSC为对照组。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UMSC迁移数目,ELISA检测各组MSC的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TNBC和UMSC的交集基因包括24个,与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等8个细胞迁移过程相关,ATP8B1基因高表达将导致TNBC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与对照组相比,上清液组UMSC迁移率显著升高(P<0.01);上清液组Akt、p-Akt含量明显高表达(P<0.01)。结论 TNBC基于ATP8B1,KITLG和CENPV等基因通过Akt通路促进UMSC迁移到肿瘤微环境,进而促进肿瘤发展或转移。
刘丹阳沈雷刘冰华刘娜张宏伟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迁移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结石68例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68例患者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鼻胆引流(ENBD),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EST取石成功64例(94.1%),术后并发症5例(7.4%),LC手术全部成功。结论EST和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张宏伟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结石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在早期近端胃癌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研究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在早期近端胃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治疗时间在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有80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以简单随机化进行分组,40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例数。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方式。结果 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是本次结果比较的信息之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大,有意义(P<0.05);患者后并发症是本次结果比较的信息之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大,有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的营养状况是本次结果比较的信息之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小,无意义(P>0.05);患者术后3、6以及12个月的营养状况是本次结果比较的信息之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小,有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近端胃癌应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的效果较为显著,控制患者进食的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出院,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得到缓解,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落实和推广。
杨建明姜永君张齐千雷张宏伟
关键词:腹腔镜胃切除胃癌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近端胃容积留置大小的临床研究
张宏伟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创新成果,是胰岛素发现以后治疗糖尿病的突破性进展,治愈率可高达83%以上。适用于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7.5kg/m<'2>,空腹C肽值高于正常最低值1/3,年龄小于65岁,病史小于1...
关键词:
关键词:胃转流术术式改良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78例分析
2008年
张宏伟吴润滨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