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长见

作品数:47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玉米
  • 16篇甜玉米
  • 10篇选育
  • 8篇性状
  • 7篇糯玉米
  • 6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 6篇鲜食
  • 5篇青贮
  • 5篇青贮玉米
  • 5篇鲜食玉米
  • 4篇玉米品种
  • 4篇玉米新品种
  • 4篇栽培
  • 4篇品种选育
  • 4篇胁迫
  • 4篇超甜玉米
  • 3篇育种
  • 3篇杂交
  • 3篇栽培技术

机构

  • 46篇福建省农业科...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福建省种子总...
  • 3篇福州国家水稻...
  • 3篇科学技术情报...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 1篇云南省烟草公...
  • 1篇遵义市农业科...
  • 1篇红河弘毅农业...

作者

  • 47篇廖长见
  • 36篇陈山虎
  • 34篇卢和顶
  • 33篇林建新
  • 24篇张扬
  • 7篇林静
  • 6篇王颖姮
  • 4篇纪荣昌
  • 3篇谢华安
  • 3篇张建福
  • 3篇许静
  • 3篇滕振勇
  • 3篇林海建
  • 3篇蔡秋华
  • 2篇杨秀娟
  • 2篇袁亮
  • 2篇吴方喜
  • 2篇朱永生
  • 1篇甘林
  • 1篇张秋英

传媒

  • 21篇福建农业学报
  • 4篇福建农业科技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核农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现代农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海峡科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4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12年
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引进各类甜玉米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鉴定出适合福建省生态的甜玉米资源,利用系谱选育和配合力测定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甜4号。测交试验表明,亲本闽甜系138、闽甜系186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甜4号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稳产性好,2009~2010年区试平均产量14 445.9kg.hm-2,比对照增产14.76%,于2012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关键词:甜玉米选育
超甜玉米闽甜208无公害生产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闽甜208系福建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为满足近年来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本文对闽甜208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林建新卢和顶纪荣昌廖长见陈山虎
关键词:闽甜208无公害生产技术
利用转录组解析鲜食玉米闽甜6855的耐寒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玉米抗寒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调控网络和基因,明确对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调控通路和基因,为后续深入研究鲜食玉米抗寒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耐寒品种闽甜6855为研究材料,利用转录组技术对其受5℃低温胁迫24,48,72 h后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PCA结果显示,重复间样本可以显著聚集在一起,且处理样本与CK样本显著分开。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闽甜6855在低温处理前后差异基因为4000~7000个,而不同时长低温处理样本间差异基因较少,为100~2000个,表明低温是引起基因差异的主要因素,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主要在前期。KEGG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MAPK上存在显著富集,表明这2个信号通路积极响应抗寒胁迫。此外,在植物病原菌互作和植物昼夜节律调控通路差异基因也出现了显著富集,暗示着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通路上也存在着重叠或共有调控途径,而调控昼夜节律的基因在植物适应低温环境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林静林建新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鲜食玉米低温胁迫育种
优质鲜食玉米系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
陈山虎滕振勇卢和顶陆佩兰林建新廖长见纪荣昌刘灿洪
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针对福建省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十分缺乏,优质、高产与抗病兼顾的新品种紧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等问题,在福建省科技厅多项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经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取得了如下科技成果:种质资源创...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不同播期对秋植超甜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在秋季生产条件下,探讨不同的播种期对超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量影响:通过不同播种期各品种产量的多重比较,在福建适当迟播,可以提高产量;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播种期的产量情况的多重比较,在试验设计的5个播种期中,早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不断提高;中、晚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后略微减少;(2)品质影响:播种期对果皮厚度和含糖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水分含量和皮渣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晚播可以提高水分的含量,从而延长采收期,秋植超甜玉米最适采收期平均可以达8d,
廖长见张扬卢和顶林建新陈山虎
关键词:超甜玉米秋播
镉胁迫下甜、糯玉米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以183份甜、糯玉米自交系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在2种Cd污染水平下对甜、糯玉米开花期(DA,days to anthesis)、吐丝期(DS,days to silking)和开花吐丝间隔(ASI,anthesis silking interva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揭示重金属Cd胁迫对甜、糯玉米开花期的影响及调控基因。结果表明:不同Cd污染水平对甜、糯玉米DA和DS均产生影响,其中对DS的延长更为明显,从而导致ASI的增大。同时,甜玉米ASI平均值高于糯玉米ASI,由此表明甜玉米ASI对重金属Cd胁迫更为敏感。结合群体基因型和开花期相关性状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筛选到3个开花期相关的SNP位点和6个吐丝期相关的SNP位点。根据其所对应的物理位置与Maize GDB和NCBI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预测获得8个已知功能基因,其中包括在前人研究中与玉米开花期有关的候选基因。以上研究解析甜、糯玉米在重金属Cd污染水平下开花期及吐丝期的遗传规律,为今后开展甜、糯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Cd安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袁亮孟鑫汪亚龙廖长见李高科吕桂华宋军邱正高林海建
关键词:CD胁迫开花期
糯玉米品种“闽花甜糯136”杂交制种关键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闽花甜糯13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花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探讨了闽花甜糯136亲本特征特性及杂交制种关键技术,以期为闽花甜糯136的商业化制种提供参考。
林建新黄章明张扬林静廖长见卢和顶陈山虎
关键词:制种技术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2024年
【目的】为提升甜玉米产值,生产上常需要促早和冬种栽培,但两种栽培模式会经历低温危害过程,因此鉴定耐寒性甜玉米品种在种植和推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方法】以闽甜6855及同生态应用品种萃甜618和广良甜27号(简称广良27)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和大田低温表型鉴定,对幼苗耐寒性生理指标及大田果穗外观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个品种幼苗进行4℃处理24、48、72 h后,表型性状结果发现闽甜6855耐寒性最强,萃甜618次之,广良27最弱。(2)对低温处理下5个耐寒指标检测发现,在48 h下闽甜6855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含量分别为315.43和429.81 U·g^(-1),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为771.97μmoL·min^(-1)·g^(-1),分别比萃甜618高13.9%、109.1%和28.5%,比广良27高34.3%、86.4%和18.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在闽甜6855积累最低;而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ein,SP)含量在闽甜6855中显著高于广良27。(3)耐寒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OD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和CAT酶活性有极显著相关性,与SP酶活性具有显著性相关。(4)冬季大田种植,采后比较果穗特性,发现闽甜6855结实性最好,外观好,无缺粒现象;穗行数达15.6、出籽率71.68%,高于萃甜618和广良27,秃尖长最短。【结论】闽甜6855幼苗期在表型和生理上具有更明显的耐寒性,低温下果穗外观品质优势强,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甜玉米自交系重金属Pb、Cd积累差异及分子检测
2024年
【目的】筛选获得在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下Pb、Cd低积累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以及可用于甜玉米重金属Pb、Cd积累早代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以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Pb、Cd复合污染下,玉米根系、茎叶和籽粒中Pb、Cd含量的积累差异;同时对供试材料ZmHMA2 InDel位点进行Pb、Cd积累差异分子检测,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重金属Pb、Cd在不同材料间的积累结果,筛选甜玉米重金属低积累自交系。【结果】无论是单一污染还是复合污染,重金属Pb、Cd的积累规律均表现为根系>茎叶>籽粒;在复合污染下,玉米不同组织对重金属Pb、Cd的积累无明显竞争与协同效应,表明玉米Pb、Cd的积累机制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鉴定,获得籽粒Pb低积累玉米自交系2份,籽粒Cd低积累玉米自交系3份,仅有一份材料闽甜系X901表现出籽粒Pb、Cd均低积累。利用InDel位点(InDel2307)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有4份存在该位点,含有该位点的材料中根系、茎叶和籽粒Cd含量平均值较其他材料平均值分别低1.801、0.64、0.131 mg·kg^(-1)。【结论】InDel2307位点能将不同玉米自交系按Cd累积量进行区分,对甜玉米Cd含量的区分具有特异性标记。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Pb、Cd含量积累结果,筛选出自交系闽甜系X901为Pb、Cd低积累材料。
李淑君刘娅娟张扬蒲汝民袁亮廖长见
关键词:重金属PB污染CD污染甜玉米分子检测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2024年
甜玉米普遍存在种子发芽率低及对低温敏感的问题。为探明甜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对低温耐受性,本研究选取12份甜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于25、18和12℃温度下测定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结合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筛选出低温萌发优势材料;选取5份优势材料开展幼苗4℃低温处理,进行耐寒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及耐寒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12份甜玉米骨干自交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发芽变幅分别为82.5、75.8和62.5个百分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温度、品种及温度与品种间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8和12℃下,8个耐低温发芽能力单项指标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状聚类分析将12品种分为3类,分别为耐冷型、一般型和敏感型,筛选出闽甜系T146(1-46)、闽甜系L18(L18)、12hi307(307)、闽甜系JR8609(JR86)、闽甜系AS67(AS67)、闽甜系X9034(X90)和闽甜系AG87(AG87)为具有较好的耐低温萌发能力的优势材料。针对1-46、L18、307、JR86和AS67进行幼苗低温处理,其中L18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余4份材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相反;抗寒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ZmCesA2、ZmCesA10和ZmDREB1.7在AS67和L18中表达较高,ZmMPK2在L18中表达最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闽甜系L18和闽甜系AS67具有较强耐低温能力。本研究结果一方面丰富了甜玉米耐寒性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材料资源。
廖长见詹鹏麟张扬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林建新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胁迫发芽率耐寒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