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琨
- 作品数:26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甲型流感病毒相关良性急性儿童肌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甲型流感病毒相关良性儿童肌炎(benign acute childhood myositis, BACM)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甲型流感病毒相关BACM患儿49例,根据首诊医生是否给予临床治疗分为治疗组(16例)和非治疗组(33例),根据初诊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是否> 10 000 U/L分为CK<10 000 U/L组(41例)和CK≥10 000 U/L组(8例)。分析甲型流感病毒相关BA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组别CK值恢复正常时间及各实验室指标。结果 49例患儿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2~11岁,平均(6.2±2.0)岁;就诊前均有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病史,且就诊时体温均已恢复正常1~3 d,发生流感症状至出现腿痛的时间为3~7 d,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疼痛、乏力,CK高于正常值(正常参考值25~200 U/L)。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患儿CK值恢复正常时间及WBC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ALT、AST、CK及肌红蛋白(myoglobin, Mb)均高于非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10 000 U/L组CK值恢复正常时间及WBC、ALT、AST、CK及Mb均高于CK<10 000 U/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就诊后1周和1个月对患儿进行电话随访,48例预后良好,无特殊不适,1例患儿诉活动耐力有下降,但日常活动不受影响。结论 甲流感染恢复期早期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AST、LDH、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及Mb等相关指标显著升高,应考虑并发BACM。甲型流感病毒相关BACM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 黄潇慧廖琨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
- 儿童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单中心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儿童急性中毒的方法。方法应用儿童中毒病例信息收集表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中毒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年龄、原因、途径、种类和后果。结果共收集中毒病例353例。〈1岁28例(8.0%),-4岁255例(72.2%),-9岁35例(9.9%),〉19岁35例(9.9%)。中毒发生在家庭305例(86.4%),家庭以外48例(13.6%)。经消化道中毒348例(98.5%),吸入5例(1.5%)。患儿自己误服281例(79.4%),家长喂错药或超量喂药48例(13.6%),医源性7例(2.1%),试图自杀12例(3.4%)。药物中毒206例(58.4%),化学制剂55例(15.6%),鼠药26例(7.3%),农药45例(12.7%),有毒植物16例(4.5%)。353例中,急诊留观治疗297例(84.1%),因病情危重住PICU56例(15.9%),死亡4例(1.1%)。结论中毒好发年龄为1~4岁,主要原因为误服,毒物种类第一位是药物,导致死亡或严重中毒的种类包括精神类药物、农药、鼠药。预防工作重点为防止幼儿家中误服,主要措施有加强儿童监管、妥善保管家中药物及有毒物品、鼓励使用药品安全包装。
- 曹雪笛高恒妙廖琨王新伟王龙赵光远霍枫钱素云
- 关键词:儿童中毒流行病学
- 儿童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 曹雪笛廖琨王新伟王龙赵光远霍枫钱素云高恒妙
- 14例儿童肺胞子菌肺炎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2010年14例儿童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和转归。结果本组14例病例中,例好转,3例因各种原因放弃,1例死亡。原发病血...
- 廖琨钱素云曾健生贾鑫磊李峥刘珺高恒淼
- 儿科急诊死亡37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371例急诊死亡患儿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儿37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放弃治疗情况及死亡地点。结果 371例死亡患儿中,男209例(56.3%),女162例(43.7%);死亡年龄〈1个月59例(15.9%),1~6个月139例(37.5%),7~12个月89例(24.0%),13个月~6岁57例(15.4%),〉6岁27例(7.2%)。死亡原因为先天性疾病138例(37.2%),感染性疾病75例(20.2%),意外伤害及中毒47例(12.7%),血液肿瘤疾病41例(11.1%),其他心脑疾病70例(18.8%)。年龄〈1个月、1~6个月、7~12个月的患儿死亡原因主要为先天性疾病,分别为33例(55.9%)、64例(46.0%)、36例(40.4%);年龄13个月~6岁、〉6岁的患儿死亡原因主要为意外伤害及中毒,分别为18例(31.6%)、9例(33.3%)。371例死亡患儿中,放弃治疗248例(66.8%),其中院前死亡128例(34.5%)、院内死亡243例(65.5%)。结论儿科急诊死亡多发生于〈1岁者,死亡原因多为先天性疾病,〉1岁者多为意外伤害及中毒。
- 王新伟张成晔耿荣高恒秒廖琨赵光远曹雪笛王龙
- 关键词:急诊死亡
- 既往健康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
- 目的总结既往健康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4例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34例中男25例;<1岁21例(62%)...
- 高恒淼曾健生陈晖贾鑫磊王荃李峥廖琨张成晔钱素云
- 文献传递
- 先天代谢疾病代谢危象的急诊识别和处理:附3例报告
- 高恒淼贾鑫磊王伟廖琨刘珺曹雪笛徐文淼
- 文献传递
- 儿童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儿童急性中毒的方法.方法 应用儿童中毒病例信息收集表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中毒患儿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年龄、原因、途径、种类和后果...
- 曹雪笛廖琨王新伟王龙赵光远霍枫钱素云高恒妙
-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前后儿科急诊感染性疾病谱的变化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流行前后儿科急诊感染性疾病谱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日至2022年7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患儿,根据就诊时间分为SARS-CoV-2流行前期(简称流行前期)和SARS-CoV-2流行期(简称流行期),分析流行前期及流行期儿童感染性疾病谱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患儿94707例次,其中男55476例次,女39231例次,年龄29 d~18岁,平均(4.9±4.1)岁。流行前期就诊29590例次,其中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54.8%(16203/29590);流行期就诊65117例次,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42.4%(27645/65117)。与流行前期相比,流行期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减少了39.8%(其中肺炎减少56.9%,流行性感冒减少53.6%)、消化系统感染减少19.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减少49.2%、泌尿系感染减少4.7%、其他感染减少26.3%。除泌尿系感染外,流行期各类型感染性疾病就诊人数占全年总就诊人数的比例均低于流行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流行前期相比,流行期第一年的一、二、三级应急响应时期感染性疾病分别减少了74.9%、60.9%、3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流行期第一年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的冬季就诊高峰值明显减少;流行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夏季就诊高峰季消失。结论相比SARS-CoV-2流行前期,流行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减少,可能与应急响应措施相关。
- 赵光远武洁王龙霍枫廖琨王荃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急诊感染性疾病疾病谱儿科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廖琨耿荣鲁靖
- 关键词:血钠浓度水-电解质代谢紊乱SFC代谢性酸中毒首发病例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