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天翼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药物化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合成
  • 1篇藻毒素
  • 1篇生物素
  • 1篇中药
  • 1篇戊二醛
  • 1篇麻痹性贝类毒...
  • 1篇免疫
  • 1篇免疫PCR
  • 1篇蓝藻
  • 1篇蓝藻毒素
  • 1篇基因簇
  • 1篇法检
  • 1篇贝类
  • 1篇蓖麻毒
  • 1篇蓖麻毒素
  • 1篇PCR方法
  • 1篇PCR方法检...

机构

  • 3篇北京药物化学...

作者

  • 3篇应天翼
  • 2篇陈冀胜
  • 2篇姚戈
  • 2篇曹瑛
  • 1篇郝兰群
  • 1篇宋云扬
  • 1篇李艳军
  • 1篇刘娟
  • 1篇张靖
  • 1篇王惠芳
  • 1篇范崇旭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013年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产自多种淡水蓝细菌及海洋甲藻,常见于爆发的水华及贝类中,其神经毒性对人畜具有很高的危险性,PSTs中毒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使毒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及相关基因得以发现并初步验证。综合已报道的5种蓝细菌基因簇及相关合成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综述了PSTs的生物合成过程及推导的功能酶类,并对各种环境调控因素影响毒素合成的机理进行了总结。
姚戈曹瑛范崇旭应天翼陈冀胜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基因簇生物合成
蓝藻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正>蓝藻毒素是一类蓝藻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多种水华常见蓝藻都能产生各种毒素。水华的形成会导致蓝藻毒素大量蓄积并释放,严重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对水产养殖,供水以及旅游业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姚戈曹瑛应天翼陈冀胜
文献传递
夹心免疫PCR方法检测蓖麻毒素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建立了双抗夹心免疫PCR的检测技术,检测极微量的抗原。方法 以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连接生物素化抗体和生物素化DNA,应用于免疫PCR中,检测极微量的抗原。结果 建立了双抗夹心兔疫PCR的检测技术,检测蓖麻毒素的灵敏度达0.1pg/mL,与夹心ELISA方法比较灵敏度高103。结论 建立的免疫PCR系统灵敏度高,可用于各种微量抗原的检测。
宋云扬刘娟应天翼郝兰群张靖李艳军王惠芳
关键词:蓖麻毒素免疫PCR戊二醛生物素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