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明军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颌骨
  • 2篇影像
  • 2篇山羊
  • 2篇山羊下颌骨
  • 2篇牵张
  • 2篇牵张成骨
  • 2篇下颌
  • 2篇下颌骨
  • 2篇成骨
  • 1篇牙齿缺失
  • 1篇牙种植
  • 1篇牙周
  • 1篇牙周指数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观察
  • 1篇植牙
  • 1篇治疗牙齿
  • 1篇上颌
  • 1篇上颌骨
  • 1篇种植体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南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崔明军
  • 5篇黄远亮
  • 4篇潘瑾
  • 2篇霍晓敏
  • 2篇孙婷婷
  • 1篇蒋欣泉
  • 1篇张秀丽
  • 1篇牛茂
  • 1篇徐克
  • 1篇王磊
  • 1篇赵健

传媒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通过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了解自行设计开发的三维骨牵张器的成骨效果。方法:成年山羊6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用自行设计的牵张器,以0.6mm/次、2次/d的速度牵张,牵张期为17~18d,牵张高度20mm左右。牵张完毕后1、2及3个月各处死2只动物,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形态学和骨密度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山羊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牵引后1个月,牵张区充满平行排列的骨小梁;牵张后2个月,牵张区可见排列成网状粗大的骨小梁及成熟的哈佛氏系统。结论:我们自行设计的三维牵张器,制作简便,易于控制,可以稳定成骨,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崔明军潘瑾孙婷婷霍晓敏黄远亮
关键词:牵张成骨下颌骨山羊
基于CT影像的牙种植模板相关的颌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通过观测成人颌骨形态结构及其周围骨突的情况,为临床口腔种植手术导板的设计、制作,模板导向孔的安置、深度和方向以及种植角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临床上31例上颌骨及44例下颌骨的CT断层图像,应用3D-DOCTOR软件对其各个牙位上相应的牙槽嵴与对应牙的夹角进行观测与测量,并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加以分析。结果:上颌骨牙长轴与牙槽突的唇腭侧偏移关系有71.92%在偏唇与偏腭20°以内,下颌骨牙长轴与牙槽突的唇腭侧偏移关系有98.68%在偏唇与偏舌20°以内。结论:颌骨牙长轴与牙槽嵴的相对偏斜度可为种植位点的选择和种植导向模板的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孙婷婷潘瑾崔明军黄远亮
关键词:上颌骨骨骼测量CT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了解自行设计开发的三维骨牵张器的成骨效果。方法:成年山羊6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牵引,以0.6 mm/次、2次/d的速度牵引,牵引期为17~18 d,牵引高度20 mm左右。牵引完毕后1、2及3个月各处死2只动物获得标本,进行大体标本、普通X-ray和CT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山羊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张成骨延长实验动物模型。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X-ray观察结果显示:牵引间隙逐渐变模糊,骨牵引器固位良好,下颌骨在解剖关系状态下位完成骨缺损修复,固定期2周放射影像可见新骨生成,1个月可见骨样结构,2~3个月骨质修复完成。CT观察结果显示:在牵引的区域,新生成的骨的质和量都非常的好,与原来的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我们自行设计的三维牵张器,制作简便,易于控制,可以稳定成骨,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崔明军徐克孙婷婷潘瑾黄远亮
关键词:牵张成骨下颌骨山羊
Bio-Oss胶原结合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Bio-Oss胶原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小型猪骨髓,贴壁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液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I型胶原、骨钙素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将培养的第3代细胞接种于Bio-Oss胶原,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将Bio-Oss胶原/BMSCs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部皮下,4、8周后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当接种密度为0.8×106/ml时,细胞与支架材料之间有最大附着量;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I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细胞生长附着于材料网孔内表面;组织学检测提示,8周时复合物内有新骨形成。结论:Bio-Oss胶原/BMSCs复合物显示成骨活性,Bio-Oss胶原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赵健黄远亮蒋欣泉张秀丽潘瑾崔明军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骨组织工程
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各时期龈沟液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PISF)和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通过丝线结扎法建立犬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以基台连接术为基线(作自身对照)0,在结扎后3、6、9周时检测种植体36个位点的龈沟液量和种植体周围组织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种植体周龈沟液量(PISF)、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及探诊深度(PPD)等临床指标在结扎后3、6、9周时,均大于自身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6周时单纯黏膜炎无骨吸收和伴骨吸收位点之间的PISF和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种植体组龈沟液量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种值体周龈沟液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态,有可能作为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但并不一定能反映骨组织状况。
霍晓敏王磊黄远亮牛茂崔明军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牙周指数
用即刻种植牙法与常规种植牙法治疗牙齿缺失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用即刻种植牙法与常规种植牙法治疗牙齿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牙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种植牙法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即刻种植牙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其在接受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ISQ值。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其在接受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ISQ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即刻种植牙法与常规种植牙法对牙齿缺失患者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此病患者口腔状态良好的条件下,可优先为其选择即刻种植牙法进行治疗,这样做可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崔明军
关键词:牙齿缺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