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慧燕
- 作品数:16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年龄对女性股四头肌被动硬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中老年女性和青年女性股四头肌肌肉的被动硬度,探讨年龄对肌肉硬度的影响以及肌肉硬度与下肢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老年健康女性20例,设为中老年女性组;另选取年轻健康女性20例,设为青年女性组。采用超声剪切波成像技术测量2组受试者屈膝30°、60°、90°和105°时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的被动硬度,然后检测其6 min步行距离(6MWT)、5次坐-站测试(FTSST)和伸膝的最大等长自主收缩力(MIVC)。结果屈膝60°、90°和105°时,中老年女性组的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的硬度值均显著高于青年女性组(P<0.05)。青年女性组6MWT和FTSST均显著优于中老年女性组(P<0.01),且其屈膝60°和90°时的MIVC亦显著高于中老年女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老年女性组股直肌在屈膝60°时,其被动硬度与MIVC呈负相关关系(r=-0.485,P=0.012)。结论肌肉被动硬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这种增加主要在肌肉牵伸状态下显著。屈膝60°时,中老年女性股四头肌的MIVC与其股直肌的硬度值呈负相关关系。
- 王劲松宗慧燕郭华郭华付少娥王谦
- 关键词:肌力股四头肌
- 地震伤后颈6、7椎体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报道及康复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宗慧燕李秀娟王晓红
- 关键词:骨折脱位地震伤颈脊髓损伤颈6椎体
- 前臂后皮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 2013年
- 目的测定正常人前臂后皮神经感觉传导正常值。方法采用逆向法检测58例正常健康人及1例男性伴前臂后皮神经损伤患者的双侧前臂后皮神经感觉传导,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起始潜伏期、峰潜伏期、峰峰波幅和传导速度,并计算正常健康人双侧波幅比值。结果正常健康人前臂后皮神经SNAP的起始潜伏期、峰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分别为(1.96±0.12)ms、(2.48±0.14)ms、(7.39±2.36)μV、(61.39±3.69)m/s,双侧波幅比值(低值/高值)为0.88±0.09,左右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峰潜伏期和波幅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起始潜伏期和传导速度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例男性患者的前臂后皮神经SNAP波幅和传导速度左侧为1.4μV和54.5m/s,右侧为5.8μV和61.2m/s。结论前臂后皮神经的感觉传导测定易于操作,随着年龄增长,SNAP峰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降低,应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正常参考值。
- 许惊飞王劲松宗慧燕何成奇
- 关键词:桡神经正常值
- 脊髓损伤社区康复转介模式探索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索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的社区康复转介模式,建立上级医院与社区医院SCI康复的绿色通道。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转介到社区医院的30例SCI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包括SCI神经学分类标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制定康复方案,并进行社区康复。结果 30例转介到社区医院的SCI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后,与转介时比较,SCI神经学分级运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CI患者可以在有条件的社区医院进行康复;该实践为大型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医院康复无缝衔接提供了新型的SCI社区康复转介模式。
- 宗慧燕何毅郭华丁明甫胡荣庆肖泽钊王晓红
- 关键词:脊髓损伤社区康复转介
-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改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20年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会对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造成影响[1]。SCI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2],并最终造成患者期望寿命的缩短。根据各国统计数据,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非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率在发达国家高于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3—4],每百万居民中TSCI发病率为9.3人/年[5]。
- 向小娜宗慧燕何红晨
-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四肢瘫尿路感染脊髓损伤肺部感染
- 地震挤压伤后颈6、7椎体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康复—1例报导
- 突发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导致了大量的脊髓损伤患者,华西医院也收治了大量的伤后功能受限的患者。其中有1例地震伤后182天的颈6、7椎体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在采用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良好效果,特报道。
- 宗慧燕李秀娟王晓红
- 文献传递
- 完全性脊髓损伤截瘫9年的综合康复治疗——1例报道
- 脊髓损伤患者最佳康复期在半年内,而病程长达长11年并截瘫9+年的患者康复治疗较少见。本文对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截瘫9年的患者采用物理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站立行走架训练、起立床训练)、膀胱护理等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效...
- 黄亚琴宗慧燕王晓红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综合康复
- 文献传递
- 外骨骼辅助步行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致残疾病,脊髓由于各种原因受损导致患者的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障碍[1]。2012年美国创伤性SCI发病率为54人/百万[2],而中国创伤性SCI发病率平均为41人/百万[3—4],非创伤性SCI发病率约为65人/百万,其中57%为截瘫患者[5]。如不能有效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及活动能力的提升.
- 向小娜欧毅宗慧燕何红晨
- 关键词:脊髓损伤肢体功能康复非创伤性截瘫患者外骨骼
- 步态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及生物力学异常引起的步态异常是导致患者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步行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随着老年化社会进程加快,KOA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2])。有流行病学调查了中国6个城市(上海、成都、广州、哈尔滨、西安、石家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KOA的患病率高达15.6%^([3])。
- 杨静怡何红晨宗慧燕杨霖姜俊良何竟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流行病学调查中老年人关节活动度老年化社会
- MOOC在我国康复治疗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1
- 2020年
-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与教育相融合的全新模式。慕课是大规模网络课程的简称,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由于慕课已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等专业有成熟的发展,但是还未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故分析慕课的特点与弊端,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分析怎样让慕课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 杨静怡宗慧燕戈岩蕾杨永红
- 关键词: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