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鹤翔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应用810nin半导体激光,对52例(58只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确诊的AMD合并黄斑区CNV患者进行TIT治疗。激光功率130~160mW/mm光斑直径。根据视力、视网膜出血和CNV渗漏变化作为疗效评定标准,随访3~18个月。结果末次随访矫正视力提高1〉2行者19只眼(32.7%),不变30只眼(51.7%),下降〉12行者9只眼(15.5%);其中视力〉0.3者8只眼(13.7%),0.1~0.3者15只眼(25.8%),〈0.1者35只眼(60.3%)。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适反应,有3例(3只眼)病灶处视网膜可见轻微发灰,中心视力下降2~3行,2个月后完全恢复。1周时2例(2只眼)出血增加,2~3个月时2例(2只眼)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末诊时9只眼(17.3%)机化瘢痕形成或增厚;22只眼视网膜出血中完全吸收18只眼(81.8%);6只眼(10.3%)出现新出血。FFA和ICGA复查,CNV闭合荧光渗漏消失或减轻40只眼(76.9%);加重5只眼(9.6%);新出现3只眼(5.8%)。结论TIT是治疗AMD合并CNV的一种安全、有效、价格相对便宜的方法,早期诊断、治疗CNV对提高和保存有用视力意义重大,目前更适合国内应用。
- 苗林陈丽娟曹西友宋鹤翔
-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经瞳孔温热疗法
- 高度近视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变化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住院患者120例(150只眼),排除有明显影响眼压各种因素,按眼轴长度分为高度近视(HM)组、低度近视(LM)组、非近视(NM)组。术前及术后24、48、72、96、120 h进行眼压测量。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 3组间(P<0.001)及不同时间点间(P<0.001)平均眼压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各时间点,HM组平均眼压均高于LM组和NM组,术后24 h眼压升高率为54.16%,明显高于LM组的28%和NM组的22.58%(P<0.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升高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与近视程度正相关;对于有近视的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前后须评价其眼压,术后眼压升高特别是眼压≥30 mm Hg或眼压持续升高48 h以上者,待手术恢复后应作青光眼排查。
- 苗林陈丽娟宋鹤翔徐晨
-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实验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Ad-Es)注射液对半导体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从而明确药物疗效及最佳给药途径,为进一步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方法雄性BN大鼠40只,右眼眼底采用半导体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0只眼)。光凝后21 d,A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Ad-Es 0.01 mL;B组于球周注射Ad-Es 0.01 mL;C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1 mL;D组于球周注射生理盐水0.01 mL。观察给药后7 d各组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荧光素渗漏情况,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脉络膜血管平铺法测量各组CNV面积,光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D105的表达。结果FFA晚期图像A组和B组视网膜光凝斑荧光素渗漏得到明显抑制,A组抑制效果更强;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CNV面积,A组和B组CNV面积显著低于C、D组,A组CNV面积低于B组;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C、D组光凝区纤维血管较A、B组明显增多,A组低于B组;A、B组CNV相关表达因子CD105表达下降,A组较B组表达下降更明显。结论 Ad-Es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动物模型的CNV表达,玻璃体腔注射给药抑制效果优于球周注射给药,为治疗CNV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 陈丽娟宋鹤翔苗林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内皮抑素腺病毒
- 康柏西普的两种给药方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比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康柏西普的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及同济医院眼科被诊断为RVO黄斑水肿的患者共33例(33只眼),按照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2组,A组共18例(18只眼),采用1+prn的给药方式,B组共15例(15只眼),采用3+prn的给药方式。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为6个月,通过眼科常规检查、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等,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以及6个月内的总注射次数,观察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的短期疗效对比。结果随访6个月,组内差异结果显示,A组、B组不同时间BCVA、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表现为治疗后1、2、3、6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差异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后1、2、3、6个月,A组和B组BCVA、CMT水平基本相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A组18只眼共注射28次,患者接受注射次数为1~3次,平均注射次数1.56次。B组15只眼共注射47次,患者接受注射次数为3~4次,平均3.13次。6个月内,A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案短期内疗效对比观察,发现康柏西普治疗RVO黄斑水肿短期内疗效确实可靠,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且1+PRN治疗方案能显著减少注射次数,因此对于非缺血型RVO黄斑水肿短期内1+prn治疗方案更优。
- 富莉莉荣翱苗林陈丽娟宋鹤翔赵易徐晨
- 关键词:给药方案
- 两种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两种设计不同的AcrySof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体 (intraocularlens ,IOL )对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 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 ,PCO)的影响。方法 :114例 ( 114只眼 )随机分为两组 ( 1)试验组 :5 9例 ( 5 9眼 ) ,植入一体式AcrySof折叠式IOL。 ( 2 )对照组 :5 5例 ( 5 5眼 ) ,植入三体式AcrySof折叠式IOL。术后半年散大瞳孔观察Soemmering环和PCO情况。结果 :瞳孔区PCO ,试验组 4只眼 ( 6 8% ) ,混浊多为轻微皱褶。对照组 11只眼 ( 2 0 % ) ,试验组PCO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术后Soemmering环边界均清晰而试验组更加明显 ,且襻周也形成明显的细胞增殖区。结论 :一体式AcrySof折叠IOL具有独特设计的襻使晶状体后囊膜皱褶大为减少 ,远期PCO明显下降。
- 苗林曹西友殷汝桂朱鸿宋鹤翔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后囊膜混浊手术方法
- 不同脉冲时间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不同脉冲时间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晚期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8例60眼随机分成两组,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分别应用长脉冲时间(4s)和传统标准脉冲时间(2s)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观察眼压、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长脉冲时间组(30只眼),眼压由术前(55.29士12.38)mmHg降至(20.21±11.83)mmHg,显效率79%,术后疼痛、前房反应、出血较轻;传统标准脉冲时间组例(30只眼),眼压由术前(54.47±15.14)mmHg降至(19.81±13.29)mmHg,显效率为81%,术后疼痛、前房反应、出血较重。两组术后降低眼压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长脉冲时间组比标准脉冲时间组疼痛及并发症更轻更少(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效果明显,其中采用长脉冲时间(4s)比传统标准脉冲时间(2s)在有效降低眼压的同时并发症更少,更安全,特别对有视力眼临床意义更大。
- 宋鹤翔苗林曹西友
- 关键词:青光眼激光疗法巩膜睫状体
- IOL Master测量计算高度近视合并硅油填充眼人工晶体度数的应用分析
- 目的 评价IOL Master对高度近视合并硅油填充眼进行生物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筛选2016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0例(20只眼),其中11例(11只眼)同期行硅油取出术,9例(...
- 宋鹤翔
- 关键词:硅油填充眼生物测量光学相干高度近视
- 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抑制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实验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Ad-Es)玻璃体注射对半导体激光诱导的BN(Brown Norway)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BN大鼠30只,右眼眼底采用激光光凝建立CNV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单次给药组、重复给药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光凝后21d,单次给药组玻璃体腔内注射Ad-Es 0.01mL;重复给药组玻璃体腔内注射Ad-Es 0.01mL,并于1wk后重复给药;生理盐水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1mL。观察各组末次给药后7d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渗漏情况,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脉络膜血管平铺法测量各组CNV面积,光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NV组织中CD105的表达。结果:FFA造影显示给药组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重复给药组渗漏发生率低于单次给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焦显微镜下CNV定量分析显示给药组CNV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复给药组CNV面积低于单次给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光凝部位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给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复给药组低于单次给药组;CNV组织中CD105的表达,给药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重复给药组低于单次给药组。结论:Ad-Es可以有效抑制动物模型的CNV生成,重复给药组抑制效果优于单次给药组,为治疗CNV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途径。
- 陈丽娟宋鹤翔苗林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内皮抑素腺病毒
- 不同脉冲时间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脉冲时间810nm半导体激光进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筛选有效的脉冲时间。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晚期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9例(4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分别应用长脉冲时间(4s)和传统标准脉冲时间(2s)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检测眼压、进行疼痛症状评估、观察并发症,筛选有效的脉冲时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长脉冲时间组19例(20只眼),眼压由术前(57.16±11.68)mmHg降至(19.71±13.36)mmHg,显效率80%,术后疼痛、前房反应、出血较轻;传统标准脉冲时间组20例(20只眼),眼压由术前(55.39±10.93)mmHg降至(19.55±10.74)mmHg,显效率85%,术后疼痛、前房反应、出血较重。两组术后同样有效降低眼压,术后眼压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长脉冲时间组比标准脉冲时间组疼痛及并发症更轻更少(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采用长脉冲时间半导体激光,与传统标准脉冲时间相比,同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压,而且并发症更少,更安全。
- 曹西友孙晓东苗林宋鹤翔
-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难治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