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少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珊瑚
  • 3篇同位素
  • 3篇黄土
  • 2篇氧同位素
  • 2篇有机碳
  • 2篇造礁珊瑚
  • 2篇示踪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气候
  • 2篇季风
  • 2篇加速器
  • 2篇加速器质谱
  • 1篇地学
  • 1篇地学研究
  • 1篇东亚季风
  • 1篇冬季风
  • 1篇多变量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测定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宋少华
  • 8篇周卫健
  • 6篇武振坤
  • 5篇鲜锋
  • 4篇刘卫国
  • 3篇彭子成
  • 3篇陈茂柏
  • 2篇程鹏
  • 2篇张丽
  • 2篇常宏
  • 2篇孔祥辉
  • 2篇赵国庆
  • 1篇刘羿
  • 1篇陈特固
  • 1篇刘晓清
  • 1篇曾奕
  • 1篇于学峰
  • 1篇刘钊
  • 1篇贺剑峰
  • 1篇杨东

传媒

  • 2篇岩矿测试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核技术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暴露测年样品中^(26)Al和^(10)Be分离及其加速器质谱测定被引量:7
2012年
在已有实验流程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石英样品中Be和Al提取、纯化等实验流程,设计的流程条件实验包括实验试剂、器皿和离子交换柱选择、离子交换树脂分离Be和Al时酸浓度选择等。结果表明,选择钢铁研究总院研制的9Be标准溶液作为10Be样品制备的载体;使用一次性实验器皿;选用4 cm规格的离子交换柱;用0.05 mol/L草酸和0.75 mol/L盐酸混合溶液洗脱吸附于阴离子树脂上的Al,可有效提取、纯化样品中的Be和Al。加速器质谱(AMS)测量结果显示,13组化学空白的10Be/9Be和26Al/27Al比值平均值分别为7.48×10-15和1.96×10-15,与国内已有宇宙成因核素实验室的结果(5×10-15~8×10-15)具有可比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的测量结果表明,Be、Al回收率分别达90%和60%。基于新建立的实验流程分析了祁连山北侧金佛寺的一个岩石样品,获得了10Be和26Al的暴露年代分别为(10.7±1.0)ka和(10.0±1.2)ka,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张丽周卫健常宏赵国庆宋少华武振坤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
西沙海域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6
2007年
对采自西沙海域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Ni,Cu,Hg,Zn,Cr,Mn,Fe,Cd,Pb和Co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了Pb,Ni外,该区域其他重金属的含量都在国家一类海水的标准范围内,但是该区域海水仍然具有近岸海水的特性.运用多元统计法探讨了重金属间的相关性,由因子分析法提出了控制西沙海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的4个主因子:盐度,大气沉降,上升流和天然地球化学来源.
周静杨东彭子成宋少华周卫建贺剑峰刘羿刘桂建
关键词:西沙海域重金属含量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7
2006年
通过将红原泥炭地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与典型风成沉积物、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与典型风成沉积(如黄土、古土壤)相似,而与湖泊沉积以及河流沉积有较大差异。环境判别参数也显示泥炭灰分来源为风成的。据此,作者认为该地区泥炭沉积中的灰分物质是风成堆积,进而提出该地区泥炭灰分含量可以指示冬季风强度的变化。
于学峰周卫健刘晓清郑艳红宋少华
关键词:灰分古气候冬季风
我国南海造礁珊瑚的气候历史重建及数理分析方法
低纬热带海区的块状造礁珊瑚是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本论文以南海北部海区(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滨珊瑚为研究对象,基于精确的年代标尺,讨论了南海北部珊瑚骨骼δ18O的环境指示意义;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重建了...
宋少华
关键词:造礁珊瑚海表面温度数据处理气候变化
海南岛滨珊瑚δ^(18)O对环境条件的响应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采自海南岛东岸沙老岸礁的活体橙黄滨珊瑚岩心,测试了其中11 a(1992—2002)的珊瑚骨骼氧同位素组成。通过与同期观测记录的海洋表面温度、海洋表层盐度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珊瑚δ18O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特征。该地区珊瑚δ18O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海洋表面温度的控制,而以夏季为代表的季节性变化则主要受海洋表层盐度的影响。
宋少华周卫健彭子成刘卫国程鹏鲜锋
关键词:造礁珊瑚氧同位素海洋表面温度
黄土塬竖井剖面黄土-古土壤碳同位素记录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和洛川塬面中心地区,分别开挖一个竖井获得L2以来连续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剖面,并对剖面样品的总有机碳、无机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土-古土壤的有机质碳同位素变化与前人对天然剖面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也注意到黄土-古土壤序列有机碳δ13Corg与无机碳酸盐δ13Ccarb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在统计学分析意义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西峰塬和洛川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615和r=0.314,α<0.01,该结果与以往对黄土高原塬面边缘天然露头剖面获得有机碳与总碳酸盐碳同位素呈反相关趋势的结论不一致。对于这种现象的初步解释可能是:(1)来自后期的改造作用:由于黄土沟谷出露的天然剖面多发生在雨水冲刷黄土塬面所切割形成的沟谷两侧,这样天然剖面处于一个开放或半开放的环境,其表层至某一深度受外界水热环境和气体交换影响黄土中的无机碳酸盐;(2)同时黄土-古土壤竖井剖面也可能受土壤CO2分压的影响造成土壤次生碳酸盐的形成而导致同位素变化趋势的复杂性;(3)采样点区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深入研究不同地区塬面竖井剖面黄土-古土壤碳同位素组成并与相应地区的天然剖面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黄土-古土壤碳同位素所记录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
张普刘卫国周卫健武振坤宋少华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有机碳碳酸盐碳同位素
西峰蔡家咀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最佳期气候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挖探井方式获取西峰蔡家咀剖面200 cm黄土沉积序列,以7个14C-AMS测年数据为年龄控制点,利用沉积物粒度模式建立最近20 ka的年代框架。磁化率、灰度、粒度等指标的综合对比表明该剖面记录了末次盛冰期增温以来几次重要气候事件,如Heinrich事件1(H1)、Blling-Allerd暖期(B-A)、新仙女木事件(YD)、8.2 ka事件等,说明西峰黄土剖面具有记录短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潜力。
刘策宋少华孔祥辉刘钊鲜锋武振坤
关键词:黄土末次盛冰期气候事件
对近183年我国南海冬季风变率的探讨:来自珊瑚氧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1
2013年
以西沙群岛现代澄黄滨珊瑚的冬季氧同位素记录为代用指标,重建了1818—2000年的南海冬季风风速。重建序列显示1818—1954年冬季风速以每年0.009m.s 1的速率下降,而1955—2000年下降速率明显增强为每年0.021m.s 1,46年间风速下降达20%。整个183年中冬季风速变化具有两个完整的强—弱波动特征,其中1830s和1940s为过去近两个世纪当中冬季风速最强和最弱的时期。20世纪的冬季风速变化与南海海表温度和中国陆地气温极为相似,相位相反,并揭示了1940s和1980s年代两个特征暖期。通过对冬季风速异常和ENSO暖、冷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ENSO事件发生时与冬季风减弱相对应。
宋少华周卫健熊晓虎彭子成刘卫国陈特固
关键词:珊瑚东亚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青海湖老碳效应的时空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通过对青海湖周边的湖水和河流DOC、DIC浓度、^(14)C浓度,以及1F孔不同深度13个碳酸盐的^(14)C年代分析,厘清青海湖老碳效应空间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在空间上,青海湖DIC和DOC的^(14)C的老碳各条河流分布极不均匀,南边的老碳效应明显比北边小,河流的老碳明显比湖水偏老,引起青海湖沉积物老碳效应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由于北边主要河流将流域内的老碳输入湖区引起,并非由于湖水和大气的交换不畅引起的碳库效应。在时间尺度上,碳酸盐^(14)C的老碳平均值比有机碳的^(14)C老碳平均值偏老。由于入湖物质的变化,在全新世前,有机碳和碳酸盐的老碳比全新世后偏老。
程鹏卢雪峰杜花BURR G S宋少华鲜锋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溶解无机碳碳酸盐
基于“平均值概念”的“残差示踪法”——黄土高原降水重建的应用(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对定量重建黄土高原降水的传统方法进行了回顾分析,提出了利用新发展的"残差示踪法"定量重建黄土高原古降水变化的两种新方法。一种是利用黄土磁化率和粉尘通量指标的关系进行降水重建的磁化率方法(SUS-approach),另一种是利用黄土^(10)Be浓度与^(10)Be产率和粉尘通量指标的关系进行降水重建的^(10)Be方法(^(10)Be-approach)。上述两种方法定量重建的洛川地区13万年以来降水变化曲线高度一致,但与前人利用现代观测数据建立的气候回归方程等传统方法重建的降水记录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所建立的降水曲线具有明显的细节特征,揭示了粉尘稀释作用对降水指标的影响,显示了该方法的优势。文章同时指出,"残差示踪法"的数学涵义是基于"平均值概念"(MVC),并对此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论证。最后,就本文所提出的运用线性回归后的残差进行示踪的新方法与传统的示踪方法之差异作了对比分析。
周卫健陈茂柏孔祥辉鲜锋杜雅娟武振坤宋少华康志海
关键词:黄土高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