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鹏飞 作品数:7 被引量:51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几种配方肥对“巨峰”葡萄坐果率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2年 以欧美杂种鲜食葡萄"巨峰"为试材,研究了配方肥花多乐、果多乐以及养多乐不同喷施浓度及喷施次数对葡萄坐果率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喷施花多乐1次可提高"巨峰"葡萄坐果率;幼果期喷施果多乐600倍液2次或1 200倍液1次可显著增加葡萄单粒重、单穗重、果实横径以及果实含糖量;喷施花多乐、果多乐、养多乐均可提高"巨峰"果皮中花色素含量。 宁鹏飞 张军贤 王丹 张振文关键词:坐果率 果实品质 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 被引量:8 2012年 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简单避雨方式,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后进行避雨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及非花色苷酚的种类和含量,获得如下结果:(1)避雨栽培降低了赤霞珠葡萄酒总酸、总酚和单宁含量,但差异不显著。(2)避雨栽培对一些单体非花色苷酚类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黄烷醇类总量,但对黄酮醇和类黄酮酚总量无显著影响;极显著降低了苯甲酸、芪类和非类黄酮酚,增加了肉桂酸类含量。(3)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种类无影响,降低了非花色苷酚类总量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赤霞珠葡萄转色期采取避雨措施,对干红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不显著。 宁鹏飞 贺艳楠 张军贤 张振文关键词:避雨栽培 赤霞珠 葡萄酒 简易避雨栽培技术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通过对简易避雨栽培模下酿酒葡萄病害、果实品质和葡萄产量的研究,旨在了解避雨栽培技术在酿酒葡萄上应用的可行性.试验以泾阳县蛇龙珠(Cabemet Gemischt)为材料,调查避雨栽培及露地栽培葡萄叶片、果穗发病率和病情指... 张振文 宁鹏飞 贺艳楠关键词:避雨栽培 病害 果实品质 养多乐对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3年 本试验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养多乐(Sugar mover)不同喷施次数与喷施浓度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5年生,南北行向,株行距为1.0m×2.0m,单篱架,单干双臂整形。试验药剂主要含硼、铜和其他促生因子,由美国世多乐集团公司提供。试验于果实转色期(5%果粒着色)、果实转色期后10d、20d、30d进行叶面喷施,喷施量以叶片开始滴水为宜。 宁鹏飞关键词:果实品质 酿酒葡萄 赤霞珠 喷施浓度 喷施次数 供试品种 避雨栽培对蛇龙珠果实及葡萄酒质量影响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2011年 研究避雨栽培对酿酒葡萄果实采收期、果实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蛇龙珠(Vitis viniferaL cv.Cabernet Gernischt)为材料,采用简单避雨方式和露地栽培(对照),在果实转色期后监测果实糖酸变化,并测定成熟果实还原糖、总酸、花色素、总酚和单宁等指标;采用小容器酿造工艺酿制蛇龙珠干红葡萄酒,测定葡萄酒的颜色、花色素、总酚和单宁等指标。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推迟了蛇龙珠果实的成熟期;(2)避雨栽培对蛇龙珠果实花色素、葡萄果皮中单宁含量影响极显著,对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3)避雨栽培对蛇龙珠干红葡萄酒花色素含量及颜色影响极显著,对总酚和单宁含量无显著影响。 宁鹏飞 贺艳楠 张振文关键词:避雨栽培 蛇龙珠 果实品质 葡萄酒质量 养多乐对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2年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养多乐(Sugar mover)不同喷施次数与喷施浓度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多乐喷施次数的增加,其果实还原糖含量增加。喷施1 200倍液养多乐"赤霞珠"果实还原糖最高。随着养多乐喷施次数的增加,"赤霞珠"果实总花色素含量增加,连续喷施4次600倍养多乐效果最佳。喷施养多乐对"赤霞珠"果实总酚含量影响不大。 宁鹏飞 高永辉 张振文关键词:酿酒葡萄 果实品质 葡萄酒缩合单宁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对比葡萄酒中测定缩合单宁的甲基纤维素沉淀法(MCP法)和蛋白质沉淀法(A-H法),以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测定不同类型、产地、品种葡萄酒的缩合单宁,考察其测定值和变异系数;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法)测定缩合单宁含量,采用吸光度法(A280)测定总酚含量,并与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对照。结果:(1)MCP法和A-H法均只适用于红葡萄酒缩合单宁测定,MCP法精度略高但差异不显著。(2)MCP法测定值平均为A-H法的9.13倍,但二者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6029)。MCP法与HPLC-MS法线性关系良好(R2=0.7733),A-H法较差(R2=0.4843)。(3)MCP法与总酚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095),A-H法与总酚无显著线性关系(R2=0.2872)。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反映红葡萄酒缩合单宁含量,但MCP法与HPLC-MS法、总酚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如采用A280测定总酚,应采用MCP法测定缩合单宁。 张振文 宁鹏飞 张军贤 艾丽丽 王丽娜 张小转 惠竹梅关键词:葡萄酒 缩合单宁 HPLC-MS 总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