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元
- 作品数:38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煤岩振动破坏过程中自振频率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动力扰动促使煤岩破坏失稳是其导致煤岩动力灾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分析外界扰动对煤岩稳定性的影响对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型振动试验装置和自振频率测试系统,对煤岩体在底板扰动破坏情况下自振频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振动影响作用下,煤岩体裂隙扩展,损伤程度加大,造成刚度系数的降低和阻尼比系数的上升,进而导致试件整体自振频率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的速率与动力扰动的加速度和频率密切相关,并出现煤岩结构体与其中煤体分层自振频率不一致的现象。根据试验结果从调整扰动源和煤岩体两个角度提出了防止或减弱动力扰动对煤岩动力灾害诱发影响的合理化建议。
- 李成武孙晓元高天宝孙英峰解北京徐晓萌
- 关键词:煤岩振动自振频率
-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四化一内核”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 2025年
- 为应对当前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资源不够多元、线下活动不够完善、过程反馈不够及时和考核手段不够持续等挑战,本文以“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线上资源的多元化、线下活动的精准化、过程反馈的及时化、考核手段的长效化以及课程思政显隐双性内核的“四化一内核”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四化一内核”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与学习成效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助力其在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培养具备“工程思维、实践能力、科学精神”的“新工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 孙晓元李晓霞谢建林李川田李兴莉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培养
- 基于安全工程专业的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平台探索研究
- 2025年
- 产业学院的构建是教育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战略,是解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安全工程专业产业学院的五个核心要素:产教融合平台的构建、产教融合基地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机制的改革,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的制订。文章希望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系统性分析,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产学服务平台,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对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 谢建林郝宏德孙晓元
- 关键词:安全工程
- 一种回采工作面支护监测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采工作面支护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支护安装分析模块、支护监测模块和监测核实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回采工作地点的地质数据和支护参数数据,通过数据库存储采集到的所有数据,通过支护安...
- 付玉平李川田李晓霞武睿孙晓元陈泽源孙大力
- 一种煤矿灭火用气体发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灭火用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夹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气体灭火器,凹槽内壁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与第二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滑槽的内部,...
- 武建国庞杰文孙晓元郝永江
- 高瓦斯厚煤层采动裂隙发育区瓦斯抽采技术被引量:37
- 2013年
- 针对高瓦斯厚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动裂隙发育区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通过现场观测得知采空区瓦斯和邻近层瓦斯占工作面全部涌出瓦斯的50%以上,并确定了工作面裂隙带高为15.68~28.68m。基于此,提出了在传统本煤层瓦斯抽采和邻近层瓦斯抽采的基础上,在采动裂隙发育区采用高位钻孔抽采瓦斯的方法进行瓦斯抽采,并确定了瓦斯抽采的相关参数。实践表明:裂隙带邻近层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效率大于本煤层瓦斯抽采和单纯邻近层瓦斯抽采效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53%。
- 谢建林孙晓元
- 关键词:高瓦斯高位钻孔瓦斯抽采
- 一种适合于煤矿工作面粉尘治理的除尘设备
- 本发明属于煤矿粉尘的除尘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降尘方法存在的降尘效率低、耗水量大、防尘费用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于煤矿工作面粉尘治理的除尘设备,包括角钢底座、钢架和若干组除尘风筒,除尘风筒水平设置、环状均布并由钢...
- 谢建林庞杰文郭勇义张英俊李川田付玉平孙晓元郝永江
- 一种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的煤岩试件夹具
- 本发明为一种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的煤岩试件夹具,以布置有螺纹孔洞的底板、中隔板和顶板为主体,同时包含后挡板、竖立杆、横挡板、支撑立柱、立杆夹板、及螺钉、螺母等配套设施,可适用于受静载煤岩体振动破坏的科学实验。激振器通过激振...
- 栗婧孙晓元赵越超宋天宝洪焕翔
- 合理钻孔间距和瓦斯抽放时间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14年
- 为确定合理有效的瓦斯钻孔间距和抽放时间,根据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论证了瓦斯径向流动方程与均质导热体中径向不稳定导热方程的相似性,探讨了借助ANSYS软件中的温度场分析功能来模拟瓦斯流动场的可行性。通过对比不同顺层平行钻孔间距和抽放时间的抽放效果确定了合理的瓦斯抽放参数。实践验证表明,合理的选取钻孔间距和充分的抽放时间能有效地防止瓦斯抽放钻孔的重复交叉,降低钻孔施工成本,缩短抽放所需时间,达到工作面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目的。
- 邢云峰孙晓元孙英峰
- 关键词:瓦斯抽放ANSYS模拟钻孔间距
- 本煤层瓦斯抽放交叉钻孔塑性区分布规律被引量:4
- 2014年
- 应用FLAC3D软件,结合Tecplot软件图像处理功能,通过在距交叉点不同距离做切片的方法,研究了交叉钻孔交叉点附近的塑性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交叉钻孔抽放本煤层瓦斯时,交叉钻孔的塑性区存在相交的情况。塑性区的相交一般是在距交叉点一定距离后才出现的,而且随着距交叉点距离的增加会出现相交区消失的情况。塑性相交区的大小受交叉钻孔之间的高程差和夹角的影响。塑性相交区大小随高程差的增大而减小,塑性相交区大小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九里山矿埋深煤层,交叉钻孔高程差建议小于6倍钻孔直径。
- 孙英峰孙晓元曹家琳邵晟洋荣涛
- 关键词:瓦斯抽放本煤层交叉钻孔塑性区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