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宇 作品数:89 被引量:268 H指数:11 供职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甘肃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7’抗条锈特点分析及其利用价值 被引量:1 2015年 2007-2013年对甘肃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7’在甘肃省不同生态区进行了全生育期抗条锈特点研究和苗期抗条锈基因推导分析,结果表明:‘中梁27’全生育期对接种的条锈菌CYR29、CYR31、CYR32、Su11-4、Su11-7、Su11-11、Su11-13、HY4、HY7、HY8表现抗病,对CYR33表现中抗-中感,对新菌系贵22-9、贵22-14表现感病。对自然诱发的条锈病,从2012年开始在甘肃田间表现感病。苗期对24个国内外供试条锈菌单孢菌系的抗性谱与已知基因载体品种不一致,推测含有未知抗条锈基因。 孙振宇 黄瑾 冯晶 张勃 曹世勤 贾秋珍 王晓明 金社林 王万军 宋建荣关键词:冬小麦 条锈病 16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 被引量:2 2018年 小麦条锈病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2014—2017年,先后对16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不同生态区的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评价其抗病性。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川农10号等5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 曹世勤 王万军 王万军 孙振宇 贾秋珍 徐志 贾秋珍 张勃关键词:小麦品种 抗条锈性 影响品种混种模式下植物病害流行时空动态的各因素的随机模拟分析 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会导致一些病害的流行与危害,品种混合种植可以抑制病害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有降低病害流行的作用。目前,品种混合种植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国内外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其防控病害的作用... 黄冲 孙振宇 马占鸿关键词:品种混种 病害流行 文献传递 等离子体对小麦矮腥黑粉菌处理效果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008年 Plasma treatment is a new physical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In this study the teliospores of 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 were treated with plasma,and then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liospores were broken into pieces.It set up some bases for research on plasma treatment of masses of wheat seeds containing teliospores of TCK. 孙振宇 马占鸿 王海光 刘亮 冯剑 张贵新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穗病 腥黑粉菌 扫描电镜观察 等离子体 进境植物 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研究进展及机遇与挑战 2024年 小麦生产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甘肃陇南越夏区是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和新小种策源地。通过系统回顾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立足陇南越夏区开展小麦条锈病研究60年来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更好保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条锈病研究在国内影响和地位,为持续引领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曹世勤 贾秋珍 贾秋珍 黄瑾 张勃 骆惠生 黄瑾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生物技术在小麦抗锈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培育抗锈新品种是提高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小麦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利用。通过阐述了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标记、基因编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在小麦抗锈相关性状改良和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小麦抗锈育种中尚需解决的问题,旨在为生物技术在甘肃小麦抗锈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提供支持。 李玲 虎梦霞 张文涛 王万军 曹世勤 黄瑾 黄瑾 孙振宇 张勃关键词:生物技术 小麦 甘肃省26个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抗条锈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20 2013年 为明确甘肃省部分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所含抗条锈基因,选用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24个具有不同毒性谱的条锈菌单孢菌系,分别接种于26个甘肃春小麦品种(系)及30个已知基因的载体品种上,进行苗期抗条锈病评价,并结合系谱分析推导苗期抗条锈基因。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银春8号等19个品种(系)含有Yr1及未知抗病基因,其余品种(系)含有未知抗病基因。成株期在甘肃陇南的田间抗条锈病评价结果显示,定西43可能具有成株抗病性,定E301、定9873、定鉴5、陇春26、陇春24、定西39、临麦30、宁9415具有慢条锈性。聚类分析与基因推导结果基本一致。 曹世勤 吕小欢 黄瑾 冯晶 张勃 骆惠生 贾秋珍 王晓明 王万军 金社林 孙振宇关键词:春小麦品种 基因推导 86份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11 2016年 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麦区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利用和种植抗病品种(系)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2011-2013年度连续两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田间对86份来自贵州大学的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结果发现仅有‘贵协1’、‘贵协2’、‘贵协3’、‘贵协7’、‘贵协011-2-6’、‘贵协011-3-16’、‘贵协011-3-29’、‘贵协011-3-31’、‘贵协011-3-34’等9份材料表现抗病,且抗病性相对稳定,可作为一线抗源材料在陇南抗病育种中充分利用。 王万军 曹世勤 王晓明 张立异 黄瑾 孙振宇 张勃 贾秋珍 金社林 张庆勤关键词:小麦 种质资源 条锈病 抗性 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控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按不同比例混种,研究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田间效果,以期为利用品种多样性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甘肃省甘谷县和北京市上庄镇当地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不同混种比例布局了25个混种处理和7个单种处理,比较了品种混种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相对抗病性指数(RRI)把品种抗性加以分类,并以相对混种效果参数(REM)比较各混种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混种处理相对于感病品种单种病情指数平均下降30.5;混种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在25个小麦品种混种处理中,有14个处理有增产效果(REM>1),占56%,在甘谷试验地抗病(R)品种和高感(HS)品种按质量比5∶1混种时相对感病品种单种处理抗病增产效果最好,而在上庄试验地,高抗(HR)、中感(MS)和感病(S)按质量比1∶1∶1混种时相对感病品种单种处理抗病增产效果最好。品种混种作为综合治理小麦条锈病的措施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赵磊 孙振宇 黄冲 王爽 潘娟娟 王海光 曹世勤 马占鸿关键词:小麦 条锈病 品种混种 2019年-2020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被引量:3 2022年 2019年-2020年,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于小麦不同生育期采集的661份条锈菌标样,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进行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结果表明:两年共监测到52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其中贵农22仍为优势致病类群,居第一位,2019年和2020年出现频率分别为36.7%和49.5%,低于2018年的50.3%;其次是HY和水源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25.3%、25.5%和10.2%和15.5%;中四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22.8%和7.6%,2020年居第五位,低于2018年的13.9%。流行小种条中34号出现频率分别为23.4%和22.5%,居第一位;条中32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9.6%和17.9%,居第二位;条中33号、贵22-14出现频率分别为4.4%、4.0%和2.5%、6.0%;新类型ZS-1出现频率分别为7.0%和0.6%。次要致病类型如HY8、HY29、HY103、水11-192及贵22-13、贵22-108、贵22-244和贵22-271等出现频率在1.0%~1.9%之间,其他致病类型均在0.6%以下。毒性分析发现,VYr9、VYr3b+Yr4b、VYrsu、VYr26为甘肃省条锈菌主要毒性致病基因,毒性频率在50.6%~93.7%之间。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仍处于以条中34号为主的贵农22致病类群占优势阶段。对感染中四的新致病菌系ZS进行持续监测是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小麦条锈菌变异研究的重点。小麦抗条锈育种应以兼抗条中34号、条中32号为主,兼顾贵农22其他类型及中四新菌系。 贾秋珍 曹世勤 王晓明 曹世勤 王晓明 黄瑾 孙振宇 李青青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